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采用水压动力的旋转喷淋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936601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15 07: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采用水压动力的旋转喷淋头,其中,喷水管固定在喷头本体的侧部,支撑杆固定在喷水管的管壁上,且支撑杆相对的在喷水管上设置有两处;分水支架呈U形板状结构,分水支架套设在支撑杆上,分水支架可相对支撑杆转动;本装置中,利用分水支架分流替代了传统的雾化喷头,分水支架可击打水流实现喷洒工作,该种结构使得喷水管的出水口较大,在使用中不易阻塞,且分水支架抗冲击力强,不易损坏,耐用性较好。耐用性较好。耐用性较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采用水压动力的旋转喷淋头


[0001]本技术涉及农作物灌溉装置
,尤其涉及一种采用水压动力的旋转喷淋头。

技术介绍

[0002]传统的作物浇灌方式,多采用漫灌的方式进行,其会导致大量水资源流失,且效率较低;随着环保意识的加强,人们保护自然资源的意识在不断提高,为此,在作物浇灌过程中,开始大量采用用水量少且高效的喷淋头。
[0003]现有的喷淋头,大多数是采用了水压动力自旋转的方式进行浇灌,其无需电力驱动,仅需供水即可实现自动旋转喷洒,安装使用十分便利,但是现有喷淋头存在部分不足之处:
[0004](1)现有的喷淋头在使用中,若置于室外,在经过风沙等恶劣天气后,其喷头易阻塞;
[0005](2)旋转喷淋头在工作时,喷头处需要承受水压,尤其是雾化头,长时间工作易受损,会造成不出水或乱出水的现象,耐用性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有鉴于此,本技术提出了一种喷头不易阻塞、使用寿命长的采用水压动力的旋转喷淋头。
[0007]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采用水压动力的旋转喷淋头,其包括喷头本体和喷水管,所述喷水管为弧形管,喷水管固定在喷头本体的侧部;
[0008]还包括支撑杆、分水支架、挡板、第一限位杆和第二限位杆,其中,
[0009]支撑杆,固定在喷水管的管壁上,且支撑杆相对的在喷水管上设置有两处;
[0010]分水支架,呈U形板状结构,分水支架套设在支撑杆上,分水支架可相对支撑杆转动;
[0011]挡板,固定在分水支架的后部,挡板在分水支架的两个端部均设置有一处;
[0012]第一限位杆,固定在喷水管的管壁上,且第一限位杆相对的在喷水管上设置有两处,第一限位杆抵持挡板的上边缘;
[0013]第二限位杆,固定在喷水管的管壁上,且第二限位杆相对的在喷水管上设置有两处,第二限位杆与第一限位杆相平行。
[0014]在以上技术方案的基础上,优选的,所述分水支架包括第一侧板、第二侧板和阻流板,其中,
[0015]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各通过一处支撑杆与喷水管相连接,两处支撑杆贯穿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可相对支撑杆转动;
[0016]阻流板固定在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的前端,阻流板、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为一体
式结构,且阻流板呈倾斜状设置,阻流板的上端朝向喷水管倾斜。
[0017]更进一步优选的,所述阻流板的下半部还开设有分流槽。
[0018]在以上技术方案的基础上,优选的,还包括加强板,所述加强板为角形板,加强板横跨分水支架和挡板固定在两者的侧部。
[0019]在以上技术方案的基础上,优选的,还包括缓冲筒,所述缓冲筒在第一限位杆和第二限位杆上均套设有一处。
[0020]在以上技术方案的基础上,优选的,还包括缓冲垫,挡板的上边缘和下边缘均设置有一处缓冲垫。
[0021]更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缓冲筒和缓冲垫均为橡胶材质。
[0022]在以上技术方案的基础上,优选的,所述喷水管以喷头本体顶面的中心为圆心,呈环形阵列设置有六处,六处喷水管中,有两处喷水管上不设置分水支架。
[0023]本技术的采用水压动力的旋转喷淋头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24](1)通过设置弧形状的喷水管用于喷淋工作,其在喷水时依靠喷水的反作用力自旋转,且喷水管的前部设置有一处分水支架,用于撞击水流,以将水分流实现远处和近处的喷淋工作,该种分流结构与传统的雾化头相比,由于是利用分水支架分流替代了雾化喷头,喷水管可以直接出水,出水口较大,因此在使用中,不易阻塞。
