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红泥鳅养殖可自清洗的饵料抛洒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948695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17 12:2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饵料抛洒装置,尤其涉及一种红泥鳅养殖可自清洗的饵料抛洒装置。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能够实现自动间歇式的下料,抛料效率高的红泥鳅养殖可自清洗的饵料抛洒装置。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红泥鳅养殖可自清洗的饵料抛洒装置,包括有底座、外壳、出料管、盖子、第一转轴等,底座顶部通过螺栓连接有外壳,外壳上部焊接有三个出料管,外壳后上部螺纹式连接有盖子,外壳内左壁下部焊接有第一固定块,第一固定块右侧转动式连接有第一转轴。本发明专利技术在电机的作用下,能够使得第一转轴带动抛投器进行向前摆动,能够自动将饵料向前抛出,这样可以实现自动抛出饵料的效果。这样可以实现自动抛出饵料的效果。这样可以实现自动抛出饵料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红泥鳅养殖可自清洗的饵料抛洒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饵料抛洒装置,尤其涉及一种红泥鳅养殖可自清洗的饵料抛洒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在养殖红泥鳅的过程中,需要将饵料喂食给红泥鳅,现在一般采用喂食工具将饵料抛洒到池塘上,从而实现喂食的效果。
[0003]专利公开号为CN204762842U水产养殖用饵料抛洒装置,包括安装台、承重浮体、进料管、轴承、投料弯管、保护罩,所述安装台设置在承重浮体上且套设在进料管外,所述轴承包括内圈、外圈,所述安装台上设有与所述内圈匹配的凸台,所述内圈安装在凸台上且套设在进料管外,所述进料管伸入投料弯管内,所述投料弯管固定在外圈上,所述保护罩套设在投料弯管外且与所述安装台形成用于保护所述轴承的保护腔。
[0004]现有的水产养殖用饵料抛洒装置通过空气流混合饵料从进料管被吹入投料弯管后,利用气流喷洒出去的反作用力,带动投料弯管做360
°
转动,最终实现将饵料均匀洒向池塘的效果,但是无法实现自动间歇式的挤料,从而无法实现自动下料的效果,现在研发一种能够实现自动间歇式,抛料效率高的下料的红泥鳅养殖可自清洗的饵料抛洒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克服现有水产养殖用饵料抛洒装置无法实现自动下料的效果的缺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能够实现自动间歇式的下料,抛料效率高的红泥鳅养殖可自清洗的饵料抛洒装置。
[0006]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红泥鳅养殖可自清洗的饵料抛洒装置,包括有底座、外壳、出料管、盖子、第一转轴、第一固定块、抛投器、驱动机构和下压机构,底座顶部通过螺栓连接有外壳,外壳上部焊接有三个出料管,外壳后上部螺纹式连接有盖子,外壳内左壁下部焊接有第一固定块,第一固定块右侧转动式连接有第一转轴,第一转轴上均匀连接有三个抛投器,分别位于出料管正下方,外壳内设有驱动机构,外壳和驱动机构之间设有下压机构。
[0007]更为优选的是,驱动机构包括有第一固定圈和电机,外壳内右侧下部通过螺栓连接有第一固定圈,第一固定圈内设有电机,电机输出轴和第一转轴连接。
[0008]更为优选的是,下压机构包括有第一全锥齿轮、第二转轴、第一固定杆、第二固定块、第三固定块、第三转轴、除尘盖、链轮、链条、第一双螺旋杆、第一导向杆、压板和缺口锥形齿轮,外壳内右上侧焊接有第三固定块,外壳内右上侧焊接有第二固定块,第二固定块位于第三固定块下方,外壳内右壁通过螺栓连接有第一固定杆,第一固定杆和外壳内右上侧之间转动式连接有第二转轴,第二转轴分别穿过第二固定块和第三固定块,第二转轴顶部连接有第三转轴,第二转轴底部连接有第一全锥齿轮,第一转轴右侧连接有缺口锥形齿轮,缺口锥形齿轮和第一全锥齿轮相互啮合,外壳上部中间转动式连接有第一双螺旋杆,第一
