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抗菌包装盒内衬原纸及其生产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4950781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17 12:2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抗菌包装盒内衬原纸及其生产方法,包括原纸主体,所述原纸主体的内侧设有抗菌内层,所述原纸主体的外侧设有施胶层,所述施胶层的外侧设有抗菌外层,所述抗菌外层的外侧设有压纹层,所述抗菌外层和抗菌内层均由抗菌粘剂制得,所述施胶层由施胶剂制得,所述压纹层由压纹辊挤压制得,具体步骤包括,S1.制备原纸主体,S2.制备施胶层,S3.制备抗菌层,S4.制备压纹层。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采用抗菌外层和抗菌外层对原纸进行抗菌防护,再通过覆膜压纹层对原纸主体进行隔离防护,不仅具有内外抗菌防护的效果,而且还具有覆膜隔离防护的特点。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抗菌包装盒内衬原纸及其生产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内衬原纸
,具体的为一种抗菌包装盒内衬原纸及其生产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包装盒顾名思义就是用来包装产品的盒子,可以按材料来分类比如:纸盒,铁盒,木盒,布盒,皮盒,亚克力盒,瓦楞包装盒、pvc盒等,其中包装盒的内衬原纸主要起抗菌作用。
[0003]但是,传统的包装盒内衬原纸大多只能进行外层单面抗菌作用,内层无法进行有效抗菌效果,无法进行内外多层抗菌防护,而且,传统的内衬原纸抗菌层长时间裸露在外使用便会失效,无法进行长时间抗菌防护。现在市场上普通的包装盒内衬原纸已经越来越不能满足市场的发展与产品性能的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专利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抗菌包装盒内衬原纸及其生产方法,通过采用抗菌外层和抗菌外层对原纸进行抗菌防护,再通过覆膜压纹层对原纸主体进行隔离防护,不仅具有内外抗菌防护的效果,而且还具有覆膜隔离防护的特点。
[0005]为实现以上目的,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抗菌包装盒内衬原纸及其生产方法,包括原纸主体,所述原纸主体的内侧设有抗菌内层,所述原纸主体的外侧设有施胶层,所述施胶层的外侧设有抗菌外层,所述抗菌外层的外侧设有压纹层,所述抗菌外层和抗菌内层均由抗菌粘剂制得,所述施胶层由施胶剂制得,所述压纹层由压纹辊挤压制得。
[0006]进一步的,所述原纸主体包括漂白针叶木浆、漂白阔叶木浆和湿部功能性助剂,所述漂白针叶木浆比重30

45%,所述漂白阔叶木浆比重55

70%,所述湿部功能性助剂主要为增湿剂,比重相对绝干浆1%

1.5%。
[0007]进一步的,所述抗菌粘剂涂覆在原纸主体的内层和外层,所述抗菌粘剂主要为香草醛化合物、铜离子、锌离子和硅胶粘剂组成,所述香草醛化合物比重40

50%,铜离子比重20

25%,锌离子比重20

25%,硅胶粘剂比重10

20%。
[0008]进一步的,所述施胶剂为AKD施胶剂。
[0009]一种抗菌包装盒内衬原纸及其生产方法的制备方法,步骤如下,S1.制备原纸主体,将漂白针叶木浆和漂白阔叶木浆先经过打浆、磨浆处理,磨浆叩解度65

75
°
SR,湿重2.2

3.0g,打浆浓度为4.0

6.0%,在上网前添加PAE原液和湿部功能性助剂,再经过抄造、压榨、干燥处理,压力为80

130kg/cm,辊面温度为100

150℃,制得原纸主体;
[0010]S2.制备施胶层,先通过搅拌机对AKD施胶剂、分散剂和乳化剂进行混料搅拌处理,接着将原纸主体进行压光处理,压光时将混料后的AKD施胶剂均匀涂覆在原纸主体的外侧,并通过均匀压光处理,施胶浓度pH值为8.2,压力为100

120kg/cm,压光温度为60

90℃,制
得施胶层;
[0011]S3.制备抗菌层,将铜离子和锌离子通过物理吸附离子交换等方法固定在硅胶粘剂上,并与香草醛化合物混料处理,制得抗菌粘剂,将抗菌粘剂均匀涂覆在施胶层和原纸主体内侧,并通过软辊筒进行软压光处理,辊面温度为60

