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改进的电机控制器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949347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17 12: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电机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改进的电机控制器结构,包括注塑壳体、铜排、电感、电容、印刷电路板,铜排一的第一端与输入端正极连接,铜排二的第一端与输入端负极连接,铜排二的第三端为输出端负极,铜排三的第二端为输出端正极,输出端负极与输出端正极之间并联有若干个电容二,输入端正极、输入端负极与注塑壳体表面的连接口连接,输出端负极、输出端正极与印刷电路板的输入端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同现有技术相比,将大体积的电子元器件放置到注塑壳体内,并通过铜排连接电子元器件、连接口、印刷电路板,减小了印刷电路板面积,降低了印刷电路板制造难度,缩小了电机控制器直径尺寸,提高了电机在整个转向系统中布置的可扩展性。置的可扩展性。置的可扩展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改进的电机控制器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电机
,具体地说是一种改进的电机控制器结构。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大体积的电子元器件一般布置在印刷电路板上,导致印刷电路板的面积难以减小,从而增大了电机控制器的尺寸。
[0003]因此,需要设计一种改进的电机控制器结构,能够减小印刷电路板的面积,从而缩小电机控制器的尺寸。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改进的电机控制器结构,能够减小印刷电路板的面积,从而缩小电机控制器的尺寸。
[0005]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改进的电机控制器结构,包括注塑壳体、铜排、电感、电容、印刷电路板,铜排一的第一端与输入端正极连接,铜排一的第二端与电容一的一端连接,铜排一的第三端与电感的一端连接,铜排二的第一端与输入端负极连接,铜排二的第二端与电容一的另一端连接,铜排二的第三端为输出端负极,铜排三的第一端与电感的另一端连接,铜排三的第二端为输出端正极,输出端负极与输出端正极之间并联有若干个电容二,注塑壳体的表面设置有腔体和连接口,腔体内放置有电容一、电容二和电感,输入端正极、输入端负极与注塑壳体表面的连接口连接,输出端负极、输出端正极与印刷电路板的输入端连接。
[0006]所述的注塑壳体安装在电机上,印刷电路板位于注塑壳体与电机之间。
[0007]所述的腔体包括大腔体和小腔体,大腔体内放置有电容二和电感,小腔体内放置有电容一。
[0008]所述的铜排一、铜排二、铜排三铆接在注塑壳体内。
[0009]所述的电容一与铜排一、铜排二之间,电容二与铜排二、铜排三之间,电感与铜排一、铜排三之间均采用焊接连接。
[0010]所述的电容二为三个。
[0011]本技术同现有技术相比,将大体积的电子元器件放置到注塑壳体内,并通过铜排连接电子元器件、连接口、印刷电路板,减小了印刷电路板的面积,降低了印刷电路板的制造难度,缩小了电机控制器的直径尺寸,提高了电机在整个转向系统中布置的可扩展性。
附图说明
[0012]图1为本技术的爆炸图。
[0013]图2为本技术注塑壳体的正面示意图。
[0014]图3为本技术注塑壳体的反面示意图。
[0015]图4为本技术电子元器件铜排连接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6]现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描述。
[0017]参见图1、图3、图4,本技术提供一种改进的电机控制器结构,包括注塑壳体、铜排、电感、电容、印刷电路板,铜排一2的第一端与输入端正极5连接,铜排一2的第二端与电容一4的一端连接,铜排一2的第三端与电感3的一端连接,铜排二7的第一端与输入端负极6连接,铜排二7的第二端与电容一4的另一端连接,铜排二7的第三端为输出端负极15,铜排三8的第一端与电感3的另一端连接,铜排三8的第二端为输出端正极16,输出端负极15与输出端正极16之间并联有若干个电容二9,注塑壳体1的表面设置有腔体和连接口,腔体内放置有电容一4、电容二9和电感3,输入端正极5、输入端负极6与注塑壳体1表面的连接口连接,输出端负极15、输出端正极16与印刷电路板11的输入端连接。
[0018]本技术中,注塑壳体1安装在电机10上,印刷电路板11位于注塑壳体1与电机10之间。
[0019]参见图2,为了便于对电容一4、电容二9、电感3进行定位,腔体包括大腔体13和小腔体14,大腔体13内放置有电容二9和电感3,小腔体14内放置有电容一4。
[0020]为了便于铜排的固定,铜排一2、铜排二7、铜排三8铆接在注塑壳体1内。
[0021]为了便于电子元器件与铜排的导通,电容一4与铜排一2、铜排二7之间,电容二9与铜排二7、铜排三8之间,电感3与铜排一2、铜排三8之间均采用焊接连接,构建电磁干扰滤波电路和三相桥滤波电路。
[0022]本例中,电容二9为三个,也可根据实际需求进行更换。
[0023]本技术将大体积的电子元器件放置到注塑壳体内,并通过铜排连接电子元器件、连接口、印刷电路板,减小了印刷电路板的面积,降低了印刷电路板的制造难度,缩小了电机控制器的直径尺寸,提高了电机在整个转向系统中布置的可扩展性。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改进的电机控制器结构,包括注塑壳体、铜排、电感、电容、印刷电路板,其特征在于:铜排一(2)的第一端与输入端正极(5)连接,铜排一(2)的第二端与电容一(4)的一端连接,铜排一(2)的第三端与电感(3)的一端连接,铜排二(7)的第一端与输入端负极(6)连接,铜排二(7)的第二端与电容一(4)的另一端连接,铜排二(7)的第三端为输出端负极(15),铜排三(8)的第一端与电感(3)的另一端连接,铜排三(8)的第二端为输出端正极(16),输出端负极(15)与输出端正极(16)之间并联有若干个电容二(9),注塑壳体(1)的表面设置有腔体和连接口,腔体内放置有电容一(4)、电容二(9)和电感(3),输入端正极(5)、输入端负极(6)与注塑壳体(1)表面的连接口连接,输出端负极(15)、输出端正极(16)与印刷电路板(11)的输入端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杰周佳为张包盛
申请(专利权)人:博世华域转向系统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