一种柱塞式灌装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965266 阅读:5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17 12: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灌装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柱塞式灌装阀。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的问题:双料缸交替进行的灌装阀结构管路过于复杂的问题。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灌装阀包括:换向阀,换向阀设有第一连接口、第二连接口与出料口;第一料缸,第一料缸与第一连接口连接;第二料缸,第二料缸与第二连接口连接;其中,换向阀具有第一运行状态和第二运行状态,在第一运行状态下,换向阀连接第一连接口与出料口,第二连接口连接料仓;在第二运行状态下,换向阀连接第二连接口与出料口,第一连接口连接料仓。第一连接口连接料仓。第一连接口连接料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柱塞式灌装阀


[0001]本技术涉及灌装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柱塞式灌装阀。

技术介绍

[0002]目前,采用单活塞单料缸的灌装阀是比较常用的灌装方式,但是灌装供料缓慢,灌装出料后要等待吸料储料才能进行下一次灌装出料,浪费时间,生产效率比较低,虽然也有双料缸交替进行的灌装方式,但目前双料缸的灌装方式管路过于复杂,在生产和应用上带来了诸多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解决的问题:双料缸交替进行的灌装阀结构管路过于复杂的问题。
[0004]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灌装阀包括:换向阀,换向阀设有第一连接口、第二连接口、进料口与出料口,换向阀具有第一运行状态和第二运行状态;第一管道,第一管道设于换向阀内部,弯折设置并能够转动,通过转动切换第一运行状态与第二运行状态;第二管道,第二管道设于换向阀内部,且与第一管道错位设置并能够转动通过转动切换第一运行状态与第二运行状态,灌装阀还包括:第一料缸,第一料缸与第一连接口连接;第二料缸,第二料缸与第二连接口连接;其中,料仓与进料口连接,在第一运行状态下,第一管道连接第一料缸与出料口,第二管道连接第二料缸与进料口;在第二运行状态下,第一管道连接第二料缸与所述出料口,第二管道连接第一料缸与进料口。
[0005]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该技术方案所达到的技术效果:通过第一运行状态和第二运行状态的设置,让换向阀能够切换不同料缸的工作状态,让两个料缸的出料口能够分别与出料口连通,减少了出料口的个数,让管路的设置更加方便,两个料缸通过放料和吸料交替的工作模式,增加了灌装的效率,第一管道与第二管道为料缸的吸料与放料提供了通道,错位设置让换向阀在转动的过程中能够达到不同的连通效果,也实现了第一料缸与第二料缸共用一个输出口的目的。
[0006]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第一道与第二管道同步转动,并具有不同的初始运行状态,第一连接口与第二连接口之间具有第一角度,第一料缸与第二料缸之间具有第二角度,其中,第一角度大于等于0
°
并小于等于120
°
,第一角度与第二角度大小相等。
[0007]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该技术方案所达到的技术效果:同步转动的设置让换向阀能够通过往复运动来实现运行状态的切换,第一角度与第二角度的设置让第一料缸与第二料缸能够倾斜设置,节约了竖直方向上的空间,能够适应不同的工作环境。
[0008]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灌装阀还包括:突出部,突出部与料仓连接;输送口,输送口设于突出部,换向阀通过转动连通料仓与输送口。
[0009]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该技术方案所达到的技术效果:换向阀在转动的过程中,输送口通过与第二管道配合,将物料送入不同的料缸,实现一个料缸在进行排料的同时另一个料缸进行吸料,增加了灌装的工作效率。
[0010]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灌装阀还包括:阀芯,阀芯设于换向阀内部;转动机构,转动机构与阀芯连接,转动机构驱动阀芯转动。
[0011]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该技术方案所达到的技术效果:阀芯的设置让换向阀的转动更加便捷,转动结构的设置让阀芯的转动更加省力,并且能够通过程序实现自动控制。
[0012]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第一料缸包括:限位器,限位器设于第一料缸远离换向阀一端;活塞结构,活塞结构设于第一料缸内部;驱动装置,驱动装置与第一料缸连接。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该技术方案所达到的技术效果:限位器的设置让第一料缸的存料空间能够得到调节,在对不同的容器进行灌装时能够选用不同的单次灌注量,让灌装阀能够灌注不同种类的容器,增加了灌装阀的实用性。
[0014]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活塞结构包括:行程槽,行程槽设于靠近限位器一侧;料槽,料槽设于远离限位器一侧;隔板,隔板设于行程槽和料槽之间;活塞头,活塞头位于料槽内。
[0015]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该技术方案所达到的技术效果:行程槽的设置限制了活塞头能够移动的距离,隔板的对活塞头向上移动的距离得到了限制,料槽为物料和活塞头的移动提供了空间,通过气压实现物料的吸取与排放。
[0016]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驱动装置包括:第一进气装置,第一进气装置设于行程槽靠近限位器一侧;第二进气装置,第二进气装置设于靠近隔板靠近行程槽一侧。
[0017]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该技术方案所达到的技术效果:第一进气装置与第二进气装置的设置让活塞头的移动变得更加便捷,同时也让第一料缸的整体结构更加简单。
[0018]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第一料缸与第二料缸结构一致,且第一料缸与第二料缸之间的角度能够自主的进行调整,在方便吸料排料的同时,也能根据不同的工作空间进行角度切换,以适应不同的工作环境。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本技术阀芯在排料角度时结构示意图;
[0020]图2为本技术阀芯在吸料角度时结构示意图;
[0021]图3为本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2]图4为本技术第一管道截面示意图;
[0023]图5为本技术第二管道截面示意图。
[0024]附图标记说明:
[0025]100

