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枕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938352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15 07: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头枕,该头枕安装在车辆用座椅的座椅靠背上,用于支撑坐在车辆用座椅上的驾乘者的头部,该头枕具备中间部分、及在车宽方向上夹住该中间部分的左侧部分和右侧部分,左侧部分和右侧部分分别通过头枕支杆被固定在座椅靠背的上端部;中间部分被安装为,相对左侧部分和右侧部分可被前后移动及/或前后转动,并能通过与左侧部分和右侧部分之间的摩擦阻力而保持在被移动后的位置或被转动后的角度。具有上述结构的头枕能够不妨碍驾乘者扎在头后部的发束地发挥支撑驾乘者头部的功能。的功能。的功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头枕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车辆用座椅上的头枕。

技术介绍

[0002]现有技术中,通过头枕支杆安装在驾驶座椅、副驾驶座椅等车辆用座椅的座椅靠背上端部的头枕已被广泛采用。
[0003]头枕用于支撑坐在车辆用座椅上的驾乘者的头部。如果驾乘者以正确的姿势坐在车辆用座椅上的话,这种头枕能够与驾乘者的头后部的较大范围相接触,从而支撑驾乘者的头部、减轻头部重量对颈部造成的负担。因而,头枕能够发挥提高驾乘者乘车的舒适感的作用。
[0004]然而,坐在车辆用座椅上的驾乘者中,会有将头发扎(束缚)在头后部(马尾辫等)的人。这样的驾乘者以正确的姿势驾驶车辆或乘坐在车辆上时,扎在头后部的发束可能会碰到头枕而导致发型变乱、或者因发束频繁受到头枕的妨碍而感到不适。为了保持发型、避免产生不适感,驾乘者自然会将身体前倾以使头部离开头枕。这样,在头部没有得到头枕支撑的状态下驾驶或乘坐车辆,驾乘者容易感到疲劳。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上述情况,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不妨碍驾乘者扎在头后部的发束地发挥支撑驾乘者头部的功能的头枕。
[0006]作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本技术提供一种头枕,该头枕安装在车辆用座椅的座椅靠背上,用于支撑坐在所述车辆用座椅上的驾乘者的头部,其特征在于:具备中间部分、及在车宽方向上夹住该中间部分的左侧部分和右侧部分,所述左侧部分和所述右侧部分分别通过头枕支杆被固定在所述座椅靠背的上端部;所述中间部分被安装为,相对所述左侧部分和所述右侧部分可被前后移动及/或前后转动,并能通过与所述左侧部分和所述右侧部分之间的摩擦阻力而保持在被移动后的位置或被转动后的角度。
[0007]本技术的上述头枕的优点在于,能够不妨碍驾乘者扎在头后部的发束地支撑驾乘者的头部。具体而言,由于头枕的中间部分相对左侧部分和右侧部分可被前后移动及/或前后转动,所以,在头后部扎有发束(将头发束缚在后脑勺附近)的驾乘者可将与自己的头后部相对的头枕的中间部分向后方移动及/或转动到不妨碍自己头后部的发束的位置及/或角度。这样,当该驾乘者以正确的姿势坐在车辆用座椅上时,其头后部的发束不会受到上述中间部分的妨碍,同时,其头部可受到上述中间部分两侧的左侧部分和右侧部分的支撑。因而,该头枕能够减轻头部重量对颈部造成的负担,提高该驾乘者乘车的舒适感。
[0008]另外,当头后部未扎有发束的驾乘者乘车时,通过将头枕的中间部分向前方移动并转动,能够使头枕的中间部分及两侧的左侧部分和右侧部分各自的前端面大致位于同一平面,从而该驾乘者以正确的姿势坐在车辆用座椅上时,其后头部的较大范围能够与头枕的中间部分及两侧的左侧部分和右侧部分相接触,而得到整个头枕的支撑。
[0009]另外,在采用通过手动对头枕的中间部分进行移动和转动的结构的情况下,与用电动驱动头枕的中间部分移动和转动的结构相比,能够避免驾乘者的头发被卡住的情况发生。并且,由于利用中间部分与左侧部分和右侧部分之间的摩擦阻力来保持中间部分的位置和角度,所以在通过手动来移动或转动中间部分时,能够获得适度的阻力。
