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复合生物酶的制备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939749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15 07: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复合生物酶的制备装置,包括反应釜,反应釜包括釜体,釜体上设置有搅拌装置,釜体上端设置有第一支架,第一支架上通过第一称重传感器设置有用于装载生物酶的酶罐,釜体上端设置有与釜体内腔相通的生物酶进料管,酶罐下端设置有与生物酶进料管相连的生物酶出料管,生物酶出料管上串有第一电磁阀和第一波纹管段。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酶用量可以调节的复合生物酶的制备装置。量可以调节的复合生物酶的制备装置。量可以调节的复合生物酶的制备装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复合生物酶的制备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生物酶制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复合生物酶的制备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生物酶是由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大部分为蛋白质,也有极少部分的RNA,其制造和应用领域逐渐扩大,在纺织等各种行业中的应用也日臻成熟。
[0003]复合生物酶的制备方式多种多样,其中生物酶法是制备微晶纤维素即一种复合生物酶的一种新型方法,制备时需要在反应釜内完成,使用的生物酶主要是纤维素酶,其原理为纤维素酶中的内切酶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使纤维素分子中无定型区内的分子链发生断裂,形成主要由结晶区构成的纤维素分子,进而得到微晶纤维素。与酸水解法相比,生物酶法制备微晶纤维素具有化学药品用量少、制备过程绿色环保等优势,但由于纤维素酶的特殊性,存在制备成本较高、效率低和制备过程中工艺条件要求苛刻等缺陷。
[0004]生物酶法制备微晶纤维素的过程中,主要影响因素为:酶用量、酶解温度、酶解时间和酶解时的pH值。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酶用量可以调节的复合生物酶的制备装置。
[000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中一种复合生物酶的制备装置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7]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一种复合生物酶的制备装置,包括反应釜,反应釜包括釜体,釜体上设置有搅拌装置,釜体上端设置有第一支架,第一支架上通过第一称重传感器设置有用于装载生物酶的酶罐,釜体上端设置有与釜体内腔相通的生物酶进料管,酶罐下端设置有与生物酶进料管相连的生物酶出料管,生物酶出料管上串有第一电磁阀和第一波纹管段
[0008]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技术中,第一电磁阀控制生物酶出料管的通断,使用时,根据需要向反应釜的釜体内注入生物酶,第一称重传感器的读数差即为向反应釜内注入生物酶的重量,根据需要可以调整生物酶的添加量。酶罐安装于第一支架上,利用第一波纹管段能够伸缩的特性,降低生物酶出料管与生物酶进料管之间的连接难度。
[0009]进一步的,生物酶出料管与生物酶进料管通过第一法兰连接。
[0010]进一步的,釜体上端设置有第二支架,第一支架、第二支架左右布置,第二支架上通过第二称重传感器设置有储水罐,釜体上端设置有与釜体内腔相通的水进料管,储水罐下端设置有与水进料管相连的水出料管,水出料管上串设有第二电磁阀和第二波纹管段。
[0011]进一步的,水出料管与水进料管通过第二法兰连接。
[0012]进一步的,搅拌装置包括位于罐体上侧的减速电机,减速电机的电机轴上连接有下端伸入到釜体内部的搅拌轴,搅拌轴上固定有位于釜体内腔中的搅拌叶片,酶罐和储水罐对称布置于减速电机的左右两侧。
[0013]进一步的,釜体底部设置有通过轴承与搅拌轴下端转动配合的轴承座。
[0014]进一步的,搅拌叶片包括固定于搅拌轴中部的中部搅拌叶片和固定于搅拌轴底部的底部搅拌叶片,底部搅拌叶片包括由柔性材料制成的柔性底部刮板,柔性底部刮板通过刮板支架与搅拌轴相连。
[0015]进一步的,釜体的底部为球形罐底,柔性底部刮板为与球形罐底弧度适配的弧形结构。
[0016]进一步的,中部搅拌叶片包括一端与搅拌轴相连的上侧横臂和下侧横臂,上侧横臂、下侧横臂的长度沿搅拌轴的径向延伸设置,中部搅拌叶片还包括连接于上侧横臂、下侧横臂另外一端的搅拌竖臂。
[0017]进一步的,釜体的外围设置有加热盘管。
附图说明
[0018]通过参考附图阅读下文的详细描述,本公开示例性实施方式的上述以及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将变得易于理解。在附图中,以示例性而非限制性的方式示出了本公开的若干实施方式,并且相同或对应地标号表示相同或对应地部分,其中:
