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密封提醒功能的乳品包装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936860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15 07:3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具有密封提醒功能的乳品包装盒,属于乳品包装盒领域,包括包装盒,包装盒的顶部设有盒口,盒口上通过螺纹结构连接有旋盖,旋盖的内侧设有内封环,内封环呈剖面V型结构,内封环V型外侧的顶端通过弹性节点与旋盖内壁固定连接,内封环的V型内侧设有提醒装置;提醒装置包括壳型薄片,壳型薄片呈圆形结构,壳型薄片的圆周侧等角度距分固定有若干连接片,连接片远离壳型薄片的一端与内封环的内侧固定连接,壳型薄片的顶部设有提醒涂层,本发明专利技术结构简单,能有效提示包装盒的密封状态,进而提醒使用者对包装盒进行旋紧,有效提升乳制品的存储条件,具有市场前景,适合推广应用。应用。应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密封提醒功能的乳品包装盒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乳品包装盒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具有密封提醒功能的乳品包装盒。

技术介绍

[0002]乳制品饮料包括以生鲜牛乳及其制品为主要原料,经加工制成的饮料产品,中国乳制品饮料行业起步晚,起点低,但发展迅速,中国人均乳制品消费量与发达国家相比,甚至与世界平均水平相比,差距都还十分悬殊,令人鼓舞的是,近两年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有利于乳业持续快速发展的政策,中国乳制品行业正面临增长方式的转变,以市场化、法制化和规范化的不破坏资源生态的生产方式,从源头抓起,从整个乳制品业产业链抓起,以现代的营销观念,迎接新一轮高品质发展周期的到来。
[0003]乳制品饮料生产加工后往往还需要灌装到包装盒和包装袋中以便销售,目前现有的乳制品饮料包装盒通常采用旋盖的方式进行密封,由于旋盖结构在旋转过中需要旋转多圈才能达到完全密封的效果,消费者在使用旋盖时,为图便捷,往往旋紧圈数不大标,包装盒实际处于未密封状态,会粘附空气中的细菌,导致二次饮用的牛奶或酸奶中混入细菌,影响乳品的口感,甚至造成乳品腐坏,故而提出一种具有密封提醒功能的乳品包装盒来解决上述所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密封提醒功能的乳品包装盒,可以通过带有观察窗、内封环、外螺纹、提醒装置、密封气囊、连通气道的旋盖和带有内螺槽的盒口间的相互配合,在使用时,通过螺纹结构将旋盖旋紧在盒口上,此时旋盖的内壁挤压密封气囊,一方面达到初级密封的效果,另一方面,受挤压的密封气囊将其内部气压排挤至膨胀囊内并使膨胀囊膨胀,为内封环提供向外侧翻转的挤压力,使内封环的密封圈外侧与盒口的内壁挤压,达到二次密封的效果,在内封环向侧翻转时,同时会挤压连接片,使壳型薄片的圆周边侧受压反向凸起,进而使提醒涂层下移,并远离观察窗,此时使用者在外部观测观察窗,发现无提醒涂层的显示,即表明包装盒已经完全封闭,当旋盖未完全旋紧,密封气囊的挤压量较小,进而传递至壳型薄片的挤压力减小,壳型薄片不发生反向凸起的形变,进而使用者在外部观测观察窗,可见提醒涂层的显示,达到提醒使用者未旋紧密封的目的,本专利技术结构简单,能有效提示包装盒的密封状态,进而提醒使用者对包装盒进行旋紧,有效提升乳制品的存储条件,具有市场前景,适合推广应用。
[0005]2.技术方案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0006]一种具有密封提醒功能的乳品包装盒,包括包装盒,所述包装盒的顶部设有盒口,所述盒口上通过螺纹结构连接有旋盖,所述旋盖的内侧设有内封环,所述内封环呈剖面V型
结构,所述内封环V型外侧的顶端通过弹性节点与旋盖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内封环的V型内侧设有提醒装置;所述提醒装置包括壳型薄片,所述壳型薄片呈圆形结构,所述壳型薄片的圆周侧等角度距分固定有若干连接片,所述连接片远离壳型薄片的一端与内封环的内侧固定连接,所述壳型薄片的顶部设有提醒涂层,所述旋盖的顶部设有与提醒涂层相对应的观察窗;所述旋盖内壁固定有密封气囊且密封气囊设置在内封环的圆周外侧,所述内壁还固定有膨胀囊且膨胀囊设置在内封环的V型开口顶部,所述旋盖内设有连通密封气囊与膨胀囊的连通气道;所述盒口呈管体结构,所述内封环的圆周外侧固定有与盒口内壁相匹配的密封圈。
