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白木香树的生物结香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4963113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17 12:4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白木香树的生物结香方法,包括选择白木香树、配置结香菌液、钻取香孔和导入结香菌液四个步骤。通过提供了白木香树的生物结香方法,遵循白木香树生长自然生长规律,通过釆用微创钻孔技术,与树体成斜角的钻孔方式,减少对树体的破坏,在釆香时无需破坏整个树体,不会影响白木香树的正常生长,将相邻排的盲孔连接,加快结香速度,减少结香菌液的使用量,提高沉香的含油量,并且方便观察香树整体状态、结香部位的大体形态、木质特性、颜色、含油脂程度、釆样后加热闻到香气等可以初步判断结香情况,并根据需要决定采集时间,以获得不同品质的天然沉香,是一种简单易行,且成效显著的结香方法。成效显著的结香方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白木香树的生物结香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生物工程
,具体涉及一种白木香树的生物结香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白木香为瑞香科沉香属植物,是特有的结香的树种,野生白木香主要分布于海拔1000米以下的山地、丘陵、平原或常绿雨林。白木香资源十分丰富,有“冠绝天下”的美称。但因沉香自然结香周期长,结香机率低,自然形成的沉香一直供不应求。
[0003]白木香树在自然界受到电击雷劈,大风吹折,虫漏、蚁蛀、微生物侵染等刺激,或受到人为砍伤等伤害刺激后,在伤口周围的导管分泌出黑色树脂样物质,经过数年的积淀,割取富含树脂的木材,削去腐木、晾干,即为中国和东南亚国家的传统名贵药材和香料沉香。可见白木香树结出沉香与受到伤害和微生物侵染有关,但天然的沉香形成几率极微,且结香周期较长。为了满足沉香市场的需要,人们采用了多种人工促进白木香树产生沉香的方法,如采用无机盐或植物激素刺激产出沉香,但采用无机盐或植物激素刺激产生出的沉香缺少了真菌及其代谢物参与纯化,沉香的香味比较单一,未能形成典雅的香韵,导致现有人工结香方法仍存在不足之处。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白木香树的生物结香方法,釆用特殊钻针进行科学钻孔,并导入结香菌液,辅助白木香树转化内生营养,凝结沉香,具有操作方便和结香品质高的优点。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白木香树的生物结香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6]S1:选择白木香树:选择树龄在5年以上,直径在10cm以上的白木香树。
[0007]S2:配置结香菌液;
[0008]A1:制备混合菌粉:选取枯草芽孢杆菌、纯优势活性结香菌、放线菌和胶质芽孢杆菌,并将所选的菌落按照比例放置到摇瓶内部进行摇晃混合,得到混合菌粉。
[0009]A2:称取组分材料:称取0.02

0.06份NAA、2

6份芦荟昔、0.1

0.5份3

苯基丙烯酸、0.1

1.5份蛋白胨、0.01

0.1份微量元素和15

30份水,并称取A1步骤中所制备的混合菌粉1

5份。
[0010]A3:组分材料混合:将A2步骤中所称取的NAA、芦荟昔、3

苯基丙烯酸、蛋白胨、微量元素和水放入到混合容器中,进行混合得到混合溶液,然后将所称取的混合菌粉倒入混合溶液中,再次进行混合,得到结香菌液。
[0011]S3:钻取香孔:在白木香树的树干部位,选定孔位,人工采用钻头进行钻取香孔,且香孔的方向与白木香树的树干成倾斜状。
[0012]S4:导入结香菌液:将配置好的结香菌液导入香孔内部,然后对菌种香孔进行密封,并且每过一段时间对香孔内补充注射结香菌液。
[0013]优选的,所述S3钻取香孔步骤中钻取香孔的位置离地25cm以上,钻头直径在5

12毫米,长度18

40cm,钻孔角度呈30

45度,香孔水平间距为5

15cm,香孔竖直间距为10

20cm。
[0014]优选的,所述S3钻取香孔步骤中香孔的钻取的形式为香孔呈斜向下钻取、香孔呈斜向上钻取、由下往上排列,奇数行香孔呈斜向上钻取,偶数行香孔呈斜向下钻取,且偶数排的香孔与下方奇数排的香孔连通三种中的一种。
[0015]优选的,所述香孔呈斜向上方开设时,S4导入结香菌液步骤中的结香菌液的导入方式为采用10

