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口腔内科用口腔内消毒清洗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960861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17 12: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口腔内科用口腔内消毒清洗装置,包括:壳体、电机、转轴、摩擦头、第一通道以及传输管路等,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使用时握住操作杆使其发生旋转,使其上连接的推杆挤压气囊,便可以将其中的杀菌清洁液挤入传输管路,而后进入第一通道,使杀菌清洁液从中流出进入口腔,此时打开控制开关,启动电机,电机能够带动转轴与摩擦头旋转进行对口腔的摩擦清洁,从而实现在清洁口腔同时使用杀菌清洁液对口腔进行杀菌处理待清洁结束后,松开操作杆使得气囊将口腔内残余液体吸回气囊。得气囊将口腔内残余液体吸回气囊。得气囊将口腔内残余液体吸回气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口腔内科用口腔内消毒清洗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口腔清洁装置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口腔内科用口腔内消毒清洗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口腔清洁与卫生保养逐渐成为人们的日常生活习惯,随着科技发展,人们常用的牙刷牙签等清洁工具也逐渐变成电动牙刷、水牙线等设备,但是现有技术中缺乏对整个口腔同时进行消毒杀菌和清洁工作的设备。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能够在清洁口腔同时使用杀菌清洁液对口腔进行杀菌处理的口腔内科用口腔内消毒清洗装置。
[0004]为此,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口腔内科用口腔内消毒清洗装置,包括:
[0005]壳体;
[0006]电机,设于壳体内部,且壳体上设有电机的控制开关,壳体内设有与控制开关和电机电性连接的电源模块;
[0007]摩擦组件,包括:转轴,穿入壳体内部且转轴的上端通过传动组件传动连接于电机上;摩擦头,位于壳体外部,且摩擦头固定连接于转轴底端;
[0008]清洁组件,包括:第一通道,开设于摩擦头内部且于摩擦头下端开口;储液部,设于壳体上部;传输管路,其上端连接于储液部,传输管路下端与第一通道相连通。
[0009]所述储液部包括:气囊,其底部与传输管路相连通,且气囊上设有排出管,所述排出管设有阀门机构。
[0010]摩擦头外表面上布设有若干毛刷束,且摩擦头外表面上连接有多个喇叭口,各所述喇叭口均与第一通道相连通。
[0011]所述传动组件包括:第一锥齿轮,套设于电机的输出轴上;第二锥齿轮,套设于转轴上端,且第二锥齿轮与第一锥齿轮啮合。
[0012]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与第一锥齿轮的转动轴线为水平状态,所述第二锥齿轮的转动轴线为竖直状态。
[0013]所述第二锥齿轮的中心处开设有通孔,所述转轴内部沿转轴长度方向开设有第二通道,所述传输管路穿入通孔与第二通道内,且转轴与第二锥齿轮的转动不会带动传输管路转动。
[0014]还包括:操作杆,铰接于壳体外侧面;推杆,连接于操作杆的侧面,用于挤压所述气囊。
[0015]本技术的有益效果:
[0016]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口腔内科用口腔内消毒清洗装置,在使用该口腔内科用口腔内消毒清洗装置时,将摩擦头放入口腔中并且握住操作杆,用力使操作杆发生旋转使其
上连接的推杆挤压气囊,便可以将其中的杀菌清洁液挤入传输管路,而后进入第一通道,使杀菌清洁液从中流出进入口腔,此时打开控制开关,启动电机,电机能够带动转轴与摩擦头开始旋转,从而实现在清洁口腔同时使用杀菌清洁液对口腔进行杀菌处理,待清洁结束后,松开操作杆使得气囊将口腔内残余液体吸回气囊。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技术整体结构侧视剖面图;
[0018]图2为本技术摩擦头俯视图。
[0019]附图标记说明:
[0020]1、壳体;2、电机;3、转轴;4、摩擦头;5、第一通道;6、传输管路; 7、气囊;8、毛刷束;9、喇叭口;10、第一锥齿轮;11、第二锥齿轮;12、操作杆;13、推杆。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但应当理解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受具体实施方式的限制。