[0007]本专利技术通过带有观察窗、内封环、外螺纹、提醒装置、密封气囊、连通气道的旋盖和带有内螺槽的盒口间的相互配合,在使用时,通过螺纹结构将旋盖旋紧在盒口上,此时旋盖的内壁挤压密封气囊,一方面达到初级密封的效果,另一方面,受挤压的密封气囊将其内部气压排挤至膨胀囊内并使膨胀囊膨胀,为内封环提供向外侧翻转的挤压力,使内封环的密封圈外侧与盒口的内壁挤压,达到二次密封的效果,在内封环向侧翻转时,同时会挤压连接片,使壳型薄片的圆周边侧受压反向凸起,进而使提醒涂层下移,并远离观察窗,此时使用者在外部观测观察窗,发现无提醒涂层的显示,即表明包装盒已经完全封闭,当旋盖未完全旋紧,密封气囊的挤压量较小,进而传递至壳型薄片的挤压力减小,壳型薄片不发生反向凸起的形变,进而使用者在外部观测观察窗,可见提醒涂层的显示,达到提醒使用者未旋紧密封的目的,本专利技术结构简单,能有效提示包装盒的密封状态,进而提醒使用者对包装盒进行旋紧,有效提升乳制品的存储条件,具有市场前景,适合推广应用。
[0008]进一步的,所述密封圈的外径等于盒口的内径,所述内封环上的密封圈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内封环自上而下等距排布,所述密封圈的 圆周外侧具有向上倾斜的角度,所述倾斜角度为四十五度。
[0009]通过具有向上倾斜的角度的密封圈,使内封环下移过程中能顺畅对接盒口,同时在内封环上移时具有阻力,进而达到提升密封性的目的。
[0010]进一步的,所述螺纹结构包括设置在旋盖内壁的外螺纹,所述盒口的外壁设有与外螺纹相对应的内螺槽。
[0011]进一步的,所述外螺纹的剖面呈直角三角形结构且所述直角三角形结构的斜边设置在直角边的底部,所述直角三角形结构的直角边水平设置。
[0012]通过剖面呈直角三角形结构的外螺纹及内螺槽间的相互配合,在盖合旋盖时,可通过外力直接按压旋盖至盒口上,通过直角三角形的外螺纹单向阻逆效果,旋盖在下滑过程中,可无需旋转,利用外螺纹斜边的导向性顺畅下滑,当需要开启旋盖时,利用外螺纹直角边的阻挡性阻止旋盖上移,必须通过旋转旋盖,利用外螺纹与内螺槽的螺旋配合才能开启旋盖,进而达到能快速闭合,且闭合后紧密不易开启,有效提升了旋盖的密封性和使用便捷性。
[0013]进一步的,所述膨胀囊的膨胀系数大于密封气囊的膨胀系数,所述密封气囊设置在盒口的正上方,所述旋盖完全旋紧在盒口上时,所述盒口的上端口压迫密封气囊并使其容积减小为零。
[0014]进一步的,所述观察窗为透明塑料结构,所述观察窗的两侧均设有磨砂面结构,所述提醒涂层为具有警示效果的鲜艳色彩。
[0015]进一步的,所述壳型薄片在自由状态下具有靠近观察窗的弹力,所述壳型薄片的边侧受压后反向凸起且凸起间距大于观察窗的可视范围。
[0016]进一步的,所述旋盖的手持部位设有防滑纹路,所述旋盖的顶部设有扭转方向标识。
[0017]进一步的,所述弹性节点具有驱使内封环远离盒口内壁的弹力,所述弹性节点的弹力小于膨胀囊完全膨胀后产生的挤压力。
[0018]进一步的,所述密封圈、密封气囊均为抗菌硅胶结构。
[0019]通过带有防滑纹路和扭转方向标识的旋盖的结构设计,一方面便于使用者按正确方向扭转旋盖,另一方面能提升旋转摩擦力,同时抗菌硅胶结构的密封圈、密封气囊的设计,提升了整体的抗菌性能,有效提升了食品安全性。
[0020]3.有益效果相比于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1)本方案通过带有观察窗、内封环、外螺纹、提醒装置、密封气囊、连通气道的旋盖和带有内螺槽的盒口间的相互配合,在使用时,通过螺纹结构将旋盖旋紧在盒口上,此时旋盖的内壁挤压密封气囊,一方面达到初级密封的效果,另一方面,受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密封提醒功能的乳品包装盒,包括包装盒(1),所述包装盒(1)的顶部设有盒口(3),所述盒口(3)上通过螺纹结构连接有旋盖(2),其特征在于:所述旋盖(2)的内侧设有内封环(22),所述内封环(22)呈剖面V型结构,所述内封环(22)V型外侧的顶端通过弹性节点(221)与旋盖(2)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内封环(22)的V型内侧设有提醒装置(24);所述提醒装置(24)包括壳型薄片(241),所述壳型薄片(241)呈圆形结构,所述壳型薄片(241)的圆周侧等角度距分固定有若干连接片(242),所述连接片(242)远离壳型薄片(241)的一端与内封环(22)的内侧固定连接,所述壳型薄片(241)的顶部设有提醒涂层(243),所述旋盖(2)的顶部设有与提醒涂层(243)相对应的观察窗(21);所述旋盖(2)内壁固定有密封气囊(25)且密封气囊(25)设置在内封环(22)的圆周外侧,所述内壁还固定有膨胀囊(4)且膨胀囊(4)设置在内封环(22)的V型开口顶部,所述旋盖(2)内设有连通密封气囊(25)与膨胀囊(4)的连通气道(251);所述盒口(3)呈管体结构,所述内封环(22)的圆周外侧固定有与盒口(3)内壁相匹配的密封圈(222),所述膨胀囊(4)的膨胀系数大于密封气囊(25)的膨胀系数,所述密封气囊(25)设置在盒口(3)的正上方,所述旋盖(2)完全旋紧在盒口(3)上时,所述盒口(3)的上端口压迫密封气囊(25)并使其容积减小为零,所述壳型薄片(241)在自由状态下具有靠近观察窗(21)的弹力,所述壳型薄片(241)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梅
申请(专利权)人:南通荣华乳品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