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腹腔镜手术的腹膜前间隙分离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958667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17 12: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用于腹腔镜手术的腹膜前间隙分离装置,包括外壳、把手、分离机构和控制机构;分离机构包括推动组件、支撑杆、气囊和第一铰接座;第一铰接座设置有多个,第一铰接座围绕外壳的轴线均匀的设置在外壳远离把手的一端上;支撑杆设置有多个,支撑杆的一端与第一铰接座铰接;气囊为环形结构,气囊固定设置在支撑杆上;推动组件设置在外壳的内部,推动组件用于推动支撑杆围绕第一铰接座转动。本申请通过设置推动组件、支撑杆、气囊和第一铰接座,实现了在不伤害患者的同时,还能更方便的将气囊插入到腹膜前间隙内的技术要求。膜前间隙内的技术要求。膜前间隙内的技术要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腹腔镜手术的腹膜前间隙分离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具体是涉及一种用于腹腔镜手术的腹膜前间隙分离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在进行腹腔镜下腹股沟疝修补的外科手术时,需要将腹膜前间隙分离开,形成操作间隙,目前很少有这方面的腹膜前间隙分离器械,手术时多是手工方法进行腹膜前间隙分离。
[0003]中国专利CN201610750202.7公开了一种腹膜前间隙分离器,包含分离器本体,分离器本体上设置有手柄、引导杆和充气装置;所述引导杆中设置有充气管,充气管的前端设置有扩张气囊,充气管的后端与充气装置连接。
[0004]上述方案虽然解决了在腹腔手术时难以将腹膜前间隙分离的情况。但是却忽略了在将器械插入腹膜前间隙内时,光靠扩张气囊是很难插入的。故由此提出如何在不伤害患者的同时,还能更方便的将气囊插入到腹膜前间隙内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基于此,有必要针对现有技术问题,提供一种用于腹腔镜手术的腹膜前间隙分离装置,包括外壳、把手、分离机构和控制机构;分离机构包括推动组件、支撑杆、气囊和第一铰接座;第一铰接座设置有多个,第一铰接座围绕外壳的轴线均匀的设置在外壳远离把手的一端上;支撑杆设置有多个,支撑杆的一端与第一铰接座铰接;气囊为环形结构,气囊固定设置在支撑杆上;推动组件设置在外壳的内部,推动组件用于推动支撑杆围绕第一铰接座转动。
[0006]优选的,推动组件包括导气环、引导套、推动杆和补偿组件;导气环设置在外壳的内部,导气环中开设有空腔;引导套设置有多个,引导套围绕导气环的轴线均匀的设置在导气环上,引导套和空腔相通;推动杆的一端与支撑杆铰接,推动杆与引导套滑动配合,推动杆远离引导套的一端与支撑杆相接;补偿组件设置在支撑杆上。
[0007]优选的,补偿组件包括滑槽和第二铰接座;滑槽沿支撑杆的长度方向开设在支撑杆上;第二铰接座固定设置在推动杆远离引导套的一端上,第二铰接座可滑动的设置在滑槽上。
[0008]优选的,还包括引导块;引导块为环形结构,引导块固定设置在外壳靠近推动组件一端的内壁上。
[0009]优选的,气囊为耐腐蚀性材料。
[0010]优选的,控制机构包括按钮;按钮设置有多个,按钮设置在把手上。
[0011]本申请相比较于现有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2]1.本申请通过设置推动组件、支撑杆、气囊和第一铰接座,实现了在不伤害患者的同时,还能更方便的将气囊插入到腹膜前间隙内的技术要求。
[0013]2.本申请通过设置导气环、引导套、推动杆和补偿组件,实现了推动组件的推动功能。
[0014]3.本申请通过设置滑槽和第二铰接座,实现了补偿组件可以补偿支撑杆和推动杆之间的位移距离的技术要求。
附图说明
[0015]图1是本申请的立体示意图一;
[0016]图2是本申请的立体示意图二;
[0017]图3是本申请的去除了气囊后的立体示意图;
[0018]图4是本申请的局部立体示意图一;
[0019]图5是本申请的图4中A处的局部示意放大图;
[0020]图6是本申请的局部立体示意图二;
[0021]图7是本申请的局部立体示意图三;
[0022]图8是本申请的局部立体示意图四。
[0023]图中标号为:
[0024]1‑
外壳;
[0025]2‑
把手;
[0026]3‑
分离机构;3a

推动组件;3a1

导气环;3a2

引导套;3a3

推动杆;3b

支撑杆;3c

气囊;3d

第一铰接座;3e

补偿组件;3e1

滑槽;3e2

第二铰接座;
[0027]4‑
控制机构;4a

按钮;
[0028]5‑
引导块。
具体实施方式
[0029]为能进一步了解本技术的特征、技术手段以及所达到的具体目的、功能,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0030]如图1

