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药剂喷洒装置及其脱困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957850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17 12:3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药剂喷洒装置及其脱困方法。药剂喷洒装置,包括:药剂喷洒机构,用于朝向湿地喷洒药剂;承托底板,用于承托所述药剂喷洒机构;驱动螺杆,受驱动地转动设置在所述承托底板底部,用于驱动所述承托底板在土层移动;漂浮气囊,设置在所述承托底板底部,且受控制地充气或放气,以使所述承托底板漂浮设置在湿地的水面上;水中驱动机构,用于驱动漂浮设置在水面上的承托底板移动。通过上述相互配合的驱动螺杆和漂浮气囊即可实现让药剂喷洒装置适配于多种不同人工湿地环境,同时满足漂浮在水面上行走以及在泥泞环境下行走的要求。浮在水面上行走以及在泥泞环境下行走的要求。浮在水面上行走以及在泥泞环境下行走的要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药剂喷洒装置及其脱困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药剂喷洒装置
,具体涉及一种药剂喷洒装置及其脱困方法。

技术介绍

[0002]人工湿地是一种新型的废水处理技术,是由人工优化模拟湿地系统而建造的具有生态系统综合降解功能,并且还可以实现人为监督控制的生态系统。人工湿地可以充分发挥湿地生态系统的废水处理功能,提高污水净化效果而构筑,其污水净化功能是天然湿地系统不可比拟的。
[0003]但是,在近年的研究和工程实践中,人工湿地技术的缺陷也逐渐显现出来。人工湿地系统在使用时,湿地水体中PH会不断变化,此时就需要人工喷洒药剂进行干预。在实际操作中发现:小型的人工湿地采用人工喷洒施工虽然维护成本较高,但还是可以比较方便地完成维护工作;可针对于大型的人工湿地,人工喷洒药剂就十分困难了。
[0004]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在现有技术中,多采用无人机进行药剂喷洒。但是,无人机喷洒作业的方式,容易受到天气环境的干扰,且无人机喷洒设备一次携带的药剂比较有限,具有作业时间短,使用成本较高的问题。但是,由于人工湿地分为:表流人工湿地、潜流人工湿地。其中,表流人工湿地的基本特征是污水在土的上层流动,水面与空气直接接触。潜流人工湿地中的水平潜流湿地,基本特征是水流在人工湿地床表面以下,近水平流方式流动,最后流向出口。潜流人工湿地中的垂直潜流人工湿地,基本特征是水在填料床间基本呈从上到下的垂直流动方式,水流流过填料后均匀分布在出水端底部,而后排被出系统。由上述内容可知,因为人工湿地中具有:水流在人工湿地床表面以下的情况,以及污水在土的上层流动的情况,现有的药剂喷洒无法兼顾上述两种不同的湿地环境。所以,本领域技术人员需要一种可以满足不同人工湿地环境的药剂喷洒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5]因此,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药剂喷洒装置无法适配于多种不同人工湿地环境的问题,无法同时满足漂浮在水面上行走以及在泥泞环境下行走。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药剂喷洒装置,包括:
[0006]药剂喷洒机构,用于朝向湿地喷洒药剂;
[0007]承托底板,用于承托所述药剂喷洒机构;
[0008]驱动螺杆,受驱动地转动设置在所述承托底板底部,用于驱动所述承托底板在土层移动;
[0009]漂浮气囊,设置在所述承托底板底部,且受控制地充气或放气,以使所述承托底板漂浮设置在湿地的水面上;
[0010]水中驱动机构,用于驱动漂浮设置在水面上的承托底板移动。
[0011]可选的,所述漂浮气囊为充气履带,所述充气履带在驱动部件的带动下沿其长度方向转动,以带动所述承托底板移动脱困;
[0012]所述充气履带长度方向上间隔布置有凹槽,且所述凹槽设置在所述充气履带横向方向上;和/或,
[0013]所述充气履带表面布置有用于增加所述充气履带的花纹。
[0014]可选的,所述充气履带为两个,且对称设置在所述承托底板宽度方向的两侧;两个对称设置的所述充气履带之间还设置有阻挡板,所述承托底板为与所述充气履带形状相适配的形状;和/或,
[0015]所述充气履带的总宽度不小于所述承托底板宽度的百分之50。
[0016]可选的,所述水中驱动机构包括:螺旋桨、喷水式推进器和喷气式推进器中的一种或多种。
[0017]可选的,所述漂浮气囊与双向气泵相连通,用于对所述漂浮气囊充气或放气;和/或,
[0018]所述承托底板长度方向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与所述驱动螺杆转动相连的定位板,在所述定位板上还设置有用于驱动所述驱动螺杆的变频电机。
[0019]可选的,所述双向气泵与控制器通讯相连,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充气履带的充气量;在所述充气履带充满状态下,所述充气履带的底部延伸出所述驱动螺杆所处的平面,以将所述驱动螺杆从泥泞环境中抬升。
[0020]可选的,所述驱动螺杆长度方向一侧的所述承托底板上设置有用于容置药剂的药剂容置箱,以及设置在所述药剂容置箱上的液泵;
[0021]所述驱动螺杆长度方向另一侧的所述承托底板上设置有所述药剂喷洒机构,所述药剂喷洒机构下方还设置有电池组;所述电池组、所述药剂喷洒机构和所述药剂容置箱三者达到重量平衡。
[0022]可选的,所述药剂喷洒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电池组上的驱动电机、设置在所述驱动电机上方的转动盘、设置在所述转动盘上的转臂组件,以及设置在所述转臂组件上的喷液部件;
[0023]所述驱动电机用于驱动所述转动盘转动。
