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神经内科护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962296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17 12:4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神经内科护理装置,包括放置座,所述放置座的顶端固定安装有两个相对称的限位架,所述限位架的外侧均设置有对患者足部支撑的托足组件,当安装座移位时,则带动直齿轮二移位,从而结合齿杆二,这样使得直齿轮二转动带动双向丝杆转动,这样使得两个支撑块相对运动,从而实现了对患者腓肠肌进行按压,这样避免以往医护人员直接采用手的方式与患者皮肤接触感染,从而保证了医护人员使用时安全性,其中齿杆二采用多段式,结合扭簧,这样使得支撑块转动按压后,到达空白区又通过扭簧复位,从而避免长期按压对患者腿部神经造成损伤,又能够实现了多次按压患者腿部肌肉的情况,这样使得医护人员护理检查效果更佳。这样使得医护人员护理检查效果更佳。这样使得医护人员护理检查效果更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神经内科护理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神经内科护理器械
,具体为一种神经内科护理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神经内科是关于神经方面的二级学科。不属于内科概念。主要收治脑血管疾病,如:脑梗塞、脑出血、偏头痛、脑部炎症性疾病、脊髓炎、癫痫、痴呆、代谢病和遗传倾向疾病、三叉神经痛、坐骨神经病、周围神经病及重症肌无力等。
[0003]在诸多专家、学者的努力下,运用中医学的理论及方法,使脚部反射区疗法不论从理论上还是从具体的操作手法的运用上,都焕发了活力,重新在世界上站在这一领域的制高点。从生物全息论的角度,足部区域相当于反映全身信息的一个全息胚。由于足部血管神经分布密集,足三阴、三阳经在脚部相互贯通,通过经络系统与全身连通,所以说,脚部是人体信息相对集中的地方。各种生理病理的信息均可在足部显现出来。临床运用时,针对不同的病情,选择一定的反射区进行组合,通过推拿手法及刮痧疗法对足部反射区的刺激,可以调整相应脏腑经络气血的功能,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0004]而现有的神经内科中足部神经护理检查时,大多数是通过医务人员根据患者足部神经反应检查情况,先通过外部工具对患者足底外侧轻划,轻划时观察脚趾情况,轻划完毕后,再进行按压腿部神经,按压时观察足部足趾神经反应,按压完毕后,在将患者神经反应情况进行登记,但是患者具有传染性皮肤病时,则使得医护人员手部无法直接与患者皮肤接触,因此需要医务人员佩戴手套进行操作,操作完毕后,然后将手套脱下放入收集桶内回收处理,这样就造成医务人员操作时的不便。为此,我们提出一种神经内科护理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神经内科护理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神经内科护理装置,包括放置座,所述放置座的顶端固定安装有两个相对称的限位架,所述限位架的外侧均设置有对患者足部支撑的托足组件,所述托足组件上设置有沿患者胫骨按压的沿胫组件。
[0007]优选的,所述托足组件包括在限位架上滑动连接的导向块,所述导向块的外侧固定安装有侧板,所述侧板上滑动连接有托足板,所述托足板朝向侧板的一侧壁上固定安装有滑块一,所述侧板上开设有与滑块一相配合的滑槽一,所述滑块一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竖截面为L型的滑动座,所述滑动座上固定安装有倾斜放置的连接板。
[0008]优选的,所述限位架内固定安装有导向杆,所述导向块上开设有与导向杆相配合的通槽,所述滑动座的一端固定安装有滑块二,所述侧板上开设有与滑块二相配合的滑槽二。
[0009]优选的,所述滑块一背离侧板的一侧壁上固定安装有对位块,所述托足板上固定安装有两个相对称的对位杆,所述对位块上均开设有与对位杆相配合的对位槽。
[0010]优选的,所述沿胫组件包括在连接板上滑动连接的滑块三,所述滑块三的背离连接板的一侧固定安装有两个相对称支撑杆一,所述支撑杆一内均滑动连接有支撑杆二,所述支撑杆二的另一端连接有同一个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外侧转动连接有两个相对称的斜板,所述沿胫组件与托足组件之间设置有对沿胫组件移位的传动组件。
[0011]优选的,所述固定板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弧杆一,所述弧杆一内均滑动连接有弧杆二,所述弧杆二的另一端均与对应的斜板相连。
[0012]优选的,所述固定板与滑块三之间设置有安装在支撑杆一、支撑杆二上的弹簧一,所述斜板均与固定板之间设置有安装在弧杆二、弧杆一上的弹簧二。
[0013]优选的,所述传动组件包括在侧板顶端固定安装的齿杆一,所述齿杆一的外侧啮合连接有直齿轮一,所述直齿轮一的安装轴孔内固定安装有传动杆,所述滑动座内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内设置有安装在传动杆外侧的锥齿轮一,所述锥齿轮一的外侧啮合连接有锥齿轮二,所述锥齿轮二的安装轴孔内固定安装有单向丝杆。
[0014]优选的,所述传动杆转动连接在滑动座内,所述单向丝杆转动连接在连接板上。
[0015]优选的,所述滑块三螺旋连接在单向丝杆上,所述连接板上开设有与滑块三相配合的滑槽三。
[00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7]1.本专利技术,当医护人员使用该神经内科护理装置检查患者戈登征时,则可以将安装座的位置根据患者腓肠肌的中部位置进行调整,然后将患者的腿部平放在托足板上,调整时,则可以先将定位套拧松,这样使得伸缩杆一、伸缩杆二长度可以调整,调整安装座完毕后,再将定位套拧紧进行固位,这样避免患者腿部偏动时带动安装座移位的现象,从而保证了该装置使用时的稳定性,定位完毕后,则可以将患者腓肠肌中部放置在安装座上,然后患者将腿部拉动,这样使得托足板与安装座同步移位,当安装座移位时,则带动直齿轮二移位,从而结合齿杆二,这样使得直齿轮二转动带动双向丝杆转动,这样使得两个支撑块相对运动,从而实现了对患者腓肠肌进行按压,这样避免以往医护人员直接采用手的方式与患者皮肤接触感染,从而保证了医护人员使用时安全性,其中齿杆二采用多段式,结合扭簧,这样使得支撑块转动按压后,到达空白区又通过扭簧复位,从而避免长期按压对患者腿部神经造成损伤,又能够实现了多次按压患者腿部肌肉的情况,这样使得医护人员护理检查效果更佳。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专利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9]图2为本专利技术图1左视部分结构示意图;
[0020]图3为本专利技术图1托足组件处部分俯视结构示意图;
[0021]图4为本专利技术图3部分爆炸结构示意图;
[0022]图5为本专利技术图4滑动座处部分结构示意图;
[0023]图6为本专利技术图5传动组件处部分结构示意图;
[0024]图7为本专利技术图5沿胫组件处部分结构示意图;
[0025]图8为本专利技术托足板处部分结构示意图;
[0026]图9为本专利技术图8支撑块处部分结构示意图。
[0027]图中:1