[0025](2)通过利用喷水管直接喷水,并利用分水支架撞击水流实现分流喷洒,其与传统的雾化头相比,具有更好的冲击承受能力,结构更加简单,耐用性较好,不易损坏。
附图说明
[0026]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7]图1为本技术的采用水压动力的旋转喷淋头的立体图;
[0028]图2为本技术的采用水压动力的旋转喷淋头的俯视图;
[0029]图3为本技术的采用水压动力的旋转喷淋头的分水支架承受水压结构图;
[0030]图4为本技术的采用水压动力的旋转喷淋头的A点结构图;
[0031]图5为本技术的采用水压动力的旋转喷淋头的B点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2]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方式,对本技术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33]如图1~5所示,本技术的采用水压动力的旋转喷淋头,包括:喷头本体1、喷水管2、支撑杆3、分水支架4、挡板5、第一限位杆6、第二限位杆7、加强板8、缓冲筒9和缓冲垫10。
[0034]其中,喷头本体1和喷水管2为现有技术,喷头本体1在喷水管2喷水产生的反作用
力下进行转动,以实现旋转喷洒;分水支架4通过两处支撑杆3安装在喷水管2上,分水支架4可相对支撑杆3转动,第一限位杆6和第二限位杆7能够对分水支架4进行限位,使其在一定幅度内摆动,以阻拦喷水管2喷出的水流,对其进行分流实现近距离喷淋工作;挡板5固定在分水支架4的端部,挡板5和分水支架4在分流过程中,承受水流冲击会摆动,第一限位杆6和第二限位杆7则会阻挡挡板5,以此控制挡板5和分水支架4的摆动幅度,使其实现间断性分流,由于采用了分水支架4替代了传统雾化片喷头,且喷水管2直接喷水,其具有不易阻塞的优点,且结构简单、耐用性较好。
[0035]在本实施例中,作为一种优选方式,所述分水支架4包括第一侧板401、第二侧板402和阻流板403,其中,第一侧板401和第二侧板402各通过一处支撑杆3与喷水管2相连接,两处支撑杆3贯穿第一侧板401和第二侧板402,第一侧板401和第二侧板402可相对支撑杆3转动;阻流板403固定在第一侧板401和第二侧板402的前端,阻流板403、第一侧板401和第二侧板402为一体式结构,且阻流板403呈倾斜状设置,阻流板403的上端朝向喷水管2倾斜;由于阻流板403呈倾斜状设置,其使得阻流板403遭受水流冲击后,会向上摆动,之后依靠自身重力落下,撞击喷水管2喷出的水流,以此实现间断分流。
[0036]在本实施例中,作为一种优选方式,所述阻流板403的下半部还开设有分流槽404,其能够更好的将水流细化,提高喷淋的均匀性。
[0037]在本实施例中,作为一种优选方式,所述加强板8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采用水压动力的旋转喷淋头,其包括喷头本体(1)和喷水管(2),所述喷水管(2)为弧形管,喷水管(2)固定在喷头本体(1)的侧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支撑杆(3)、分水支架(4)、挡板(5)、第一限位杆(6)和第二限位杆(7),其中,支撑杆(3),固定在喷水管(2)的管壁上,且支撑杆(3)相对的在喷水管(2)上设置有两处;分水支架(4),呈U形板状结构,分水支架(4)套设在支撑杆(3)上,分水支架(4)可相对支撑杆(3)转动;挡板(5),固定在分水支架(4)的后部,挡板(5)在分水支架(4)的两个端部均设置有一处;第一限位杆(6),固定在喷水管(2)的管壁上,且第一限位杆(6)相对的在喷水管(2)上设置有两处,第一限位杆(6)抵持挡板(5)的上边缘;第二限位杆(7),固定在喷水管(2)的管壁上,且第二限位杆(7)相对的在喷水管(2)上设置有两处,第二限位杆(7)与第一限位杆(6)相平行。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采用水压动力的旋转喷淋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水支架(4)包括第一侧板(401)、第二侧板(402)和阻流板(403),其中,第一侧板(401)和第二侧板(402)各通过一处支撑杆(3)与喷水管(2)相连接,两处支撑杆(3)贯穿第一侧板(401)和第二侧板(402),第一侧板(401)和第二侧板(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肖阳王倩
申请(专利权)人:宜昌溉帮设备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