20mL结香菌液均匀涂抹香孔内壁,且结香菌液的涂抹频率为1

2个月使用一次。
[0016]优选的,所述香孔呈斜向下方开设时,S4导入结香菌液步骤中的结香菌液的导入方式为采用20

30mL结香菌液沿孔壁缓慢倒入香孔内,且结香菌液的导入频率为2

3个月使用一次。
[0017]优选的,所述香孔呈由下往上排列,奇数行香孔呈斜向上钻取,偶数行香孔呈斜向下钻取,且偶数排的香孔与下方奇数排的香孔连通开设时,S4导入结香菌液步骤中的结香菌液的导入方式为封住奇数排香孔,从偶数排将25

40mL结香菌液沿孔壁缓慢倒入香孔内,且结香菌液的导入频率为3

4个月使用一次。
[0018]优选的,所述A1制备混合菌粉步骤中混合菌粉制备时枯草芽孢杆菌、纯优势活性结香菌、放线菌和胶质芽孢杆菌的添加比例为:(0.2

0.4):1:(0.8

1.0):(0.5

0.8),所述混合菌粉中菌的数量为1
×
106^8cfu/g。
[0019]优选的,所述A2称取组分材料中微量元素包括锌、硼、锰、钼、铁和铜,且锌、硼、锰、钼、铁和铜均以离子的形式共存,且锌、硼、锰、钼、铁和铜占比相同。
[0020]优选的,所述S4导入结香菌液步骤中对菌种香孔的密封方式为采用浸泡过结香油的塞子对香孔进行封堵,同时用薄膜密封好菌种香孔。
[002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22]1、通过提供了白木香树的生物结香方法,遵循白木香树生长自然生长规律,通过釆用微创钻孔技术,与树体成斜角的钻孔方式,减少对树体的破坏,在釆香时无需破坏整个树体,不会影响白木香树的正常生长,将相邻排的盲孔连接,加快结香速度,减少结香菌液的使用量,提高沉香的含油量,并且方便观察香树整体状态、结香部位的大体形态、木质特性、颜色、含油脂程度、釆样后加热闻到香气等可以初步判断结香情况,并根据需要决定采集时间,以获得不同品质的天然沉香,是一种简单易行,且成效显著的结香方法。
[0023]2、通过在结香菌液中添加3

苯基丙烯酸和NAA抑制木质素的生成,刺激树体分泌树脂,再结合枯草芽孢杆菌、纯优势活性结香菌、放线菌和胶质芽孢杆菌,与分泌的树脂反应结香,添加蛋白陈和微量元素等营养成分,促进菌种生长,加快结香速度,使白木香树在结香3个月内生产的沉香就可符合药典的标准,可提高沉香中沉香四醇、含油量和2

(2

苯乙基)色酮类化合物含量,质量接近野生沉香,不仅操作方便,而且结香品质高。
[0024]3、通过设置的枯草芽孢杆菌、纯优势活性结香菌、放线菌和胶质芽孢杆菌能够分解结香剂中的其余成分,刺激树体分泌油脂,还可与油脂反应生成质量佳的沉香。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6]实施例一: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白木香树的生物结香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选择白木香树:选择树龄在5年以上,直径在10cm以上的白木香树;S2:配置结香菌液;A1:制备混合菌粉:选取枯草芽孢杆菌、纯优势活性结香菌、放线菌和胶质芽孢杆菌,并将所选的菌落按照比例放置到摇瓶内部进行摇晃混合,得到混合菌粉;A2:称取组分材料:称取0.02

0.06份NAA、2

6份芦荟昔、0.1

0.5份3

苯基丙烯酸、0.1

1.5份蛋白胨、0.01

0.1份微量元素和15

30份水,并称取A1步骤中所制备的混合菌粉1

5份;A3:组分材料混合:将A2步骤中所称取的NAA、芦荟昔、3

苯基丙烯酸、蛋白胨、微量元素和水放入到混合容器中,进行混合得到混合溶液,然后将所称取的混合菌粉倒入混合溶液中,再次进行混合,得到结香菌液;S3:钻取香孔:在白木香树的树干部位,选定孔位,人工采用钻头进行钻取香孔,且香孔的方向与白木香树的树干成倾斜状;S4:导入结香菌液:将配置好的结香菌液导入香孔内部,然后对菌种香孔进行密封,并且每过一段时间对香孔内补充注射结香菌液。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白木香树的生物结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3钻取香孔步骤中钻取香孔的位置离地25cm以上,钻头直径在5

12毫米,长度18

40cm,钻孔角度呈30

45度,香孔水平间距为5

15cm,香孔竖直间距为10

20cm。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白木香树的生物结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3钻取香孔步骤中香孔的钻取的形式为香孔呈斜向下钻取、香孔呈斜向上钻取、由下往上排列,奇数行香孔呈斜向上钻取,偶数行香孔呈斜向下钻取,且偶数排的香孔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孟磊孟松元
申请(专利权)人:海南海香园投资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