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源平板探测器CT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4935837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15 07: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CT成像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多源平板探测器CT系统。其结构包括圆形的扫描机架,以及扫描机架前方设置的扫描床,所述的扫描机架上设置有第一X射线源和第二X射线源,所述的第一X射线源和第二X射线源相互垂直设置,所述的第一X射线源和第二X射线源的对面分别设置第一平板探测器和第二平板探测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配备双源双平板探测器,配备前、后准直器以降低两套成像系统之间的相互散射干扰,进而既可实现单源CT普通成像,同时可实现双源CT的高时间分辨率快速成像,以及双源CT能量成像,为诊断提供清晰可靠、组织信息丰富的影像。富的影像。富的影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源平板探测器CT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CT成像
,特别涉及一种多源平板探测器CT系统。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市场主流X射线CT(Computed Tomography,简称CT)多采用单一X射线源搭配一个线阵探测器的系统架构(以下简称为单源CT),从1989年单层螺旋CT诞生至今30年间此种架构始终作为主流配置得到广泛应用和充分发展。在扫描的时间分辨率和空间分辨率方面,单源CT具有无法规避的障碍即机架质量的增加与其机构转速增加两个发展方向之间的矛盾。
[0003]单源CT系统中,机架围绕扫描中心进行360
°
环形或螺旋扫描,其CT时间分辨力严重依赖于机架的旋转速度。目前,CT扫描系统稳定性随着机架转速提高而下降,CT转速提高受到多方面因素限制难以有大幅度提高,这导致单源单探CT时间分辨力受到限制。单源CT系统中,配备的是单射线源,在扫描时以单一能量进行扫描,无法获取组织内部的组成成分详细信息。此外,系统中配备的线阵探测器成像面积较小,难以获得更大的Z轴方向宽度覆盖范围和更精细的像素。
[0004]由于单源CT系统在时间分辨力、非能量扫描方面的限制原因,导致对于一些体内的运动器官如大动脉、心脏、肺等成像效果不理想。尤其是对于心脏来说,完成一次检查的周期,必须要求在有限的时间内,且要尽可能保证在系统的扫描周期内患者无明显的呼吸运动甚至采用注射药物手段人为地降低患者心率,这样会给诊断带来不必要的负面影响。否则,可能会导致由于运动产生的影像模糊、锯齿状等伪影,甚至可能会造成无法获得具有诊断意义的扫描图像,无法达到检查目的。
[0005]因此,由于单源CT系统的诸多限制,商业上引入了双源CT(Dual Source CT,DSCT)。DSCT是具有两个测量系统的CT系统,两套X射线球管系统和两套探测器系统,在机架内以大约成90
°
的角度偏移布置。两个测量系统同时在患者的相同解剖水平(相同的移Z位置)获取扫描数据。相对于单源CT,具有双源技术的CT只需要旋转90
°
就可以收集到同样的信息,扫描时间比单源CT设备快将近2倍。DSCT扫描成像,可提供大约四分之一机架旋转时间的时间分辨率,并且可以以单源CT系统两倍螺旋距运行,产生的高检查床速度有利于血管的CT快速造影。
[0006]此外,在DSCT扫描中,两个射线源还可以通过“双能”的方式运行,可分别设置不同的管电压。与高能量相比,低能量射线在体内的衰减有很大不同。这一技术可以用来在一个单独的扫描中产生包含两个不同的信息数据集,可以区分不同有效原子序数的物质。从而,从组成成分上,定性区别组织中的不同物质。
[0007]DSCT系统大致经历了三代改进,目前主要采用的是双射线源搭配线阵探测器。所搭载的射线源和线阵探测器,整体结构复杂,体积较大,相对较重,并且造价昂贵。尤其是线阵探测器,所配的数据采集系统以及散热装置复杂。并且由于线阵探测器物理结构的限制,导致覆盖的成像视野区域有限。

技术实现思路

[0008]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多源平板探测器CT系统,其通过配备双源双平板探测器,配备前、后准直器以降低两套成像系统之间的相互散射干扰,进而既可实现单源CT普通成像,同时可实现双源CT的高时间分辨率快速成像,以及双源CT能量成像,为诊断提供清晰可靠、组织信息丰富的影像。
[0009]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0010]一种多源平板探测器CT系统,包括圆形的扫描机架(205),以及扫描机架(205)前方设置的扫描床(210),扫描机架(205)上设置有第一X射线源(101)和第二X射线源(201),所述的第一X射线源(101)和第二X射线源(201)相互垂直设置,所述的第一X射线源(101)和第二X射线源(201)的对面分别设置第一平板探测器(104)和第二平板探测器(204),所述的第一X射线源(101)、第二X射线源(201)、第一平板探测器(104)和第二平板探测器(204)分别电连接设置于扫描机架(205)下方的控制及传输模块(206),所述的控制及传输模块(206)通过数据传输通道(208)连接图像重建及显示模块(207)。
[0011]优选的,第一X射线源(101)和第二X射线源(201)前方分别设置第一前准直器(102)和第二前准直器(202);所述的第一平板探测器(104)和第二平板探测器(204)前方分别设置有第一后准直器(103)和第二后准直器(203)。
[0012]优选的,扫描床(210)下方设置支撑机构(209)。
[0013]优选的所述的第一X射线源(101)和第一平板探测器(104),以及第二X射线源(201)和第二平板探测器(204),滑动设置在所述的扫描机架(205)上,并可同步旋转扫描。
[0014]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是:
[0015]1、CT系统采用了双射线源及双探测器的布局方式,相对于传统的单源CT系统,扫描时间可大大缩短,能应用于心脏等运动器官。通过快速扫描,可实现无造影剂或微量造影剂条件下的血管造影成像。
[0016]2、CT系统,能进行双能量成像扫描,可实现高空间分辨率和光谱信息的结合,能区分组织结构和成分。
[0017]3、CT系统成本可降低到传统双源CT的20%左右,系统结构简单可靠,并且适用于移动医疗CT扫描场景,随着平板探测器的技术进步,该CT系统发展空间巨大。
[0018]4、相对现有线阵探测器双源CT,由于采用了面阵探测器使得系统复杂程度大幅度降低,实现了增加一套射线源和探测器后旋转机架的整体质量与造价相对于线阵双源CT不增反降,因此也使得双源以上的平板螺旋CT成为现实目标。
附图说明
[0019]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0]图1为本技术的一种多源平板探测器CT系统的系统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0022]实施例一
[0023]如附图1所示,为本技术所述的双源平板探测器CT系统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主要由第一X射线源101、第二X射线源201,第一前准直器102、第二前准直器202,第一后准直器103、第二后准直器203,第一平板探测器104、第二平板探测器204,扫描机架205,控制及传输模块206,图像重建及显示模块207,支撑机构209,扫描床210组成。
[0024]双源平板探测器CT系统主体机械结构,由扫描机架205、支撑机构209及扫描床210组成。
[0025]两套X射线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源平板探测器CT系统,包括圆形的扫描机架(205),以及扫描机架(205)前方设置的扫描床(210),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扫描机架(205)上设置有第一X射线源(101)和第二X射线源(201),所述的第一X射线源(101)和第二X射线源(201)相互垂直设置,所述的第一X射线源(101)和第二X射线源(201)的对面分别设置第一平板探测器(104)和第二平板探测器(204),所述的第一X射线源(101)、第二X射线源(201)、第一平板探测器(104)和第二平板探测器(204)分别电连接设置于扫描机架(205)下方的控制及传输模块(206),所述的控制及传输模块(206)通过数据传输通道(208)连接图像重建及显示模块(207)。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玉明肖迦一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涛尚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