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压引水隧洞立模喷砼内衬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941653 阅读:5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17 12: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无压引水隧洞立模喷砼内衬,包括底板衬砌、边墙内衬、顶拱内衬、植筋,所述底板衬砌浇注在隧洞的底部,边墙内衬和顶拱内衬分别设置在隧洞的两侧和顶部,且边墙内衬和顶拱内衬相互连接,所述植筋一端插入到隧洞侧壁内,植筋另一端从隧洞侧壁上伸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加快施工进度,与传统二衬混凝土施工相比,立模喷砼施工每仓边顶拱施工时间减少约10h,缩短近一半的时间,显著地提高施工效率了,通过工法的应用,可加快完成工程建设,减少工程项目投资,且此工法操作技术简便,易于作业人员掌握,施工设备较少,占用空间小,易于维护,更机动灵活,能适应各类围岩基础,施工组织与调度相对简单,作业班组乐于接受。作业班组乐于接受。作业班组乐于接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无压引水隧洞立模喷砼内衬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水利工程施工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无压引水隧洞立模喷砼内衬。

技术介绍

[0002]在一些河水引流工程中,会使用人工开凿隧道进行引流,对于一些需要快速施工的项目,由于这类隧道的断面小,无法通过增加设备、人员等措施进行快速施工,为此人们在这样测施工场景下,多使用喷砼施工来替代衬砌施工,立模喷砼施工方法能够在保证衬砌结构强度、设计过水流量的基础上加快本工程施工进度并节约工程投资。立模喷砼施工原理是将立模衬砌施工与喷砼支护施工结合,采用立模喷砼施工工法在保证衬砌面表观质量、过水能力的同时突显出喷砼施工投入设备少,技术工艺简单、初凝拆模时间短、拱顶无空腔无需回填灌浆等特点。但是传统的喷砼施工容易有开裂、抗冲击和弯曲疲劳性能差的问题,因此需要一种无压引水隧洞立模喷砼内衬,以保证在无压引水隧洞立模喷砼施工时,保证安全、高效、高质量的完成施工。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无压引水隧洞立模喷砼内衬,可以解决现有技术容易有开裂、抗冲击和弯曲疲劳性能差的问题的问题。
[0004]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
[0005]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无压引水隧洞立模喷砼内衬,包括底板衬砌、边墙内衬、顶拱内衬、植筋,所述底板衬砌浇注在隧洞的底部,边墙内衬和顶拱内衬分别设置在隧洞的两侧和顶部,且边墙内衬和顶拱内衬相互连接,所述植筋一端插入到隧洞侧壁内,植筋另一端从隧洞侧壁上伸出,插入到边墙内衬和顶拱内衬中,所述植筋有多根,植筋端部设有弯角,且多根植筋之间通过钢筋网相互连接。
[0006]所述植筋插入隧洞侧壁0.3m至1m,植筋从隧洞侧壁上伸出10cm 至20cm,所述弯角设在距离植筋端部6cm至10cm的位置,弯角为90
°

[0007]所述钢筋网的钢筋直径为8mm至10mm,钢筋网的单格尺寸为12 cm
×
12cm至15cm
×
15cm。
[0008]所述顶拱内衬上设有多根锚杆,锚杆直径为25mm至30mm,锚杆长度为2m至2.5m,顶拱内衬通过锚杆与隧洞顶部连接。
[0009]所述边墙内衬、顶拱内衬的厚度为150mm至160mm,且边墙内衬、顶拱内衬中加有长度为8mm至10mm的聚丙烯纤维。
[0010]所述底板衬砌,边墙内衬、顶拱内衬每10m至12m为一段,每段之间设有伸缩缝,伸缩缝的宽度为15mm至20mm,伸缩缝内设有聚乙烯闭孔泡沫板填充,且伸缩缝的口部通过沥青砂浆层封堵。
[0011]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加快施工进度,与传统二衬混凝土施工相比,立模喷砼施工每仓边顶拱施工时间减少约10h,缩短近一半的时间,显著地提高施工效率了,通过
工法的应用,可加快完成工程建设,减少工程项目投资,且此工法操作技术简便,易于作业人员掌握,施工设备较少,占用空间小,易于维护,更机动灵活,能适应各类围岩基础,施工组织与调度相对简单,作业班组乐于接受。
附图说明
[0012]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3]图2是伸缩缝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中:1

