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惠卿专利>正文

一种线绳调节器以及穿戴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939904 阅读:6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15 07: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线绳松紧调节技术领域,提供一种线绳调节器以及穿戴物,其中,线绳调节器包括:底座;收线盘,收线盘上设有第一联动部;止转盘,止转盘设于底座上方并与底座连接,且收线盘设于止转盘内,止转盘远离底座的一侧设有第一止转部;旋动盖,旋动盖设于止转盘的上方并与止转盘转动连接,且旋动盖与收线盘拔插连接,旋动盖朝向止转盘的一侧设有第二联动部和第二止转部,第一联动部和第二联动部配合,第一止转部和第二止转部配合。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需要组装的部件非常少,组装过程非常简单,且组装部件是从上往下扣,降低了生产和使用过程中的出错概率,由于需要组装的部件非常少,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降低了生产成本。降低了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线绳调节器以及穿戴物


[0001]本技术涉及线绳松紧调节
,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线绳调节器以及穿戴物。

技术介绍

[0002]在日常生活中,存在一些系有线绳的物品,如鞋子、腰带、小包等,在使用时,通过对线绳进行调节,以达到调紧或调松线绳的目的,为了方便对线绳进行轻松快速的调节,线绳调节器应运而生,但是现有技术中的线绳调节器需要组装的部件较多,导致组装过程复杂,且组装完成后,在使用过程中容易发生误操作。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线绳调节器以及穿戴物,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线绳调节器需要组装的部件较多,导致组装过程复杂,且组装完成后,在使用过程中容易发生误操作的技术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5]一方面,本技术提供一种线绳调节器,包括:
[0006]底座;
[0007]收线盘,所述收线盘上设有第一联动部;
[0008]止转盘,所述止转盘设于所述底座上方并与所述底座连接,且所述收线盘设于所述止转盘内,所述止转盘远离所述底座的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线绳调节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收线盘,所述收线盘上设有第一联动部;止转盘,所述止转盘设于所述底座上方并与所述底座连接,且所述收线盘设于所述止转盘内,所述止转盘远离所述底座的一侧设有第一止转部;旋动盖,所述旋动盖设于所述止转盘的上方并与所述止转盘转动连接,且所述旋动盖与所述收线盘拔插连接,所述旋动盖朝向所述止转盘的一侧设有第二联动部和第二止转部,所述第一联动部和所述第二联动部配合,所述第一止转部和所述第二止转部配合。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绳调节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联动部包括多个第一联动齿,且多个所述第一联动齿间隔设置并围成圆形;所述第二联动部包括多个第二联动齿,且多个所述第二联动齿间隔设置并围成圆形;多个所述第一联动齿与所述多个第二联动齿相间配合。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绳调节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止转部包括至少一个止转臂,所述止转臂的一端与所述止转盘连接,所述止转臂的另一端为自由端,且所述止转臂上设有至少一个第一止转齿;所述第二止转部包括多个第二止转齿,且多个所述第二止转齿间隔设置并围成圆形,所述第一止转齿与所述第二止转齿相间配合。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绳调节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止转盘上设有通腔,所述收线盘设于所述通腔内并通过所述通腔进行限位,所述收线盘上设有拔插连接孔,所述旋动盖朝向所述止转盘的一侧设有拔插连接柱,且所述拔插连接柱与所述旋动盖固定连接,所述拔插连接柱通过所述通腔与所述拔插连接孔拔插连接。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线绳调节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拔插连接柱包括:第一连接柱,所述第一连接柱远离所述旋动盖的自由端设有呈外凸的第一限位凸部;第二连接柱,所述第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惠卿
申请(专利权)人:李惠卿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