8所示,本申请提供:
[0031]一种用于腹腔镜手术的腹膜前间隙分离装置,包括外壳1、把手2、分离机构3和控制机构4;分离机构3包括推动组件3a、支撑杆3b、气囊3c和第一铰接座3d;第一铰接座3d设置有多个,第一铰接座3d围绕外壳1的轴线均匀的设置在外壳1远离把手2的一端上;支撑杆3b设置有多个,支撑杆3b的一端与第一铰接座3d铰接;气囊3c为环形结构,气囊3c固定设置在支撑杆3b上;推动组件3a设置在外壳1的内部,推动组件3a用于推动支撑杆3b围绕第一铰接座3d转动。
[0032]基于上述实施例,本申请想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在不伤害患者的同时,还能更方便的将气囊3c插入到腹膜前间隙内。为此,本申请把手2固定设置在外壳1的侧壁上,气囊3c靠近外壳1的一侧设置有第一连接管路,第一连接管路远离气囊3c的一端与气泵连接,气泵可以将气体通过第一连接管路泵入到气囊3c当中。控制机构4设置在把手2上,通过控制机构4可以使得气泵开启和关闭,从而使得气囊3c张开和收缩。分离机构3的工作原理如下,在初始状态时,此时的初始状态指的是气囊3c处于收缩时的状态,且此时的支撑杆3b远离外壳1的一端相互接触。这样在操作人员使用装置时,由于有支撑杆3b的支撑,装置可以
轻松的被插入到腹膜前间隙内。在确定插入完成后,此时操作人员便可通过操作机构将气泵打开,气泵会将气体通过第一连接管路泵入到气囊3c的内部,此时,气囊3c便会缓缓的打开,这样便可使得在利用装置将腹膜前间隙打开时,不会伤害到患者,这是用于气囊3c在充气膨胀以后,气囊3c不会与患者的身体发生刚性的接触,且气囊3c为环形结构,所以在气囊3c被气泵充气膨胀时,气囊3c对于腹膜所施加的力是相对均衡的,这样就可以保证在气囊3c发生膨胀时,气囊3c不会对患者造成损伤。为了便于后续手术的进行,在气囊3c被充气后会形成一个空心的圆柱结构,如此在进行手术时,操作人员便可穿过气囊3c对患者进行手术治疗。在没有推动组件3a推动的情况下,支撑杆3b会在气囊3c被充气的时候带动围绕第一铰接座3d缓缓转动,这样就会使得腹膜被渐渐撑开。但是这样会使得气囊3c在承受患者腹膜压力的同时,还需要带动支撑杆3b的转动。如此便会使得造成气囊3c受力较大,使得气囊3c的使用寿命降低。为了避免上述情况的出现,在对气囊3c进行充气的同时,推动组件3a也会同步启动,由于推动组件3a的一端与支撑杆3b靠近外壳1一端的一侧相接,推动组件3a便会推动支撑杆3b围绕第一铰接座3d缓缓转动,这样就会使得支撑杆3b逐渐张开,如此便可降低气囊3c的压力,从而延长了气囊3c的使用寿命。如此便实现了在不伤害患者的同时,还能更方便的将气囊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腹腔镜手术的腹膜前间隙分离装置,包括外壳(1)、把手(2)、分离机构(3)和控制机构(4);其特征在于,分离机构(3)包括推动组件(3a)、支撑杆(3b)、气囊(3c)和第一铰接座(3d);第一铰接座(3d)设置有多个,第一铰接座(3d)围绕外壳(1)的轴线均匀的设置在外壳(1)远离把手(2)的一端上;支撑杆(3b)设置有多个,支撑杆(3b)的一端与第一铰接座(3d)铰接;气囊(3c)为环形结构,气囊(3c)固定设置在支撑杆(3b)上;推动组件(3a)设置在外壳(1)的内部,推动组件(3a)用于推动支撑杆(3b)围绕第一铰接座(3d)转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腹腔镜手术的腹膜前间隙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推动组件(3a)包括导气环(3a1)、引导套(3a2)、推动杆(3a3)和补偿组件(3e);导气环(3a1)设置在外壳(1)的内部,导气环(3a1)中开设有空腔;引导套(3a2)设置有多个,引导套(3a2)围绕导气环(3a1)的轴线均匀的设置在导气环(3a1)上,引导套(3a2)和空腔相通;推动杆(3a3)的一端与支撑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亮吕会增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麦德凯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