灌装阀;110

换向阀;111

第一管道;112

第二管道;113

第一连接口;114

第二连接口;115

阀芯;120

料仓;130

突出部;131

输送口;140

出料口;116

进料口;150

限位器;160

活塞结构;161

行程槽;162

料槽;163

隔板;164

活塞头;170

转动机构;180

第一料缸;190

第二料缸;α

第一角度;β

第二角度。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为使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为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做详细的说明。
[0027]【第一实施例】
[0028]参见图1至图5,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灌装阀100包括:换向阀110,换向阀110设有第一连接口113、第二连接口114、进料口116与出料口140,换向阀110具有第一运行状态和第二运行状态;第一管道111,第一管道111设于换向阀110内部,弯折设置并能够转动,通过转动切换第一运行状态与第二运行状态;第二管道112,第二管道112设于换向阀110内部,且与第一管道111错位设置并能够转动通过转动切换第一运行状态与第二运行状态,灌装阀100还包括: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柱塞式灌装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灌装阀包括:换向阀,所述换向阀设有第一连接口、第二连接口、进料口与出料口,所述换向阀具有第一运行状态和第二运行状态;第一管道,所述第一管道设于所述换向阀内部,弯折设置并能够转动,通过转动切换所述第一运行状态与所述第二运行状态;第二管道,所述第二管道设于所述换向阀内部并与所述进料口连通,所述第二管道与所述第一管道错位设置并能够转动,通过转动切换所述第一运行状态与所述第二运行状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柱塞式灌装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灌装阀还包括:第一料缸,所述第一料缸与所述第一连接口连接;第二料缸,所述第二料缸与所述第二连接口连接;其中,料仓与所述进料口连接,在所述第一运行状态下,所述第一管道连接所述第一料缸与所述出料口,所述第二管道连接所述第二料缸与所述进料口;在所述第二运行状态下,所述第一管道连接所述第二料缸与所述出料口,所述第二管道连接所述第一料缸与进料口。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柱塞式灌装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管道与所述第二管道同步转动,并具有不同的初始运行状态。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柱塞式灌装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口与所述第二连接口之间具有第一角度,所述第一料缸与所述第二料缸之间具有第二角度;其中,所述第一角度大于等于60
°
并小于等于120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卢集文任博王波虞豪杰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味华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