灌装组件的清洗灭菌系统及清洗灭菌方法、吹灌封一体机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4957307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17 12:36
灌装组件的清洗灭菌系统,包括灌装部件、风淋腔及灭菌杯,灌针座与风淋腔的结合处设有第一充气密封圈,风淋腔与灭菌杯之间设有第二充气密封圈,灭菌杯内设有上腔室、下腔室及灌针通道,上腔室和下腔室连接排出管路,排出管路上设温度检测部件,灌针通道位于上腔室与下腔室之间并设有第三密封件。蒸汽灭菌步骤,第二充气密封圈充气膨胀,灌针下降伸入灌针通道内并压紧第三密封件,第一充气密封圈充气膨胀;一部分蒸汽依次通过进液管路、灌针和下腔室进行灭菌,通过排出管路排出;另一部分蒸汽依次通过进风口、风淋腔和上腔室进行灭菌,通过排出管路排出;温度检测部件对排出管路内蒸汽温度进行检测。吹灌封一体机,包括上述的清洗灭菌系统。洗灭菌系统。洗灭菌系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灌装组件的清洗灭菌系统及清洗灭菌方法、吹灌封一体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食品、药品包装机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灌装组件的清洗灭菌系统及清洗灭菌方法、吹灌封一体机。

技术介绍

[0002]吹灌封一体机(BFS)灌装系统的A级风淋保护腔的灭菌及灌针的清洗灭菌一直以来在操作上都存在污染风险,原因在于操作过程中灌装系统无法同时对灌针与A级风淋保护腔进行清洗灭菌,灭菌杯皆需要卸掉风淋保护腔的底板,然后将灭菌杯安装在灌针座的底面才能对灌针进行清洗灭菌。完成灌针的清洗灭菌之后,再拆卸掉灭菌杯,对A级风淋保护腔进行擦试灭菌,整个过程A级风淋保护腔一直暴露在室内环境中,且灌针在清洗灭菌后又重新暴露在室内环境中,最后装回A级风淋保护腔的底板,对洁净度已被破坏的风淋保护腔和灌针表面实施自净。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能够同时对灌针和风淋腔进行在线清洗灭菌,降低污染风险的灌装组件的清洗灭菌系统。
[0004]本专利技术进一步提供一种上述灌装组件的清洗灭菌系统的清洗灭菌方法。
[0005]本专利技术进一步提供一种包含上述灌装系统的吹灌封一体机。
[000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7]一种灌装组件的清洗灭菌系统,包括灌装部件、风淋腔以及与风淋腔可拆卸连接的灭菌杯,所述灌装部件上设有灌针座和进液管路,所述灌针座上设有灌针,所述风淋腔上设有进风口,所述灌针座穿设于所述风淋腔中且结合处设有第一充气密封圈,所述风淋腔与所述灭菌杯之间设有第二充气密封圈,所述灭菌杯内设有上腔室、下腔室及供所述灌针穿过的灌针通道,所述上腔室和下腔室均连接有排出管路,所述排出管路上设有温度检测部件,所述灌针通道位于所述上腔室与下腔室之间并设有用于密封所述灌针的第三密封件。
[0008]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温度检测部件与所述灭菌杯之间设有隔膜阀。
[0009]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充气密封圈连接有第一电磁阀,所述第二充气密封圈连接有第二电磁阀。
[0010]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风淋腔和所述灭菌杯上均设有安装槽,所述第一充气密封圈设于所述风淋腔的安装槽内,所述第二充气密封圈设于所述灭菌杯的安装槽内。
[0011]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风淋腔的安装槽上方还设有用于为所述灌针座提供导向的导向件。
[0012]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风淋腔上设有压差检测接口和一个以上采
样接口。
[0013]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风淋腔底部的两侧设有第一挂板,所述灭菌杯顶部的两侧设有与所述第一挂板配合的第二挂板。
[0014]一种灌装组件的清洗灭菌系统的清洗灭菌方法,包括蒸汽灭菌步骤,
[0015]第二充气密封圈充气膨胀,灌装部件带动灌针下降伸入灌针通道内并压紧第三密封件,然后第一充气密封圈充气膨胀;
[0016]一部分蒸汽依次通过进液管路、灌针和下腔室进行灭菌,然后通过与下腔室连接的排出管路排出;另一部分蒸汽依次通过进风口、风淋腔和上腔室进行灭菌,然后通过与上腔室连接的排出管路排出;
[0017]温度检测部件对排出管路内蒸汽温度进行检测。
[0018]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
[0019]具体步骤如下:
[0020]S1、清洗:灭菌杯与风淋腔连接,第二充气密封圈充气膨胀,灌装部件带动灌针下降伸入灌针通道内并压紧第三密封件,然后第一充气密封圈充气膨胀;
[0021]一部分清洗液依次通过进液管路、灌针和下腔室进行清洗,然后通过与下腔室连接的排出管路排出;另一部分清洗液依次通过进风口、风淋腔和上腔室进行清洗,然后通过与上腔室连接的排出管路排出;
[0022]第一充气密封圈和第二充气密封圈排气,灌装部件带动灌针上升复位;
[0023]S2、蒸汽灭菌;
[0024]S3、干燥:一部分洁净气体依次通过进液管路、灌针和下腔室进行吹扫,然后通过与下腔室连接的排出管路排出;另一部分洁净气体依次通过进风口、风淋腔和上腔室进行吹扫,然后通过与上腔室连接的排出管路排出;
[0025]第一充气密封圈和第二充气密封圈排气,灌装部件带动灌针上升复位,灭菌杯与风淋腔分离。
[0026]一种吹灌封一体机,包括上述的灌装组件的清洗灭菌系统。