[0024]可选的,所述转臂组件包括:在第一伸缩杆驱动下与所述转动盘枢接相连的第一转动臂,以及在第二伸缩杆驱动下与所述第一转动臂枢接相连的第二转动臂;
[0025]所述第二转动臂与所述喷液部件通过第三伸缩杆枢接相连。
[0026]药剂喷洒装置的药剂喷洒装置脱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27]S1,所述控制器通过双向气泵向所述充气履带内充气,以使所述驱动螺杆部分脱离泥泞土;
[0028]S2,所述充气履带受驱动地转动,以使药剂喷洒装置脱离泥泞土位置;在所述充气履带受驱动地转动过程中,所述驱动螺杆受驱动地在低速状态下转动,以帮助所述药剂喷洒装置脱困。
[0029]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0030]1.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药剂喷洒装置,包括:药剂喷洒机构,用于朝向湿地喷洒药剂;承托底板,用于承托所述药剂喷洒机构;驱动螺杆,受驱动地转动设置在所述承托底板底部,用于驱动所述承托底板在土层移动;漂浮气囊,设置在所述承托底板底部,且受控制地充气或放气,以使所述承托底板漂浮设置在湿地的水面上;水中驱动机构,用于驱动漂浮设置在
水面上的承托底板移动。
[0031]在本专利技术中,通过在药剂喷洒装置的承托底板上同时设置驱动螺杆和漂浮气囊。驱动螺杆可以有效地带动药剂喷洒装置在水平潜流湿地等,水流在人工湿地床表面以下的湿地中行走。另外,上述漂浮气囊与水中驱动机构相配合,可以使得药剂喷洒装置在表流人工湿地等水流在人工湿地床表面以上的湿地中行走。通过上述结构设置,有效地克服了现有技术中药剂喷洒装置无法适配于多种不同人工湿地环境的问题。
[0032]2.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药剂喷洒装置,所述漂浮气囊为充气履带,所述充气履带在驱动部件的带动下沿其长度方向转动,以带动所述承托底板移动脱困;
[0033]所述充气履带长度方向上间隔布置有凹槽,且所述凹槽设置在所述充气履带横向方向上;和/或,所述充气履带表面布置有用于增加所述充气履带的花纹。
[0034]在本专利技术中,将漂浮气囊设置为充气履带,并使得该充气履带可以受驱动地转动。充气履带在转动过程中可以有效地帮助药剂喷洒装置在泥泞环境中脱困。当药剂喷洒装置的底盘被担住,仅靠驱动螺杆无法实现脱困。上述充气履带在充气和滚动过程中,将驱动螺杆从泥泞环境中抬起,并依靠充气履带的滚动动作,让药剂喷洒装置脱离泥泞环境。脱离泥泞环境之后,药剂喷洒装置又可以靠着驱动螺杆快速前进。
[0035]另外,通过在充气履带上设置凹槽或者花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药剂喷洒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药剂喷洒机构,用于朝向湿地喷洒药剂;承托底板(1),用于承托所述药剂喷洒机构;驱动螺杆(2),受驱动地转动设置在所述承托底板(1)底部,用于驱动所述承托底板(1)在土层移动;漂浮气囊,设置在所述承托底板(1)底部,且受控制地充气或放气,以使所述承托底板(1)漂浮设置在湿地的水面上;水中驱动机构,用于驱动漂浮设置在水面上的承托底板(1)移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药剂喷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漂浮气囊为充气履带(3),所述充气履带(3)在驱动部件的带动下沿其长度方向转动,以带动所述承托底板(1)移动脱困;所述充气履带(3)长度方向上间隔布置有凹槽(4),且所述凹槽(4)设置在所述充气履带(3)横向方向上;和/或,所述充气履带(3)表面布置有用于增加所述充气履带(3)的花纹。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药剂喷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充气履带(3)为两个,且对称设置在所述承托底板(1)宽度方向的两侧;两个对称设置的所述充气履带(3)之间还设置有阻挡板(19),所述承托底板(1)为与所述充气履带(3)形状相适配的形状;和/或,所述充气履带(3)的总宽度不小于所述承托底板(1)宽度的百分之50。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药剂喷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中驱动机构包括:螺旋桨、喷水式推进器和喷气式推进器中的一种或多种。5.根据权利要求2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药剂喷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漂浮气囊与双向气泵(5)相连通,用于对所述漂浮气囊充气或放气;和/或,所述承托底板(1)长度方向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与所述驱动螺杆(2)转动相连的定位板(6),在所述定位板(6)上还设置有用于驱动所述驱动螺杆(2)的变频电机(7)。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药剂喷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向气泵(5)与控制器通讯相连,所述控制器用于控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魏佳明杜娇皓李婉李美玉邢翔宇苏星杨子晴刘志喜于阳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建工环境修复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