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临床护理的舒缓按摩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959374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17 12:3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临床护理的舒缓按摩装置,包括外壳、夹紧气囊、绑带、控制单元、移动单元、带动单元、按摩底板和按摩板;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外壳进行主体结构的安装,通过夹紧气囊来夹紧患者的背部侧面,通过绑带来将外壳固定在患者的背部,通过控制单元方便患者控制所有用电元件,通过移动单元来带动按摩板进行上下移动,通过带动单元来带动按摩板进行转动,通过按摩板来对患者的背部进行推压按摩。按摩板来对患者的背部进行推压按摩。按摩板来对患者的背部进行推压按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临床护理的舒缓按摩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临床护理
,具体为一种用于临床护理的舒缓按摩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医疗器械是指直接或者间接用于人体的仪器、设备、器具、体外诊断试剂及校准物、材料以及其他类似或者相关的物品,包括所需要的计算机软件;其效用主要通过物理等方式获得,不是通过药理学、免疫学或者代谢的方式获得,或者有这些方式参与但是只起辅助作用。对于长时间卧床的病人而言,其后部长时间的接触床铺,会导致其僵硬不适,这就急需要一种舒缓按摩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鉴于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临床护理的舒缓按摩装置,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包括外壳、夹紧气囊、绑带、控制单元、移动单元、带动单元、按摩底板和按摩板;所述外壳包含左外壳、中外壳、右外壳、软性连接块和绑带环,所述中外壳为内部中空前侧面开口的长方形板状结构,所述左外壳为半圆形板状结构,所述右外壳的形状大小与左外壳一致,所述左外壳的直边侧面通过软性连接块与中外壳的左侧面相连接,所述右外壳与左外壳相对称通过软性连接块与中外壳的右侧面相连接;所述绑带环设置在左外壳、中外壳和右外壳的后侧面上;所述夹紧气囊有两个,两个夹紧气囊分别设置在左外壳和右外壳的前侧面上;所述绑带的中部活动穿过绑带环;所述控制单元与夹紧气囊电性连接;所述带动单元通过移动单元安装在中外壳内;所述按摩板通过按摩底板安装在带动单元上,通过外壳进行主体结构的安装,通过夹紧气囊来夹紧患者的背部侧面,通过绑带来将外壳固定在患者的背部,通过控制单元方便患者控制所有用电元件,通过移动单元来带动按摩板进行上下移动,通过带动单元来带动按摩板进行转动,通过按摩板来对患者的背部进行推压按摩,通过左外壳和右外壳来贴近患者的背部两侧,通过中外壳来贴近患者的背部,通过软性连接块方便调节左外壳以及右外壳与中外壳的连接角度,方便不同体型的患者使用,通过绑带环来配合绑带将左外壳、中外壳和右外壳贴近患者。
[0004]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用于临床护理的舒缓按摩装置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绑带为脱敏材质,所述绑带的两端通过魔术贴进行连接,通过脱敏材质的绑带在使用时防止患者过敏,通过绑带两端的魔术贴,能够进行绑带两端的连接,同时方便调节绑带的长度。
[0005]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用于临床护理的舒缓按摩装置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控制单元包含连接线和控制遥控器,所述控制遥控器上设置有控制按钮和交互显示屏,所述控制遥控器通过连接线与夹紧气囊电性连接,通过连接线方便随意更换控制遥控器的位置,便于患者抓取,通过控制遥控器来进行用电元件的控制。
[0006]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用于临床护理的舒缓按摩装置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移动单元包含滑杆、丝杠和移动电机,所述滑杆从上至下固定安装在中外壳的内部右侧,所述丝杠从上
至下转动安装在中外壳的内部左侧,且与滑杆相对称,所述移动电机固定安装在中外壳的上表面上,且电机的输出轴与丝杠相连接,所述电机通过连接线与控制遥控器电性连接,通过滑杆来限制带动单元的活动方向,通过移动电机和丝杠来带动带动单元进行移动。
[0007]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用于临床护理的舒缓按摩装置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带动单元包含带动块、螺纹孔、滑动孔、转动电机和连接卡块,所述带动块的上表面左端处开设有螺纹孔,所述螺纹孔螺纹安装在丝杠上,所述带动块的上表面右端处开设有滑动孔,所述滑动孔活动套接在滑杆上,所述转动电机固定安装在带动块的前侧面中心处,所述转动电机的输出轴向前固定连接卡块,所述连接卡块的上开设有安装螺纹孔,所述转动电机通过连接线与控制遥控器电性连接,通过螺纹孔和滑动孔来使带动块能够在移动单元上进行定向移动,通过转动电机来带动按摩底板进行转动,通过连接卡块来连接转动电机和按摩底板之间。
[0008]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用于临床护理的舒缓按摩装置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按摩底板为长条形板状结构,所述按摩底板的后侧面中心处固定安装有连接卡座,所述连接卡座与连接卡块相互配合,所述按摩底板的前侧面上开设有下沉式安装孔,所述按摩底板前侧面上的下沉式安装孔内安装有固定螺丝,所述固定螺丝的后端螺纹安装在连接卡块上的安装螺纹孔内,所述按摩底板的前侧面左右两端处向内对称分别开设有长方形凹槽,所述按摩底板前侧面的长方形凹槽内均匀固定安装有从前至后的连接柱,通过连接卡座在转动电机上定位安装按摩底板,通过固定螺丝将按摩底板固定安装在连接卡座上,通过连接柱来连接按摩板。
