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生物体液样本的抽滤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4958718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17 12: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一种基于生物体液样本的抽滤系统,抽滤装置通过管路与真空泵连通,所述抽滤装置通过O型密封圈与样本适配器密封连接,所述抽滤装置通过伸缩移动与进样装置接触或分离,所述进样装置通过径向旋转供样本试管内的样本流入所述样本适配器,所述样本适配器通过所述真空泵抽滤,所述管路上依次串联流量传感器、废液收集桶、压力传感器及通气阀,所述通气阀与所述真空泵分别与控制系统信号连接,所述流量传感器及所述压力传感器将感应的信号传输至所述控制系统,所述控制系统进而分别控制所述通气阀与所述真空泵的工作状态,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了样本制作过程均匀性不可控的问题,解决了易产生残留和交叉污染的问题。解决了易产生残留和交叉污染的问题。解决了易产生残留和交叉污染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生物体液样本的抽滤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基于生物体液样本的抽滤系统,其中生物体液具体包括尿液、唾液、人奶、血液等液体。

技术介绍

[0002]国内医院每年有大量的生物体液检验,但由于生物体液样本无法在正常环境下长期保存,海量有价值的样本被处理掉。目前国内生物体液保存成本高,技术难度大,而且占据大量空间,因此也就无法建立生物体液样本库。如果有办法将生物体液样本存储起来,建立可长期有效保存的生物体液样品库,可以随时对生物体液样品提取分析,对于疾病的筛查预防,个体的疾病的精确诊断和预测,提高全民的健康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研究人员研究将生物体液通过过滤膜手动抽滤,把生物体液中的蛋白质保留在过滤膜上,将过滤膜烘干制成干膜生物体液样本,真空塑封后,可以实现长期可靠的保存,以供后续分析使用。但是这种抽滤方式涉及到操作复杂,交叉污染;抽滤流速过大不可控导致吸附滤膜的蛋白物质吸附不充分且不均匀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提供一种基于生物体液样本的抽滤系统,解决了样本制作过程均匀性不可控的问题,解决了易产生残留和交叉污染的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5]一种基于生物体液样本的抽滤系统,其特征在于:抽滤装置通过管路与真空泵连通,所述抽滤装置通过伸缩移动与进样装置接触或分离,所述抽滤装置还通过O型密封圈与样本适配器密封连接,所述进样装置通过旋转供样本试管内的样本流入所述样本适配器,所述样本适配器通过所述真空泵抽滤;
[0006]所述管路上依次串联流量传感器、废液收集桶、压力传感器及通气阀,所述通气阀与所述真空泵分别与控制系统信号连接,所述流量传感器及所述压力传感器将感应的信号传输至所述控制系统,所述控制系统进而分别控制所述通气阀与所述真空泵的工作状态。
[0007]所述基于生物体液样本的抽滤系统,其中:所述进样装置包括底板、立板及适配器压板,一对所述立板通过所述底板及所述适配器压板固定连接,所述适配器压板的下端面与所述样本适配器的上端面接触连接,其中一个所述立板上设置摆台气缸,所述摆台气缸与旋转支座的一端传动连接,所述旋转支座的另一端通过轴承与另一个所述立板转动连接,所述旋转支座与样品托架固定连接,所述样品托架通过螺纹与样品管托座可拆卸连接,所述样品管托座内供所述样本试管插入。
[0008]所述基于生物体液样本的抽滤系统,其中:所述底板通过合页与工作台铰接,所述底板还通过蝶型螺栓与所述工作台可拆卸连接。
[0009]所述基于生物体液样本的抽滤系统,其中:所述抽滤装置包括抽滤气缸及抽滤腔,所述抽滤气缸的底端与抽滤底座固定连接,所述抽滤气缸的顶端与所述抽滤腔传动连接,
所述抽滤腔与所述真空泵连通,所述抽滤腔通过O型密封圈与所述样本适配器的下端面接触密封,所述抽滤气缸通过伸缩移动供所述样本适配器与所述适配器压板接触或分离。
[0010]本技术的有益效果:解决了处理效率低的问题解决了样本制作过程均匀性不可控的问题,解决了实验过程中易产生残留和交叉污染的问题,解决了样本制作过程抽滤不完全且无法检测的问题,解决了样本制作过程成功率低的问题。
附图说明
[0011]图1为基于生物体液样本的抽滤系统的结构图。
[0012]图2为基于生物体液样本的抽滤系统的进样装置的结构图。
[0013]图3为基于生物体液样本的抽滤系统的抽滤装置的结构图。
[0014]附图标记说明:1