[0010]另外,上述本技术的头枕中,较佳为,具备沿车宽方向延伸而将所述左侧部分与所述右侧部分相连的轴部,在所述中间部分形成有在车宽方向上将其贯通的同时、在车长方向上延展规定长度的滑动槽,所述轴部在车长方向上可滑动地插在所述滑动槽内,所述中间部分能够以所述轴部为中心转动。
[0011]基于上述结构,由于在中间部分形成有在车宽方向上贯通的同时、在车长方向上延展规定长度的滑动槽,所以配置在该滑动槽内的轴部能够在车长方向上滑动,且中间部分能够以轴部为中心转动。因而,能够容易地实现通过手动使头枕的中间部分移动、转动的结构。
附图说明
[0012]图1是示意性地表示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的头枕的立体图。
[0013]图2是示意性地表示使头枕的中间部分向后方移动后的状态的侧视图。
[0014]图3是示意性地表示使头枕的中间部分向后方移动后的状态的立体图。
[0015]图4是示意性地表示使头枕的中间部分向前方移动后的状态的侧视图。
[0016]图5是示意性地表示使向后方移动后的头枕的中间部分向后方转动后的状态的侧视图。
[0017]图6是示意性地表示使向后方移动后的头枕的中间部分向后方转动后的状态的立体图。
[0018]图7是示意性地表示使向前方移动后的头枕的中间部分向后方转动后的状态的侧视图。
[0019]图8是示意性地表示使向前方移动后的头枕的中间部分向后方转动后的状态的立体图。
[0020]图9是示意性地表示头枕的使用方式的侧视图。
[0021]图10是示意性地表示头枕的使用方式的侧视图。
[0022]图11是示意性地表示头枕的使用方式的侧视图。
[0023]图12是示意性地表示其它实施方式的头枕的俯视图。
[0024]图13是示意性地表示现有技术的头枕的立体图。
[0025]图14是示意性地表示现有技术的头枕的使用方式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以下,参照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但是,本技术不局限于本实施方式中的记载。并且,各图中的尺寸关系(长度、宽度等)也不反映实际的尺寸关系。以下各图中,箭头Fw表示车长方向的前侧,箭头Rh表示车宽方向的右侧,箭头Rh表示上下方向的上侧。
[0027]<头枕的结构>
[0028]图1是示意性地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头枕1的立体图。头枕1被安装在车辆用座椅的座椅靠背(未图示)上,用于支撑坐在车辆用座椅上的驾乘者P(参照以下图9等)的头部。如图1所示,头枕1分为与驾乘者P的头后部的中央相对的中间部分10、以及在车宽方向的两侧夹住中间部分10的左侧部分20和右侧部分303。其中,左侧部分20和右侧部分30分别通过头枕支杆40被固定在座椅靠背的上端部。
[0029]在此,为了使本技术易于理解,首先对现有技术的头枕进行说明。图13是示意性地表示现有技术的头枕101的立体图,图14是示意性地表示现有技术的头枕101的使用方式的侧视图。如图13所示,现有技术的头枕101未被分割,该头枕101通过头枕支杆140被固定在座椅靠背的上端部。当坐在车辆用座椅上的驾乘者P以正确的姿势驾驶车辆时,驾乘者P的头后部的较大范围与头枕101接触,从而驾乘者P的头部能够得到头枕101的支撑。
[0030]然而,当在头后部扎着发束(将头发束缚到头后部)H的驾乘者P以正确的姿势驾驶车辆时,头后部的发束H会与头枕101相接触而导致发型变乱、或者因发束H频繁受到头枕101的妨碍而产生不适感。这样,驾乘者P可能会如图14所示那样向前倾,以避免发束H接触到头枕101。在此状态下,驾乘者P由于头部没有受到头枕101的支撑,容易产生疲劳感。
[0031]对此,本实施方式中,为了避免头枕1妨碍头后部的发束H,将头枕1的中间部分10作为可动部件。具体而言,中间部分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头枕,安装在车辆用座椅的座椅靠背上,用于支撑坐在所述车辆用座椅上的驾乘者的头部,其特征在于:具备中间部分、及在车宽方向上夹住该中间部分的左侧部分和右侧部分,所述左侧部分和所述右侧部分分别通过头枕支杆被固定在所述座椅靠背的上端部;所述中间部分被安装为,相对所述左侧部分和所述右侧部分可被前后移动及/或前后转动,并能通过与所述左侧部分和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赤尾宪司怡土良吉村直也
申请(专利权)人: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