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采用水压动力的旋转喷淋头
[0001]本技术涉及农作物灌溉装置
,尤其涉及一种采用水压动力的旋转喷淋头。
技术介绍
[0002]传统的作物浇灌方式,多采用漫灌的方式进行,其会导致大量水资源流失,且效率较低;随着环保意识的加强,人们保护自然资源的意识在不断提高,为此,在作物浇灌过程中,开始大量采用用水量少且高效的喷淋头。
[0003]现有的喷淋头,大多数是采用了水压动力自旋转的方式进行浇灌,其无需电力驱动,仅需供水即可实现自动旋转喷洒,安装使用十分便利,但是现有喷淋头存在部分不足之处:
[0004](1)现有的喷淋头在使用中,若置于室外,在经过风沙等恶劣天气后,其喷头易阻塞;
[0005](2)旋转喷淋头在工作时,喷头处需要承受水压,尤其是雾化头,长时间工作易受损,会造成不出水或乱出水的现象,耐用性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有鉴于此,本技术提出了一种喷头不易阻塞、使用寿命长的采用水压动力的旋转喷淋头。
[0007]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采用水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采用水压动力的旋转喷淋头,其包括喷头本体(1)和喷水管(2),所述喷水管(2)为弧形管,喷水管(2)固定在喷头本体(1)的侧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支撑杆(3)、分水支架(4)、挡板(5)、第一限位杆(6)和第二限位杆(7),其中,支撑杆(3),固定在喷水管(2)的管壁上,且支撑杆(3)相对的在喷水管(2)上设置有两处;分水支架(4),呈U形板状结构,分水支架(4)套设在支撑杆(3)上,分水支架(4)可相对支撑杆(3)转动;挡板(5),固定在分水支架(4)的后部,挡板(5)在分水支架(4)的两个端部均设置有一处;第一限位杆(6),固定在喷水管(2)的管壁上,且第一限位杆(6)相对的在喷水管(2)上设置有两处,第一限位杆(6)抵持挡板(5)的上边缘;第二限位杆(7),固定在喷水管(2)的管壁上,且第二限位杆(7)相对的在喷水管(2)上设置有两处,第二限位杆(7)与第一限位杆(6)相平行。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采用水压动力的旋转喷淋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水支架(4)包括第一侧板(401)、第二侧板(402)和阻流板(403),其中,第一侧板(401)和第二侧板(402)各通过一处支撑杆(3)与喷水管(2)相连接,两处支撑杆(3)贯穿第一侧板(401)和第二侧板(402),第一侧板(401)和第二侧板(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肖阳,王倩,
申请(专利权)人:宜昌溉帮设备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