双螺旋杆上部和第三转轴上部均键连接有链轮,链轮之间绕有链条,外壳内上部的后侧焊接有两个第一导向杆,第一导向杆之间滑动式连接有压板,第一导向杆对压板进行导向,压板和外壳滑动式连接,压板和第一双螺旋杆螺纹式连接,外壳顶部右侧焊接有除尘盖。
[0009]更为优选的是,还包括有清洗机构,清洗机构包括有缺齿轮、齿条、活塞杆、装料桶、第二固定圈、第一导管、喷水器、第三固定圈、滑块、第一弹簧、第一滑轨、第二导管和单向阀,第一转轴左侧键连接有缺齿轮,外壳内左后壁的下部通过螺栓连接有第二固定圈,第二固定圈上部连接有装料桶,装料桶内滑动式连接有活塞杆,活塞杆前侧设有齿条,齿条和缺齿轮啮合,外壳内左壁的下部焊接有第一滑轨,第一滑轨内滑动式连接有滑块,滑块右侧和齿条连接,滑块后侧和第一滑轨内后壁之间连接有第一弹簧,外壳内后壁下部的左右两侧均焊接有第三固定圈,第三固定圈之间连接有喷水器,喷水器和装料桶后部右侧之间连接有第一导管,外壳左下侧连接有第二导管,第二导管右侧和装料桶连接并连通,第二导管左侧设有单向阀。
[0010]更为优选的是,还包括有切割机构,切割机构包括有绕线轮、拉绳、导向轮、第二滑轨、第二弹簧、滑动架和切片,第二转轴上部连接有绕线轮,绕线轮上绕有拉绳,外壳上部中间焊接有第二滑轨,第二滑轨内滑动式连接有滑动架,拉绳左侧穿进第二滑轨,拉绳左侧和滑动架右侧连接,滑动架右侧和第二滑轨内右侧之前连接有第二弹簧,滑动架底部均匀焊接有三个切片,外壳内右上侧转动式连接有导向轮,拉绳绕过导向轮。
[0011]更为优选的是,还包括有挂料机构,挂料机构包括有第二全锥齿轮、第四转轴、第二固定杆、第三全锥形齿轮、第二双螺旋杆、刮板和第二导向杆,外壳内下部右侧通过螺栓连接有第二固定杆,第二固定杆位于第一转轴下方,第二固定杆左侧转动式连接有第四转轴,第四转轴上部和第一转轴右侧上均连接有第二全锥齿轮,两个第二全锥齿轮相互啮合,外壳内后壁左下侧焊接有第二导向杆,第二导向杆上滑动式连接有刮板,外壳内后壁右下侧转动式连接有第二双螺旋杆,第二双螺旋杆和刮板螺纹式连接,第二双螺旋杆前侧和第四转轴下部上均连接有第三全锥形齿轮,两个第三全锥形齿轮啮合。
[0012]更为优选的是,还包括有刷料机构,刷料机构包括有第三固定杆、第四固定杆和毛刷,外壳左前部的下侧焊接有第四固定杆,外壳右前部的下侧焊接有第三固定杆,第三固定杆和第四固定杆顶部之间设有毛刷。
[0013]更为优选的是,喷水器为雾化喷雾器。
[0014]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专利技术在电机的作用下,能够使得第一转轴带动抛投器进行向前摆动,能够自动将饵料向前抛出,这样可以实现自动抛出饵料的效果,方便人们喂食红泥鳅。
[0015]2、本专利技术在缺口锥形齿轮转动和第一全锥齿轮啮合时,会经过一系列的传动关系,从而使得压板间歇式向下移动,能够间歇式对饵料施加压力,从而使得饵料向下掉落实现下料的效果。
[0016]3、本专利技术在第一转轴转动时会通过缺齿轮带动齿条间歇式向后移动,从而使得活塞杆间歇式向后移动,这样能够使得水通过喷水器间歇式喷出,从而实现对抛投器进行清洗。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一视角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一种部分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9]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二视角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0]图4为本专利技术防的第二种部分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1]图5为本专利技术驱动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2]图6为本专利技术下压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3]图7为本专利技术下压机构的剖视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4]图8为本专利技术下压机构的部分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