[0019]图1是本技术中一种复合生物酶的制备装置的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2是图1中酶罐与生物酶进料管的配合示意图;
[0021]图3是图1中的A处放大图;
[0022]图4是图1中搅拌轴与中部搅拌叶片的配合示意图;
[0023]附图标记说明:1、酶罐;2、第一支架;3、生物酶进料管;4、减速电机;5、搅拌轴;6、水进料管;7、储水罐;8、第二支架;9、中部搅拌叶片;10、底部搅拌叶片;11、刮板支架;12、进水端;13、隔热套;14、加热盘管;15、釜体;16、釜体支腿;17、出水端;18、第一称重传感器;19、第一波纹管;20、生物酶出料口;21、第一电磁阀;22、第一法兰;23、球形罐底;24、上侧横臂;25、下侧横臂;26、搅拌竖臂;27、轴承座。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为了便于理解本技术,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更详细的说明。附图中给出了本技术的较佳的实施例。但是,本技术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说明书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技术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
[0025]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定义,本说明书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在本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用于限制本技术。
[0026]本技术中一种复合生物酶的制备装置的实施例如图1~4所示:包括反应釜,反应釜包括釜体15,釜体包括中间釜体和分别设置于中间釜体上下两端的釜顶和釜底,本实施例中,釜顶和釜底均为球形结构,也就是说釜底为球形罐底23,釜顶为球形罐顶。
[0027]釜体的底部固定有釜体支腿16,釜体的顶部固定有第一支架2和第二支架8,其中第一支架上通过第一称重传感器18设置有用于装载生物酶的酶罐1,第一支架与酶罐之间设置有竖向布置的第一连接螺栓,釜顶上固定设置有与釜体内腔相通的生物酶进料管3,酶
罐下端设置有与生物酶进料管相连的生物酶出料管20,生物酶出料管20上串有第一电磁阀21和第一波纹管段19。生物酶出料罐20与生物酶进料管3通过第一法兰22和对应螺栓连接。
[0028]第二支架8上通过第二称重传感器设置有储水罐7,釜顶上固定设置有与釜体内腔相通的水进料管,储水罐下端设置有与水进料管相连的水出料管,水出料管上串设有第二电磁阀和第二波纹管段。水出料管与水进料管通过第二法兰和对应的螺栓相连。储水罐与第二支架之间设置有竖向布置的第二连接螺栓。
[0029]制备装置还包括搅拌装置,搅拌装置包括位于罐体上侧的减速电机4,减速电机的电机轴上连接有下端伸入到釜体内部的搅拌轴5,搅拌轴5上固定有位于釜体内腔中的搅拌叶片,酶罐和储水罐对称布置于减速电机的左右两侧。
[0030]釜底的上侧固定有轴承座27,搅拌轴5的下端通过轴承与轴承座转动配合。
[0031]搅拌叶片包括固定于搅拌轴中部的中部搅拌叶片9和固定于搅拌轴底部的底部搅拌叶片,中部搅拌叶片和底部搅拌叶片均有三个,各中部搅拌叶片沿搅拌轴周向顺序布置,各底部搅拌叶片沿搅拌轴周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复合生物酶的制备装置,包括反应釜,反应釜包括釜体,釜体上设置有搅拌装置,其特征在于:釜体上端设置有第一支架,第一支架上通过第一称重传感器设置有用于装载生物酶的酶罐,釜体上端设置有与釜体内腔相通的生物酶进料管,酶罐下端设置有与生物酶进料管相连的生物酶出料管,生物酶出料管上串有第一电磁阀和第一波纹管段。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生物酶出料管与生物酶进料管通过第一法兰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釜体上端设置有第二支架,第一支架、第二支架左右布置,第二支架上通过第二称重传感器设置有储水罐,釜体上端设置有与釜体内腔相通的水进料管,储水罐下端设置有与水进料管相连的水出料管,水出料管上串设有第二电磁阀和第二波纹管段。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水出料管与水进料管通过第二法兰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搅拌装置包括位于罐体上侧的减速电机,减速电机的电机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孟红有孟亚彬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省德农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