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伺服控制器用控制模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961409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17 12: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控制模块领域,具体为一种伺服控制器用控制模块,其包括承载板、内壳体、弹簧、外壳体和支撑杆b;承载板上设置控制单元,控制单元上设置温度传感器;内壳体罩在控制单元上,弹簧竖直设置在承载板上,弹簧顶部与内壳体顶部内壁连接;外壳体设置在承载板上,外壳体顶部内壁上设置微型电机,支撑杆a上设置齿轮a;支撑杆b竖直且转动设置在外壳体顶部内壁上,齿轮b与齿轮a啮合,支撑杆b底部设置多组扇叶,支撑杆b上设置一段螺纹;内壳体和外壳体上分别并排设置多组气孔a和气孔b,外壳体外壁上设置防尘网。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及时散热,且散热结束后气流通道自动关闭,起到良好的防尘作用。作用。作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伺服控制器用控制模块


[0001]本技术涉及控制模块领域,具体是一种伺服控制器用控制模块。

技术介绍

[0002]目前,采用单独的伺服电机驱动控制模块来控制伺服电机的运行,伺服电机驱动控制模块通常以单一的中央处理器来进行运算及处理,在工业上实际应用时,采用一个伺服电机驱动控制模块来控制多个伺服电机的运转,处理量大,对中央处理器的要求较高,这也造成伺服电机驱动控制模块的发热速度较快,发热量较高,存在散热不及时导致控制模块损坏的问题。
[0003]授权公告号为CN216123205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伺服电机驱动控制模块,伺服电机驱动控制模块具有自动散热的功能,更加智能,还能防止灰尘进到内壳体内,对控制组件具有防护效果。
[0004]但是上述已公开方案存在如下不足之处:散热时不仅散热风扇需要启动,还需要行程开关和电动推杆的配合,行程开关和电动推杆的设置,必然导致内部连接线路增加,增大线路损坏概率,另外,电动推杆也会造成额外的电能消耗。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目的是针对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控制模块散热不及时的问题,提出一种伺服控制器用控制模块。
[0006]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一种伺服控制器用控制模块,包括承载板、内壳体、弹簧、外壳体和支撑杆b;
[0007]承载板上设置控制单元,控制单元上设置温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与控制单元信号传输连接;内壳体罩在控制单元上,内壳体底部与承载板顶部贴合,弹簧竖直设置在承载板上,弹簧顶部与内壳体顶部内壁连接,弹簧处于拉伸状态;外壳体设置在承载板上,外壳体罩在内壳体上,外壳体内壁与内壳体内壁贴合,外壳体顶部内壁上设置微型电机,控制单元与微型电机控制连接,微型电机的输出轴上竖直设置支撑杆a,支撑杆a上水平设置齿轮a;支撑杆b竖直且转动设置在外壳体顶部内壁上,支撑杆b上设置齿轮b,齿轮b与齿轮a啮合,支撑杆b底部设置多组扇叶,扇叶位于内壳体内,支撑杆b上设置一段螺纹,内壳体顶部设置有与螺纹配合的螺纹孔;外壳体顶部内壁上设置有带动微型电机停机状态下的齿轮a反向转动的复位组件;内壳体和外壳体上分别并排设置多组气孔a和气孔b,气孔a和气孔b依次交错分布,外壳体外壁上设置封闭多组气孔b的防尘网。
[0008]优选的,复位组件包括支撑杆c、不完全齿轮和扭簧;支撑杆c竖直且转动设置在外壳体顶部内壁上;不完全齿轮设置在支撑杆c上,不完全齿轮与齿轮a啮合;扭簧套在支撑杆c上,扭簧两端分别与外壳体顶部内壁以及不完全齿轮连接。
[0009]优选的,微型电机工作状态下,扭簧处于扭转状态。
[0010]优选的,弹簧设置四组,四组弹簧分别位于内壳体四角位置处。
[0011]优选的,气孔a和气孔b在从内向外的方向上向下倾斜设置。
[0012]优选的,气孔a和气孔b的倾斜角度为三十度到六十度。
[0013]优选的,内壳体底部设置弹性垫层。
[0014]优选的,齿轮a直径大于齿轮b直径。
[00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的技术效果:当温度传感器检测到温度超过控制单元的设定值后,微型电机启动,使支撑杆a和支撑杆b转动,在螺纹和内壳体顶部螺纹孔配合下,内壳体向上移动一段距离,使气孔a和气孔b相对形成气流通道,支撑杆b带动扇叶进行转动,使内壳体内进行其他流动,完成散热。当温度降至合适范围内后,微型电机停止工作,在复位组件带动下齿轮a反向转动一定角度,再结合弹簧使内壳体向下移动至重新落到承载板上,从而使气孔a和气孔b交错分布,关闭气流通道,起到防尘作用,整个散热结构的动力机构只有微型电机,线路连接简单方便。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技术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图1的俯视剖视图;
[0018]图3和图4均为图1的主视剖视图。
[0019]附图标记:1、承载板;2、控制单元;3、温度传感器;4、内壳体;5、弹簧;6、外壳体;7、微型电机;8、支撑杆a;9、齿轮a;10、支撑杆b;11、齿轮b;12、扇叶;13、螺纹;14、支撑杆c;15、不完全齿轮;16、扭簧;17、气孔a;18、气孔b;19、防尘网。
具体实施方式
[0020]实施例一
[0021]本技术提出的一种伺服控制器用控制模块,包括承载板1、内壳体4、弹簧5、外壳体6和支撑杆b10;
[0022]如图1和图3所示,承载板1上设置控制单元2,控制单元2上设置温度传感器3,温度传感器3与控制单元2信号传输连接;内壳体4罩在控制单元2上,内壳体4底部设置弹性垫层,弹性垫层与承载板1顶部贴合,弹簧5竖直设置在承载板1上,弹簧5顶部与内壳体4顶部内壁连接,弹簧5处于拉伸状态,弹簧5设置四组,四组弹簧5分别位于内壳体4四角位置处;外壳体6设置在承载板1上,外壳体6罩在内壳体4上,外壳体6内壁与内壳体4内壁贴合,外壳体6顶部内壁上设置微型电机7,控制单元2与微型电机7控制连接,微型电机7的输出轴上竖直设置支撑杆a8,支撑杆a8上水平设置齿轮a9;支撑杆b10竖直且转动设置在外壳体6顶部内壁上,支撑杆b10上设置齿轮b11,齿轮b11与齿轮a9啮合,齿轮a9直径大于齿轮b11直径,支撑杆b10底部设置多组扇叶12,扇叶12位于内壳体4内。
[0023]如图4所示,支撑杆b10上设置一段螺纹13,内壳体4顶部设置有与螺纹13配合的螺纹孔。
[0024]如图3