[0022]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23]结合图1至图2所示,一种口腔内科用口腔内消毒清洗装置,包括:壳体 1、电机2、摩擦组件以及清洁组件,其中电机2设于壳体1内部,且壳体上设有电机2的控制开关,壳体内设有与控制开关和电机2电性连接的电源模块;摩擦组件包括:转轴3以及摩擦头4,其中转轴3穿入壳体1内部且转轴3的上端通过传动组件传动连接于电机2上;摩擦头4位于壳体1外部,且摩擦头 4固定连接于转轴3底端,电机2能够带动转轴3与摩擦头4旋转,用于摩擦清洁口腔;清洁组件包括:第一通道5以及传输管路6,其中第一通道5开设于摩擦头4内部且于摩擦头4下端开口,用于使杀菌清洁液从中流出进入口腔;储液部设于壳体1上部,其中储存有杀菌清洁液;传输管路6的上端连接于储液部,传输管路6下端与第一通道5相连通,用于将储液部1内部的杀菌清洁液传输进第一通道5。
[0024]进一步地,所述储液部包括:气囊7,其底部与传输管路6相连通,且气囊7上设有排出管,所述排出管设有阀门机构,用于往气囊7中注入杀菌清洁液,或排出废液与空气,使用者在使用时封闭排出管挤压气囊7便可以将其中的杀菌清洁液挤入传输管路6,而当口腔清洁结束时,松开气囊7将口腔内残余液体吸回气囊7。
[0025]进一步地,摩擦头4外表面上布设有若干个由柔性材质制成的毛刷束8,用于增加清洁效果且避免损伤口腔,且摩擦头4外表面上连接有多个喇叭口9,各所述喇叭口9均与第一通道5相连通,用于增强将口腔内剩余液体吸回气囊 7的效果。
[0026]进一步地,所述传动组件包括:第一锥齿轮10,套设于电机2的输出轴上;第二锥齿轮11,套设于转轴3上端,且第二锥齿轮11与第一锥齿轮10啮合。
[0027]进一步地,所述电机2的输出轴与第一锥齿轮10的转动轴线为水平状态,所述第二
锥齿轮11的转动轴线为竖直状态。
[0028]进一步地,所述第二锥齿轮11的中心处开设有通孔,所述转轴3内部沿转轴3长度方向开设有第二通道,所述传输管路6穿入通孔与第二通道内,且转轴3与第二锥齿轮11的转动不会带动传输管路6转动。
[0029]进一步地,还包括:操作杆12,铰接于壳体1外侧面;推杆13,连接于操作杆12的侧面,用于挤压所述气囊7。
[0030]本技术的使用方法:
[0031]在使用该口腔内科用口腔内消毒清洗装置时,将摩擦头4放入口腔中并且握住操作杆12,用力使操作杆12发生旋转使其上连接的推杆13挤压气囊7,便可以将其中的杀菌清洁液挤入传输管路6,而后进入第一通道5,使杀菌清洁液从中流出进入口腔,此时打开控制开关,启动电机2,电机2能够带动转轴3与摩擦头4旋转进行对口腔的摩擦清洁,待清洁结束后,松开操作杆12 使得气囊7将口腔内残余液体吸回气囊7。
[0032]以上公开的仅为本技术的几个具体实施例,但是,本技术实施例并非局限于此,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思之的变化都应落入本技术的保护范围。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口腔内科用口腔内消毒清洗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电机(2),设于壳体(1)内部,且壳体上设有电机(2)的控制开关,壳体内设有与控制开关和电机(2)电性连接的电源模块;摩擦组件,包括:转轴(3),穿入壳体(1)内部且转轴(3)的上端通过传动组件传动连接于电机(2)上;摩擦头(4),位于壳体(1)外部,且摩擦头(4)固定连接于转轴(3)底端;清洁组件,包括:第一通道(5),开设于摩擦头(4)内部且于摩擦头(4)下端开口;储液部,设于壳体(1)上部;传输管路(6),其上端连接于储液部,传输管路(6)下端与第一通道(5)相连通。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口腔内科用口腔内消毒清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液部包括:气囊(7),其底部与传输管路(6)相连通,且气囊(7)上设有排出管,所述排出管设有阀门机构。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口腔内科用口腔内消毒清洗装置,其特征在于,摩擦头(4)外表面上布设有若干毛刷束(8),且摩擦头(4)外表面上连接有多个喇叭口(9),各所述喇叭口(...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洁松熊晓晖郭捷
申请(专利权)人:六盘水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