[0009]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用于临床护理的舒缓按摩装置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按摩板的后侧面上固定安装有连接套筒,所述连接套筒活动套接在连接柱上,所述按摩板的前侧面上均匀转动安装有按摩珠,通过连接套筒使按摩板在按摩底板上进行任意角度的安装,便于配合患者后背的不同曲度位置,通过按摩珠对患者后背进行推压按摩。
[0010]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用于临床护理的舒缓按摩装置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连接柱上固定套接有弹簧,且位于连接柱的后端与按摩底板之间,通过弹簧能够使按摩珠紧密贴近患者的后背,进行推压按摩。
[0011]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通过外壳进行主体结构的安装,通过夹紧气囊来夹紧患者的背部侧面,通过绑带来将外壳固定在患者的背部,通过控制单元方便患者控制所有用电元件,通过移动单元来带动按摩板进行上下移动,通过带动单元来带动按摩板进行转动,通过按摩板来对患者的背部进行推压按摩,通过左外壳和右外壳来贴近患者的背部两侧,通过中外壳来贴近患者的背部,通过软性连接块方便调节左外壳以及右外壳与中外壳的连接角度,方便不同体型的患者使用,通过绑带环来配合绑带将左外壳、中外壳和右外壳贴近患者,通过脱敏材质的绑带在使用时防止患者过敏,通过绑带两端的魔术贴,能够进行绑带两端的连接,同时方便调节绑带的长度,通过连接线方便随意更换控制遥控器的位置,便于患者抓取,通过控制遥控器来进行用电元件的控制,通过滑杆来限制带动单元的活动方向,通过移动电机和丝杠来带动带动单元进行移动,通过螺纹孔和滑动孔来使带动块能够在移动单元上进行定向移动,通过转动电机来带动按摩底板进行转动,通过连接卡块来连接转动电机和按摩底板之间,通过连接卡座在转动电机上定位安装按摩底板,通过固定螺丝将按摩底板固定安装在连接卡座上,通过连接柱来连接按摩板,通过连接套筒使按摩
板在按摩底板上进行任意角度的安装,便于配合患者后背的不同曲度位置,通过按摩珠对患者后背进行推压按摩,通过弹簧能够使按摩珠紧密贴近患者的后背,进行推压按摩。
附图说明
[0012]图1为本专利技术结构示意图;
[0013]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前部结构结构示意图;
[0014]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15]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带动单元结构示意图;
[0016]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按摩底板结构示意图;
[0017]图6为本专利技术的按摩底板后部结构示意图;
[0018]图7为本专利技术的按摩板结构示意图;
[0019]图8为本专利技术的按摩板后部结构示意图;
[0020]图9为本专利技术的弹簧结构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临床护理的舒缓按摩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1)、夹紧气囊(2)、绑带(3)、控制单元(4)、移动单元(5)、带动单元(6)、按摩底板(7)和按摩板(8);所述外壳(1)包含左外壳(11)、中外壳(12)、右外壳(13)、软性连接块(14)和绑带环(15),所述中外壳(12)为内部中空前侧面开口的长方形板状结构,所述左外壳(11)为半圆形板状结构,所述右外壳(13)的形状大小与左外壳(11)一致,所述左外壳(11)的直边侧面通过软性连接块(14)与中外壳(12)的左侧面相连接,所述右外壳(13)与左外壳(11)相对称通过软性连接块(14)与中外壳(12)的右侧面相连接;所述绑带环(15)设置在左外壳(11)、中外壳(12)和右外壳(13)的后侧面上;所述夹紧气囊(2)有两个,两个夹紧气囊(2)分别设置在左外壳(11)和右外壳(13)的前侧面上;所述绑带(3)的中部活动穿过绑带环(15);所述控制单元(4)与夹紧气囊(2)电性连接;所述带动单元(6)通过移动单元(5)安装在中外壳(12)内;所述按摩板(8)通过按摩底板(7)安装在带动单元(6)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临床护理的舒缓按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绑带(3)为脱敏材质,所述绑带(3)的两端通过魔术贴进行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临床护理的舒缓按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单元(4)包含连接线(41)和控制遥控器(42),所述控制遥控器(42)上设置有控制按钮和交互显示屏,所述控制遥控器(42)通过连接线(41)与夹紧气囊(2)电性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临床护理的舒缓按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单元(5)包含滑杆(51)、丝杠(52)和移动电机(53),所述滑杆(51)从上至下固定安装在中外壳(12)的内部右侧,所述丝杠(52)从上至下转动安装在中外壳(12)的内部左侧,且与滑杆(51)相对称,所述移动电机(53)固定安装在中外壳(12)的上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姣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