[002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本专利技术公开的灌装组件的清洗灭菌系统,灌装时,灭菌杯与风淋腔处于分离状态,第一充气密封圈泄气、收缩,从而与灌针座之间产生间隙,避免灌针座升降时与第一充气密封圈摩擦产生微粒,同时进风口进入的A级洁净风一部分可以通过该间隙处流出,从而保证灌装区域的洁净度;需要进行清洗灭菌时,灭菌杯与风淋腔连接,第一充气密封圈、第二充气密封圈充气膨胀,从而保证风淋腔、灭菌杯内的静态密封,一部分蒸汽依次通过进液管路、灌针和下腔室进行灭菌,然后通过与下腔室连接的排出管路排出,另一部分蒸汽依次通过进风口、风淋腔和上腔室进行灭菌,然后通过与上腔室连接的排出管路排出,可以同时对灌针和风淋腔进行全方位的灭菌,大大降低污染风险,并且可以通过两排出管路上的温度检测部件分别检测风淋腔流路、灌针流路排出蒸汽的温度,保证灌针和风淋腔的灭菌效果可控。
[0028]本专利技术公开的清洗灭菌方法,同时对灌针和风淋腔进行全方位的在线灭菌,大大降低了污染风险,并且通过两排出管路上的温度检测部件分别检测风淋腔流路、灌针流路排出蒸汽的温度,保证了灌针和风淋腔的灭菌效果可控。
[0029]本专利技术公开的吹灌封一体机,包括上述灌装组件的清洗灭菌系统,因而同样具有
上述优点。
附图说明
[0030]图1是本专利技术灌装状态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0031]图2是本专利技术灌装状态的主剖视结构示意图。
[0032]图3是本专利技术灌装状态的左剖视结构示意图。
[0033]图4是图2中A处的放大图。
[0034]图5是本专利技术中的风淋腔和灭菌杯的主剖视结构示意图。
[0035]图6是本专利技术中的灭菌杯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0036]图7是本专利技术清洗灭菌状态的主剖视结构示意图。
[0037]图8是本专利技术清洗灭菌状态左剖视结构示意图。
[0038]图9是图8中B处的放大图。
[0039]图中各标号表示:1、灌装部件;11、进液管路;2、风淋腔;21、第一充气密封圈;22、第一电磁阀;23、导向件;24、压差检测接口;25、采样接口;26、第一挂板;27、进风口;3、灭菌杯;31、上腔室;32、下腔室;33、灌针通道;34、第三密封件;35、第二电磁阀;36、第二挂板;37、第二充气密封圈;4、灌针座;5、灌针;6、排出管路;61、温度检测部件;62、隔膜阀;7、瓶体。
具体实施方式
[0040]以下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41]实施例一...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灌装组件的清洗灭菌系统,包括灌装部件(1)、风淋腔(2)以及与风淋腔(2)可拆卸连接的灭菌杯(3),所述灌装部件(1)上设有灌针座(4)和进液管路(11),所述灌针座(4)上设有灌针(5),所述风淋腔(2)上设有进风口(27),所述灌针座(4)穿设于所述风淋腔(2)中且结合处设有第一充气密封圈(21),所述风淋腔(2)与所述灭菌杯(3)之间设有第二充气密封圈(37),其特征在于:所述灭菌杯(3)内设有上腔室(31)、下腔室(32)及供所述灌针(5)穿过的灌针通道(33),所述上腔室(31)和下腔室(32)均连接有排出管路(6),所述排出管路(6)上设有温度检测部件(61),所述灌针通道(33)位于所述上腔室(31)与下腔室(32)之间并设有用于密封所述灌针(5)的第三密封件(3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灌装组件的清洗灭菌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度检测部件(61)与所述灭菌杯(3)之间设有隔膜阀(62)。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灌装组件的清洗灭菌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充气密封圈(21)连接有第一电磁阀(22),所述第二充气密封圈(37)连接有第二电磁阀(35)。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灌装组件的清洗灭菌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淋腔(2)和所述灭菌杯(3)上均设有安装槽,所述第一充气密封圈(21)设于所述风淋腔(2)的安装槽内,所述第二充气密封圈(37)设于所述灭菌杯(3)的安装槽内。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灌装组件的清洗灭菌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淋腔(2)的安装槽上方还设有用于为所述灌针座(4)提供导向的导向件(23)。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灌装组件的清洗灭菌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淋腔(2)上设有压差检测接口(24)和一个以上采样接口(25)。7.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灌装组件的清洗灭菌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淋腔(2)底部的两侧设有第一挂板(26),所述灭菌杯(3)顶部的两侧设有与所述第一挂板(26)配合的第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振宇陈衡山许海文
申请(专利权)人:楚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