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性使用灌肠多球囊肛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960772 阅读:6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17 12: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次性使用灌肠多球囊肛管,包括主导管、第一球囊、第二球囊、n个第三球囊、四通管、锥形头;主导管内腔设有灌肠液通道,灌肠液通道与灌肠液进液口连通;主导管设有第一球囊、第二球囊、第三球囊;本发明专利技术进入肠道内使用充盈后的环形第一球囊进行固定,由于第二球囊与第一球囊之间距离为肛门括约肌长度,使用充盈后的锥形第二球囊位于肛门外进行定位;第一球囊与第二球囊前后夹住肛门,使得固定性更强,密封性更可靠。第三球囊位于肛门括约肌通道处,使得密封性更好。本发明专利技术还通过设置与第一球囊、第二球囊、第三球囊相连通的安全压力提示组件、过压提示组件,根据鼓包状态辨识对应球囊充盈情况以及球囊压力情况。应球囊充盈情况以及球囊压力情况。应球囊充盈情况以及球囊压力情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次性使用灌肠多球囊肛管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医疗器械
,涉及一次性使用灌肠多球囊肛管。

技术介绍

[0002]灌肠是一种常见的临床治疗方法,其过程是将肛管插入肛门,并将其固定,再将液体通过肛管注入肠道内。在治疗过程中,由于肛管插入位置不当,固定方式不佳,会造成被使用者不适外,还有可能由于使用者运动造成肛管的脱落,进而在灌液或排液时由于密闭性差,造成漏液。另外在治疗过程中,由于球囊鼓起形状大小的不当,使得球囊承受压力过大,造成对人体的压力过大,从而造成使用者不适。而通过球囊形状大小,符合人体近肛门处直肠结构,使球囊肛肠侧壁贴合紧密,并且受力适中,成为目前该领域产品解决上述问题的主要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一次性使用灌肠多球囊肛管。
[0004]本专利技术一次性使用灌肠多球囊肛管包括主导管、第一球囊、第二球囊、n个第三球囊、三通管、锥形头;所述主导管的两端分别与所述锥形头的底部、所述三通管的出口连接;n≥1;
[0005]所述三通管的两个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次性使用灌肠多球囊肛管,其特征在于包括主导管、第一球囊、第二球囊、n个第三球囊、三通管、锥形头;所述主导管的两端分别与所述锥形头的底部、所述三通管的出口连接;n≥1;所述三通管的两个进口分别作为球囊充盈液第一进液口、灌肠液进液口;所述主导管内腔设有灌肠液通道,所述灌肠液通道通过所述三通管的出口与灌肠液进液口连通;所述主导管靠近所述锥形头侧外周设有所述第一球囊、第二球囊、第三球囊;所述主导管的与所述第一球囊、第二球囊、第三球囊内侧分别开有第一球囊充盈液第二进液口、第二球囊充盈液第二进液口、第三球囊第二进液口;所述主导管的位于所述锥形头与所述第一球囊间位置开有多个灌肠出液口;所述主导管内腔内设有球囊注液通道、灌肠注液通道;所述球囊注液通道的一端与球囊充盈液第一进液口连通,另一端分别与第一球囊充盈液第二进液口、第二球囊充盈液第二进液口、第三球囊第二进液口连通;所述灌肠注液通道的一端与灌肠液进液口连通,另一端分别与灌肠出液口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次性使用灌肠多球囊肛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球囊注液充盈后结构呈环形。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次性使用灌肠多球囊肛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球囊注液充盈后结构呈锥形。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次性使用灌肠多球囊肛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球囊注液充盈后结构呈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军王伟孙亨秋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象迈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