4所示,外壳体6顶部内壁上设置有带动微型电机7停机状态下的齿轮a9反向转动的复位组件;内壳体4和外壳体6上分别并排设置多组气孔a17和气孔b18,气孔a17和气孔b18依次交错分布,外壳体6外壁上设置封闭多组气孔b18的防尘网19。
[0025]本实施例中,当温度传感器3检测到温度超过控制单元2的设定值后,微型电机7启
动,使支撑杆a8和支撑杆b10转动,在螺纹13和内壳体4顶部螺纹孔配合下,内壳体4向上移动一段距离,使气孔a17和气孔b18相对形成气流通道,支撑杆b10带动扇叶12进行转动,使内壳体4内进行其他流动,完成散热。当温度降至合适范围内后,微型电机7停止工作,在复位组件带动下齿轮a9反向转动一定角度,再结合弹簧5使内壳体4向下移动至重新落到承载板1上,从而使气孔a17和气孔b18交错分布,关闭气流通道,起到防尘作用,整个散热结构的动力机构只有微型电机7,线路连接简单方便。
[0026]实施例二
[0027]如图2所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伺服控制器用控制模块,相较于实施例一,复位组件包括支撑杆c14、不完全齿轮15和扭簧16;支撑杆c14竖直且转动设置在外壳体6顶部内壁上;不完全齿轮15设置在支撑杆c14上,不完全齿轮15与齿轮a9啮合;扭簧16套在支撑杆c14上,扭簧16两端分别与外壳体6顶部内壁以及不完全齿轮15连接。微型电机7工作状态下,扭簧16处于扭转状态。
[0028]本实施例中,微型电机7工作时,支撑杆b10带动扇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伺服控制器用控制模块,其特征在于,包括承载板(1)、内壳体(4)、弹簧(5)、外壳体(6)和支撑杆b(10);承载板(1)上设置控制单元(2),控制单元(2)上设置温度传感器(3),温度传感器(3)与控制单元(2)信号传输连接;内壳体(4)罩在控制单元(2)上,内壳体(4)底部与承载板(1)顶部贴合,弹簧(5)竖直设置在承载板(1)上,弹簧(5)顶部与内壳体(4)顶部内壁连接,弹簧(5)处于拉伸状态;外壳体(6)设置在承载板(1)上,外壳体(6)罩在内壳体(4)上,外壳体(6)内壁与内壳体(4)内壁贴合,外壳体(6)顶部内壁上设置微型电机(7),控制单元(2)与微型电机(7)控制连接,微型电机(7)的输出轴上竖直设置支撑杆a(8),支撑杆a(8)上水平设置齿轮a(9);支撑杆b(10)竖直且转动设置在外壳体(6)顶部内壁上,支撑杆b(10)上设置齿轮b(11),齿轮b(11)与齿轮a(9)啮合,支撑杆b(10)底部设置多组扇叶(12),扇叶(12)位于内壳体(4)内,支撑杆b(10)上设置一段螺纹(13),内壳体(4)顶部设置有与螺纹(13)配合的螺纹孔;外壳体(6)顶部内壁上设置有带动微型电机(7)停机状态下的齿轮a(9)反向转动的复位组件;内壳体(4)和外壳体(6)上分别并排设置多组气孔a(17)和气孔b(18)...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童小春
申请(专利权)人:溧阳市宏达电机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