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山东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Fe-N-C纳米酶原位修饰的碳纤维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4948638 阅读:6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17 12:2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F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Fe

N

C纳米酶原位修饰的碳纤维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纳米材料合成
,具体涉及一种Fe

N

C纳米酶原位修饰的碳纤维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公开该
技术介绍
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增加对本专利技术的总体背景的理解,而不必然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经成为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0003]目前,很多纳米酶都是由金属和金属氧化物组成,因为金属活性中心可以简单地模拟天然酶的催化电子氧化还原过程。研究表明,利用Fe基纳米酶优异的催化活性和选择性,可大幅度降低目标物电极反应的过电位,有效排除体内其它物质的干扰,展示了纳米酶在活体检测中的巨大潜力。
[0004]利用植入式电化学生物传感器对脑神经化学物质进行体内分析,是研究脑功能和脑活动映射的重要途径。而碳纤维是用于活体的原位电化学分析的微电极系统中理想的电极材料。通常在碳纤维微电极中,浸(滴)涂是修饰电极传统采用的方法,因此难以实现精确的空间控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Fe

N

C纳米酶原位修饰的碳纤维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将对氨基苯磺酸在超纯水进行溶解,在冰水浴中,缓慢依次滴加预先冷却好的NaOH溶液、HCl溶液以及NaNO2溶液,并将预处理过的碳纤维分散到溶液中,维持低温进行反应,反应后,将还原性Fe粉加入上述溶液中,搅拌,得到接枝的碳纤维;(2)将间苯二胺溶于超纯水中,加入浓盐酸,随后将接枝的碳纤维加入上述溶液中;依次缓慢滴加预冷的过硫酸铵和FeCl3溶液;在低温下控温一段时间,再升温反应;取出后旋蒸再常温干燥;补入FeCl3溶液,旋蒸,干燥;(3)将步骤(2)得到的产物置于管式炉,氩气气氛下,进行第一次高温热解,随后酸洗、过滤、洗涤、干燥,干燥后进行第二次高温热解,得到所述Fe

N

C纳米酶原位修饰的碳纤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碳纤维的预处理过程为:对碳纤维进行去浆,将碳纤维在丙酮溶液中浸泡24h,随后在超纯水中超声、清洗碳纤维,洗涤三次,在真空干燥箱中干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对氨基苯磺酸用量为0.5~1mmol;NaOH溶液浓度为1M,体积为0.5~1mL;HCl溶液浓度为1M,体积为3~5mL;NaNO2溶液浓度为1M,体积为0.5~1mL;预处理过的碳纤维的用量为0.02~0.2g。4.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烨宁芸芸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