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穿刺装置的俯仰微调机构及穿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962859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17 12:43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用于穿刺装置的俯仰微调机构,包括固定安装在定位穿刺机构上的调节座和固定安装在用于支撑所述定位穿刺机构的框架上的至少一根导轨,所述导轨的轴向与穿刺装置的俯仰侧一致,所述调节座滑动设置在所述导轨上,以及设置在所述框架上用于调节所述调节座与导轨相对位置的调节单元,任一所述导轨的至少一端上均套设有用于保持所述调节座平衡的弹簧。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俯仰微调机构能够消除穿刺机构在安装后的初始原点调零,消除安装误差,使得穿刺装置的初始定位原点方向与竖直方向重合,保证穿刺装置在定位穿刺过程中的任一针道都不会引入安装误差,提升定位穿刺的精度。度。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穿刺装置的俯仰微调机构及穿刺装置


[0001]本申请涉及机械设备
,尤其涉及医用医疗器械
,特别是用于穿刺诊疗的外科器械设备,具体涉及一种用于穿刺装置的俯仰微调机构及穿刺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穿刺活检是骨与软组织肿瘤获取组织病理诊断的主要方法。骨与软组织肿瘤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及生命的疾病,近年来发病率逐渐上升,且发病年龄逐渐下降,早期发现、正确的诊断、及时治疗对预后有重要的影响。随着检查手段及方法的不断提高,使诊断的正确率逐渐提高,但仍有很大一部分肿瘤不具备典型的影像学特点,诊断困难。正确的诊断需要临床、影像及病理三结合。其中,病理诊断对治疗方案的选择起着关键作用。穿刺活检是获取病理诊断的主要途径。然而,活检前应像制定手术方案一样高度重视,周密计划。因为这是肿瘤治疗的开始,是至关重要的第一步,不正确的活检会给患者带来灾难性的后果。因此活检术的关键在于穿刺的准确性,现有技术中最为常见的还是通过CT、PET

CT、MRI等手段获取患者患部的影像,然后通过影响确定穿刺部位及方向,已获得目标组织。由于穿刺的准确性对于穿刺活检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穿刺的穿刺点和穿刺角度是最为重要的。针对特殊的部位,如骨质、血管、脏器密布的区域,穿刺的难度极高,这对于精准穿刺提出了极大的挑战。
[0003]通过穿刺也可以进行多种微创治疗,例如微波消融、射频消融、粒子植入等。穿刺治疗有着创伤小、恢复快、疗效好的特点,近年来被越来越多的医疗机构广泛开展。但各类微创治疗均要求术者将治疗作用源精准地穿刺到特定肿瘤位置,有着较高的精度要求。失准的穿刺可能导致肿瘤靶区消融不净,严重影响疗效,也有可能导致穿刺针误穿血管等危及器官致使术中风险。
[0004]因此,为了提高活检及微创治疗穿刺的精准性,需要一种能够降低甚至消除穿刺偏差的装置,以避免甚至杜绝多次穿刺甚至因穿刺偏差造成的事故。针对穿刺精度的提高是本领域研发工程师不懈努力和追求的方向。
[0005]本申请是在本申请人专利号为202111576616X的基础上进行的改进设计,主要在穿刺装置在安装的时候存在俯仰侧的倾斜,使得穿刺装置在进行初始化时无法将定位角度处于绝对的竖直方向,从而影响针道的精准定位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6]为了解决穿刺装置在安装的时候存在俯仰侧的倾斜导致定位不精准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用于穿刺装置的俯仰微调机构及穿刺装置,用于消除俯仰侧的安装误差,从而保证定位穿刺的精准度。
[0007]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申请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0008]一种用于穿刺装置的俯仰微调机构,包括固定安装在定位穿刺机构上的调节座和固定安装在用于支撑所述定位穿刺机构的框架上的至少一根导轨,所述导轨的轴向与穿刺
装置的俯仰侧一致,所述调节座滑动设置在所述导轨上,以及设置在所述框架上用于调节所述调节座与导轨相对位置的调节单元,任一所述导轨的至少一端上均套设有用于保持所述调节座平衡的弹簧B。
[0009]为了详尽的阐述本申请解决的技术问题及结构的精妙之处,在阐述其工作原理之前,首先对现有的穿刺装置的工作原理及应用场景进行阐述,以便于后文详尽的,针对性的对其原理进行释明。整个穿刺装置通过框架固定安装在地面上,当完成安装后由于地面水平的原因或者其他安装原因,框架可能存在一定的倾斜或者偏斜,尽管这种可能存在的安装误差在尽可能的调试后会被减小或者降低,但是依然存在,尤其是实现在地面设置有固定框架的预埋件后,框架被固定在预埋件上通过增加或者减少垫片方式的调整并不能解决线性误差的问题;鉴于此,需要对穿刺装置的安装后的位置状态进行精准调节,调节后的最佳目标是穿刺装置处于初始状态或者初始位置时,定位或者穿刺的方向为竖直方向。
[0010]实际情况中,偏差的方向可能在任一方向,任一角度出现,要想实现初始位置调零,使得初始位置定位方向处于绝对的竖直,那么需要相互垂直的两方可调的方向才能实现。由于穿刺装置自身为了实现任一角度的穿刺可以实现左右滑移实现角度偏移,因此在左右倾斜方向,穿刺装置可以将任一处于行程范围内的点通过系统初始化作为初始原点;但俯仰侧的微调并不能通过上述方式实现,为此才专利技术了本申请特有结构。在清楚上述应用背景后,我们不难知晓,相对滑动的导轨和调节座可以通过调节单元的作用而在可调行程范围内实现线性调整,从而消除因框架在固定安装在地面的过程中引入的安装和调平误差,从而使得穿刺装置能够将定位的初始原点方向与竖直方向重合,达到精准定位的目的。
