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钢包热修的罐砂引流砂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936175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15 07: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钢包热修的罐砂引流砂装置,包括导管、斗体、支撑爪,所述的导管顶部固定连接有斗体,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撑爪,所述的支撑爪径向均布在导管上,支撑爪底部平面与导管的夹角为70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钢包热修的罐砂引流砂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钢包热修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钢包热修的罐砂引流砂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在钢铁冶炼行业,钢包热修时,需要给热修后的钢包进行罐砂操作。但是一般50吨容量的钢包高度为2.9米,需要从钢包上口将引流砂灌入钢包内底部的水口位置,通常的手段为在钢包上口直接加入,但是经常会造成引流砂散落,不能集中在水口位置,罐砂效果差。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钢包热修的罐砂引流砂装置,在罐砂操作时能够将引流砂灌入钢包内底部的水口位置。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0005]一种用于钢包热修的罐砂引流砂装置,包括导管、斗体、支撑爪,所述的导管顶部固定连接有斗体,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撑爪,所述的支撑爪径向均布在导管上,支撑爪底部平面与导管的夹角为70
°
~85
°

[0006]所述的斗体的顶部开口直径大于底部开口直径。
[0007]所述的斗体为锥形。
[0008]所述的导管的长度为3.2~3.7m。
[0009]所述的导管的底部端口高于支撑爪底部平面。
[0010]所述的导管上固定连接有把手。
[00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2]用于钢包热修的罐砂引流砂装置结构简单合理,钢包热状态下钢包引流砂能准确并集中的灌入钢包水口内部,提高了连铸钢包自开率,降低了引流砂的浪费。设置支撑爪可以将导管支撑在钢包内,并且保证斗体在钢包上口边缘处,方便罐砂。导管的长度能够保证将斗体伸出到钢包上口外。在导管上连接把手,方便作业人员搬动该引流砂装置。
附图说明
[0013]图1是本技术的主视图。
[0014]图2是本技术的侧视图。
[0015]图中:1

斗体2

导管3

支撑爪4

把手。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技术进行详细地描述,但是应该指出本技术的实施不限于以下的实施方式。
[0017]见图1、图2,一种用于钢包热修的罐砂引流砂装置,包括导管2、斗体1、支撑爪3,所
述的导管2顶部固定连接有斗体1,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撑爪3,所述的支撑爪3径向均布在导管2上,支撑爪3底部平面与导管2的夹角为70
°
~85
°

[0018]斗体1的顶部开口直径大于底部开口直径。斗体1可以为锥形、喇叭形等。导管2的长度为3.2~3.7m,确保斗体1的上口能够在钢包上口外部,方便罐砂。导管2的底部端口高于支撑爪3底部平面,这样罐砂时避免导管2底部端口被堆积在钢包底部的引流砂堵住,影响罐砂效果。导管2上固定连接有把手4,把手4靠近斗体1,方便装置的整体搬运。把手4可采用钢筋制作,直接焊接在导管2上,方便作业人员戴手套操作。
[0019]实际制作时,导管2采用1寸钢管制作,导管2一端焊接一个由钢板制作的锥形斗体 1,另一端焊接三个由钢管制作的支撑爪3,用于在钢包内支撑导管2及斗体1,支撑爪3 底面形成的平面与导管2的夹角为80
°
。使用时,将带有支撑爪3的一端放入钢包内,导管2的下口对准钢包水口位置。使用料斗将引流砂从斗体1顶部开口灌入,引流砂流经导管2管内,从另一端流出,流入钢包水口内部,引流砂在钢包底部形成堆状集中,无散落。罐砂完毕后,将该引流砂装置取出,放置一边,等待下次使用。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钢包热修的罐砂引流砂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导管、斗体、支撑爪,所述的导管顶部固定连接有斗体,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撑爪,所述的支撑爪径向均布在导管上,支撑爪底部平面与导管的夹角为70
°
~85
°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钢包热修的罐砂引流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斗体的顶部开口直径大于底部开口直径。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生栋
申请(专利权)人:本钢板材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