放置座;2

限位架;3

托足组件;31

托足板;32

滑块一;33

滑动座;34
‑ꢀ
滑块二;35

侧板;36

导向块;37

导向杆;38

连接板;39

对位块;310

对位杆;4

沿胫组件;41

滑块三;42

支撑杆一;43

支撑杆二;44

固定板;45

弹簧一;46

斜板;47
‑ꢀ
弧杆一;48

弧杆二;49

弹簧二;5

传动组件;51

齿杆一;52

直齿轮一;53

传动杆; 54

锥齿轮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神经内科护理装置,包括放置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置座(1)的顶端固定安装有两个相对称的限位架(2),所述限位架(2)的外侧均设置有对患者足部支撑的托足组件(3),所述托足组件(3)上设置有沿患者胫骨按压的沿胫组件(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神经内科护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托足组件(3)包括在限位架(2)上滑动连接的导向块(36),所述导向块(36)的外侧固定安装有侧板(35),所述侧板(35)上滑动连接有托足板(31),所述托足板(31)朝向侧板(35)的一侧壁上固定安装有滑块一(32),所述侧板(35)上开设有与滑块一(32)相配合的滑槽一,所述滑块一(32)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竖截面为L型的滑动座(33),所述滑动座(33)上固定安装有倾斜放置的连接板(38)。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神经内科护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架(2)内固定安装有导向杆(37),所述导向块(36)上开设有与导向杆(37)相配合的通槽,所述滑动座(33)的一端固定安装有滑块二(34),所述侧板(35)上开设有与滑块二(34)相配合的滑槽二。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神经内科护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块一(32)背离侧板(35)的一侧壁上固定安装有对位块(39),所述托足板(31)上固定安装有两个相对称的对位杆(310),所述对位块(39)上均开设有与对位杆(310)相配合的对位槽。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神经内科护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沿胫组件(4)包括在连接板(38)上滑动连接的滑块三(41),所述滑块三(41)的背离连接板(38)的一侧固定安装有两个相对称支撑杆一(42),所述支撑杆一(42)内均滑动连接有支撑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汉平
申请(专利权)人:铜陵市人民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