样本试管;2

样本适配器;100

进样装置;101

合页;102

底板;103

蝶形螺栓;104

立板;105

摆台气缸;106

适配器压板;107

旋转支座;108

样品管托架;109

样品管托座;200

抽滤装置;201

抽滤底座;202

抽滤气缸;203

抽滤腔;204

O型密封圈;205

流量传感器;206

废液收集桶;207

压力传感器;208

通气阀;209

真空泵。
具体实施方式
[0015]图1至图3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基于生物体液样本的抽滤系统,主要包括进样装置100及抽滤装置200;
[0016]所述进样装置100又包括底板102、立板104及适配器压板106;
[0017]所述底板102通过合页101与工作台铰接,所述底板102还通过蝶型螺栓103与所述工作台可拆卸连接,所述底板102的两端分别与一对所述立板104的底端固定连接,一对所述立板104的顶端分别与所述适配器压板106的两端固定连接,其中一个所述立板104上设置摆台气缸105,所述摆台气缸105与旋转支座107的一端传动连接,所述旋转支座107的另一端通过轴承与另一个所述立板104转动连接,所述旋转支座107与样品托架108固定连接,所述样品托架108通过螺纹与样品管托座109可拆卸连接,所述样品管托座109内供所述样本试管1插入,所述样品管托座109适配与所述样本试管1,当所述样本试管1变换时,同步更换所述样品管托座109,即可与不同所述样本试管1适配,所述摆台气缸105能够使所述旋转支座107径向转动,并带动所述样本试管1径向转动,将所述样本试管1内的样本流入样本适配器2中。
[0018]所述抽滤装置200又包括抽滤气缸202及抽滤腔203,所述抽滤气缸202的底端与抽滤底座201固定连接,所述抽滤气缸202的顶端与所述抽滤腔203传动连接,所述抽滤腔203与真空泵209连通,所述抽滤腔203通过O型密封圈204与所述样本适配器2的下端面接触密封,所述抽滤气缸202通过伸缩移动供所述样本适配器2与所述适配器压板106接触或分离,所述样本适配器2通过所述真空泵209进行抽滤。
[0019]所述管路上依次串联流量传感器205、废液收集桶206、压力传感器207及通气阀208,所述样本适配器2通过所述抽滤气缸202的伸缩移动与所述适配器压板106的下端面接触,所述样本适配器2的底部及所述抽滤腔203形成封闭空间,所述样本试管1通过所述摆台气缸105的径向旋转,将样本流入所述样本适配器2内,启动所述真空泵209,开始进行抽滤,所述控制系统首先执行恒流量控制模式,样本体液经由所述样本适配器2内置的过滤膜片
向下流动,经过所述流量传感器205,所述流量传感器205实时监测所述管路内的流量,并将监测到的流量信号传输至所述控制系统中,所述控制系统同步控制所述通气阀208及所述真空泵209,实现所述管路内测定流量值在预设流量值的阈值范围内,样本体液经由所述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生物体液样本的抽滤系统,其特征在于:抽滤装置(200)通过管路与真空泵(209)连通,所述抽滤装置(200)通过伸缩移动与进样装置(100)接触或分离,所述抽滤装置(200)还通过O型密封圈(204)与样本适配器(2)密封连接,所述进样装置(100)通过旋转供样本试管(1)内的样本流入所述样本适配器(2),所述样本适配器(2)通过所述真空泵(209)抽滤;所述管路上依次串联流量传感器(205)、废液收集桶(206)、压力传感器(207)及通气阀(208),所述通气阀(208)与所述真空泵(209)分别与控制系统信号连接,所述流量传感器(205)及所述压力传感器(207)将感应的信号传输至所述控制系统,所述控制系统进而分别控制所述通气阀(208)与所述真空泵(209)的工作状态。2.如权利要求1所述基于生物体液样本的抽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样装置(100)包括底板(102)、立板(104)及适配器压板(106),一对所述立板(104)通过所述底板(102)及所述适配器压板(106)固定连接,所述适配器压板(106)的下端面与所述样本适配器(2)的上端面接触连接,其中一个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揣磊谢新刚高占岭胡克邓宛梅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莱伯泰科仪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