[0011]作为同时兼容精准度和调节便捷性的结构设计之一,优选地,所述调节单元包括固定安装在框架上的球形座,与所述球形座铰接的调节丝杆,所述调节丝杆自由端贯穿所述调节座并向外延伸与第二调节螺母螺纹连接,所述调节丝杆上位于调节座与球形座之间还设置有第一调节螺母。从结构上讲,单一的第一调节螺母或者第二调节螺母与弹簧B的配合均可实现力的平衡,保持调节座处于受控状态,但由于弹簧B在受到变化外力之后会发生形变,因此,为了在达到预设调零精度后避免因其他外力作用导致误差重新被引入,需要第一调节螺母和第二调节螺母同时设置,这样通过双向对调节座固定后调节座与框架的相对位置被限定,不会发生相对移动,从而解决误差可能被重新引入的问题。
[0012]为了消除调节座与导轨之间的内应力,提高调节座的顺畅度,降低调节阻力,优选地,所述导轨为两根,分布于所述调节座的两端,所述导轨与调节座之间采用过渡配合,导轨为弧形导轨。导轨与调节座过渡配合的目的是保证两个相对构件之间相对自由滑动的同时又能够限制调节座的位置不会发生除导轨约束以外方向的晃动。
[0013]作为另一种可采用的优选方案,所述导轨为两根,分布于所述调节座的两端,所述导轨上下表面与调节座之间采用间隙配合,导轨左右表面与调节座之间采用过渡配合,导轨为直线导轨。导轨上下表面与调节座之间存在间隙设置的目的是为了包容调节座带动穿刺机构在俯仰侧移动时弧形轨迹在竖直方向上产生的偏差,使得调节座的滑动调节不受限制。导轨左右表面与调节座之间采用过渡配合的目的是保证调节座在左右方向不会发生多余的偏移晃动而引入新的误差;至此,作为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然明了,要想实现上述结构功能,殴导轨的截面形状可以有多种设置,如正方形,矩形,圆形等一切可以限制左右移动,允许上下移动的结构配合均应纳入该技术方案的解释范围,在此不一一列举。
[0014]一种穿刺装置,包括上述提供的一种用于穿刺装置的俯仰微调机构;包括固定安装在地面上的框架,所述框架上铰接有弧形臂,弧形臂上安装有弧形导轨,所述定位穿刺机构滑动安装在所述弧形导轨上;
[0015]所述定位穿刺机构包括滑动设置在弧形导轨上的驱动机构、第一直线移动机构、第二直线移动机构和第一安装板,所述第一安装板上设置多个用于夹持所述弧形导轨的滑轮,所述弧形导轨固定连接有弧形齿条,所述驱动机构包括与弧形齿条啮合的驱动齿轮;
[0016]所述第一安装板上还安装有第一直线移动机构,所述第一直线移动机构包括往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穿刺装置的俯仰微调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安装在定位穿刺机构(5)上的调节座(73)和固定安装在用于支撑所述定位穿刺机构(5)的框架(2)上的至少一根导轨(71),所述导轨(71)的轴向与穿刺装置的俯仰侧一致,所述调节座(73)滑动设置在所述导轨(71)上,以及设置在所述框架(2)上用于调节所述调节座(73)与导轨(71)相对位置的调节单元,任一所述导轨(71)的至少一端上均套设有用于保持所述调节座(73)平衡的弹簧B(7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穿刺装置的俯仰微调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单元包括固定安装在框架(2)上的球形座(75),与所述球形座(75)铰接的调节丝杆(74),所述调节丝杆(74)自由端贯穿所述调节座(73)并向外延伸与第二调节螺母(77)螺纹连接,所述调节丝杆(74)上位于调节座(73)与球形座(75)之间还设置有第一调节螺母(76)。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用于穿刺装置的俯仰微调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轨(71)为两根,分布于所述调节座(73)的两端,所述导轨(71)与调节座(73)之间采用过渡配合,导轨(71)为弧形导轨。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用于穿刺装置的俯仰微调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轨(71)为两根,分布于所述调节座(73)的两端,所述导轨(71)上下表面与调节座(73)之间采用间隙配合,导轨(71)左右表面与调节座(73)之间采用过渡配合,导轨(71)为直线导轨。5.一种穿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用于穿刺装置的俯仰微调机构。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穿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安装在地面上的框架(2),所述框架(2)上铰接有弧形臂(3),弧形臂(3)上安装有弧形导轨(4),所述定位穿刺机构(5)滑动安装在所述弧形导轨(4)上;所述定位穿刺机构(5)包括滑动设置在弧形导轨(4)上的驱动机构(51)、第一直线移动机构(52)、第二直线移动机构(53)和第一安装板(54),所述第一安装板(54)上设置多个用于夹持所述弧形导轨(4)的滑轮(513),所述弧形导轨(4)固定连接有弧形齿条(41),所述驱动机构(51)包括与弧形齿条(41)啮合的驱动齿轮(512);所述第一安装板(54)上还安装有第一直线移动机构(52),所述第一直线移动机构(52)包括往复移动的第一滑座(524),所述第一滑座(524)上还固定安装有与所述第一直线移动机构(52)垂直设置的第二直线移动机构(53),所述第二直线移动机构(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曲飞寰马雷王江华贾曦
申请(专利权)人:真实维度科技控股珠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