5]图9为本专利技术清洗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6]图10为本专利技术清洗机构的第一种部分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7]图11为本专利技术清洗机构的第二种部分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8]图12为本专利技术清洗机构的部分剖视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9]图13为本专利技术切割机构的第一种立体结构示意图。
[0030]图14为本专利技术切割机构的第二种立体结构示意图。
[0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红泥鳅养殖可自清洗的饵料抛洒装置,包括有底座(1)、外壳(2)、出料管(3)、盖子(4)、第一转轴(53)、第一固定块(55)和抛投器(54),底座(1)顶部通过螺栓连接有外壳(2),外壳(2)上部焊接有三个出料管(3),外壳(2)后上部螺纹式连接有盖子(4),外壳(2)内左壁下部焊接有第一固定块(55),第一固定块(55)右侧转动式连接有第一转轴(53),第一转轴(53)上均匀连接有三个抛投器(54),分别位于出料管(3)正下方,其特征是:还包括有驱动机构(5)和下压机构(6),外壳(2)内设有驱动机构(5),外壳(2)和驱动机构(5)之间设有下压机构(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红泥鳅养殖可自清洗的饵料抛洒装置,其特征是:驱动机构(5)包括有第一固定圈(51)和电机(52),外壳(2)内右侧下部通过螺栓连接有第一固定圈(51),第一固定圈(51)内设有电机(52),电机(52)输出轴和第一转轴(53)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红泥鳅养殖可自清洗的饵料抛洒装置,其特征是:下压机构(6)包括有第一全锥齿轮(61)、第二转轴(62)、第一固定杆(63)、第二固定块(64)、第三固定块(65)、第三转轴(66)、除尘盖(661)、链轮(67)、链条(671)、第一双螺旋杆(68)、第一导向杆(69)、压板(610)和缺口锥形齿轮(611),外壳(2)内右上侧焊接有第三固定块(65),外壳(2)内右上侧焊接有第二固定块(64),第二固定块(64)位于第三固定块(65)下方,外壳(2)内右壁通过螺栓连接有第一固定杆(63),第一固定杆(63)和外壳(2)内右上侧之间转动式连接有第二转轴(62),第二转轴(62)分别穿过第二固定块(64)和第三固定块(65),第二转轴(62)顶部连接有第三转轴(66),第二转轴(62)底部连接有第一全锥齿轮(61),第一转轴(53)右侧连接有缺口锥形齿轮(611),缺口锥形齿轮(611)和第一全锥齿轮(61)相互啮合,外壳(2)上部中间转动式连接有第一双螺旋杆(68),第一双螺旋杆(68)上部和第三转轴(66)上部均键连接有链轮(67),链轮(67)之间绕有链条(671),外壳(2)内上部的后侧焊接有两个第一导向杆(69),第一导向杆(69)之间滑动式连接有压板(610),第一导向杆(69)对压板(610)进行导向,压板(610)和外壳(2)滑动式连接,压板(610)和第一双螺旋杆(68)螺纹式连接,外壳(2)顶部右侧焊接有除尘盖(661)。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红泥鳅养殖可自清洗的饵料抛洒装置,其特征是:还包括有清洗机构(7),清洗机构(7)包括有缺齿轮(71)、齿条(72)、活塞杆(73)、装料桶(74)、第二固定圈(75)、第一导管(76)、喷水器(77)、第三固定圈(78)、滑块(79)、第一弹簧(791)、第一滑轨(792)、第二导管(710)和单向阀(711),第一转轴(53)左侧键连接有缺齿轮(71),外壳(2)内左后壁的下部通过螺栓连接有第二固定圈(75),第二固定圈(75)上部连接有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伟明马本贺陈翠云蒋志忠
申请(专利权)人:余江县宏鑫特种水产养殖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