90℃,制得抗菌内层和抗菌外层;
[0012]S4.制备压纹层,将步骤S3制得的纸张进行压纹处理,压纹的同时,将纳米薄膜附着在抗菌外层的外侧,压力为150

220kg/cm,压光温度为50

70℃,经过压纹处理后,使纳米薄膜贴合在抗菌外层的外侧,得到所述抗菌包装盒内衬原纸。
[0013]优选的,所述AKD施胶剂中固含量为40

60%,粘度控制在500

1000cps,抗菌粘剂固含量为30

50%,粘度控制在300

500cps;总涂覆车速为400

600m/min。
[0014]优选的,所述抗菌包装盒内衬原纸的原纸主体定量为10

15g/m,施胶层定量为5

8g/m,抗菌内层定量为8

10g/m,抗菌外层定量为8

10g/m。
[0015]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抗菌包装盒内衬原纸及其生产方法。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16](1)本专利技术是一种抗菌包装盒内衬原纸及其生产方法,通过设置了抗菌外层和抗菌外层,通过抗菌外层和抗菌外层对原纸进行抗菌防护,具有内外多层抗菌防护的效果。
[0017](2)本专利技术是一种抗菌包装盒内衬原纸及其生产方法,通过设置了压纹层,通过覆膜压纹层对原纸主体进行隔离防护,具有覆膜隔离防护的特点。
附图说明
[0018]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9]图1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一种抗菌包装盒内衬原纸及其生产方法的结构示意图。
[0020]附图标记:
[0021]1、原纸主体;2、施胶层;3、抗菌外层;4、压纹层;5、抗菌内层。
具体实施方式
[0022]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顶部”、“底部”、“一侧”、“另一侧”、“前面”、“后面”、“中间部位”、“内部”、“顶端”、“底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此外,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专利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0023]请参阅图1,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种抗菌包装盒内衬原纸,包括原纸主体1,原纸主体1的内侧设有抗菌内层5,原纸主体1的外侧设有施胶层2,施胶层2的外侧设有抗菌外层3,
抗菌外层3的外侧设有压纹层4,抗菌外层3和抗菌内层5均由抗菌粘剂制得,施胶层2由施胶剂制得,压纹层4由压纹辊挤压制得。
[0024]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上述方案,原纸主体1包括漂白针叶木浆、漂白阔叶木浆和湿部功能性助剂,漂白针叶木浆比重30

45%,漂白阔叶木浆比重55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抗菌包装盒内衬原纸,包括原纸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原纸主体(1)的内侧设有抗菌内层(5),所述原纸主体(1)的外侧设有施胶层(2),所述施胶层(2)的外侧设有抗菌外层(3),所述抗菌外层(3)的外侧设有压纹层(4),所述抗菌外层(3)和抗菌内层(5)均由抗菌粘剂制得,所述施胶层(2)由施胶剂制得,所述压纹层(4)由压纹辊挤压制得。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菌包装盒内衬原纸,其特征在于:所述原纸主体(1)包括漂白针叶木浆、漂白阔叶木浆和湿部功能性助剂,所述漂白针叶木浆比重30

45%,所述漂白阔叶木浆比重55

70%,所述湿部功能性助剂主要为增湿剂,比重相对绝干浆1%

1.5%。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菌包装盒内衬原纸,其特征在于:所述抗菌粘剂涂覆在原纸主体(1)的内层和外层,所述抗菌粘剂主要为香草醛化合物、铜离子、锌离子和硅胶粘剂组成,所述香草醛化合物比重40

50%,铜离子比重20

25%,锌离子比重20

25%,硅胶粘剂比重10

20%。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菌包装盒内衬原纸,其特征在于:所述施胶剂为AKD施胶剂。5.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菌包装盒内衬原纸及其生产方法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如下,S1.制备原纸主体,将漂白针叶木浆和漂白阔叶木浆先经过打浆、磨浆处理,磨浆叩解度65

75
°
SR,湿重2.2

3.0g,打浆浓度为4.0

6.0%,在上网前添加PAE原液和湿部功能性助剂,再经过抄造、压榨、干燥处理,压力为80

130kg/cm,辊面温度为100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单升来张诚程义桃李华柏黄学英吴宪宝刘强利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鹤丰新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