底板衬砌,2

边墙内衬,3

顶拱内衬,4

初期结构,5
‑ꢀ
喷砼层,6

植筋,7

钢筋网,8

锚杆,9

伸缩缝,10

聚乙烯闭孔泡沫板,11

沥青砂浆层。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下面进一步描述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但要求保护的范围并不局限于所述。
[0016]如图1所示,一种无压引水隧洞立模喷砼内衬,包括底板衬砌1、边墙内衬2、顶拱内衬3、植筋6,所述底板衬砌1浇注在隧洞的底部,边墙内衬2和顶拱内衬3分别设置在隧洞的两侧和顶部,且边墙内衬2 和顶拱内衬3相互连接,所述植筋6一端插入到隧洞侧壁内,植筋6另一端从隧洞侧壁上伸出,插入到边墙内衬2和顶拱内衬3中,所述植筋 6有多根,植筋6端部设有弯角,且多根植筋6之间通过钢筋网7相互连接。
[0017]相较与传统的二衬混凝土施工相比,本结构的内衬采用立模喷砼的工法来进行施工,并针对喷砼使用的特点来进行优化,通过植筋6 可以增加边墙内衬2和顶拱内衬3与隧洞内壁的连接强度,且植筋6之间通过钢筋网7连接,在喷砼施工时,植筋6和钢筋网7起到骨架结构,混凝土喷射时可以通过钢筋网7减少其流动的情况,使得混凝土尽快定型,在凝固后可避免出现脱落的情况。
[0018]所述植筋6插入隧洞侧壁0.3m至1m,植筋6从隧洞侧壁上伸出 10cm至20cm,所述弯角设在距离植筋6端部6cm至10cm的位置,弯角为90
°
,植筋6插入到隧洞侧壁后,可以增加边墙内衬2、顶拱内衬3 与隧洞内壁的连接强度。
[0019]所述钢筋网7的钢筋直径为8mm至10mm,钢筋网7的单格尺寸为 12cm
×
12cm至15cm
×
15cm,针对喷砼施工的特点,在施工时通过钢筋网7减少混凝土的流动,使得混凝土尽快定型,在凝固后可避免出现脱落的情况。
[0020]所述顶拱内衬3上设有多根锚杆8,锚杆8直径为25mm至30mm,锚杆8长度为2m至2.5m,顶拱内衬3通过锚杆8与隧洞顶部连接,由于顶拱内衬3所需要的连接强度比边墙内衬2要高,锚杆8可以打入到更深的位置,增加锚杆8的拉力,以提高顶拱内衬3与隧洞内壁的连接强度。
[0021]所述边墙内衬2、顶拱内衬3的厚度为150mm至160mm,且边墙内衬2、顶拱内衬3中加有长度为8mm至10mm的聚丙烯纤维。加入聚丙烯纤维,可以提高边墙内衬2、顶拱内衬3的力学性能,便于提高使用寿命。
[0022]所述底板衬砌1,边墙内衬2、顶拱内衬3每10m至12m为一段,每段之间设有伸缩缝9,伸缩缝的宽度为15mm至20mm,伸缩缝内设有聚乙烯闭孔泡沫板10填充,且伸缩缝的口部通过沥青砂浆层11封堵,使得每段内衬之间可以将伸缩,避免热胀冷缩产生内应力而导致内衬开裂。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压引水隧洞立模喷砼内衬,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衬砌(1)、边墙内衬(2)、顶拱内衬(3)、植筋(6),所述底板衬砌(1)浇注在隧洞的底部,边墙内衬(2)和顶拱内衬(3)分别设置在隧洞的两侧和顶部,且边墙内衬(2)和顶拱内衬(3)相互连接;所述植筋(6)一端插入到隧洞侧壁内,植筋(6)另一端从隧洞侧壁上伸出,插入到边墙内衬(2)和顶拱内衬(3)中;所述植筋(6)有多根,植筋(6)端部设有弯角,且多根植筋(6)之间通过钢筋网(7)相互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压引水隧洞立模喷砼内衬,其特征在于:所述植筋(6)插入隧洞侧壁0.3m至1m,植筋(6)从隧洞侧壁上伸出10cm至20cm,所述弯角设在距离植筋(6)端部6cm至10cm的位置,弯角为90
°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压引水隧洞立模喷砼内衬,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筋网(7)的钢筋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程鹤陈遥徐静李晓佳张君雨赵东升加志雄张跃龙陈小龙张进山赵伟伟易育智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水利水电第九工程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