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精度多簧片注塑抓手治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935536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15 07:3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精度多簧片注塑抓手治具,包括安装面板和安装底板,安装面板上设有若干个对称装配体,安装底板与六轴机器人相连;所述的对称装配体包括对称座,对称座上设有簧片,所述的簧片包括簧片主体、若干个向上弯曲的插针和若干个向下弯曲的插针,簧片主体上设有若干个定位孔和定位槽,对称座上设有若干个定位块;所述的对称座的下方设有对称压板,对称压板上设有对称推板Ⅰ和对称推板Ⅱ;所述的对称压板的下方设有顶针板,顶针板与若干个顶杆以及若干个顶针相连;所述的簧片上向下弯曲的插针的前方设有对称滑块,所述的对称滑块包括滑块主体、左侧臂与右侧臂,左侧臂、右侧臂分别与一个纵向滑块相连,纵向滑块与纵向滑轨相连。轨相连。轨相连。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精度多簧片注塑抓手治具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高精度多簧片注塑抓手治具。

技术介绍

[0002]汽车门锁是汽车车身的重要部件之一,从汽车专利技术至今,经历了机械式、电气化至电子化的发展过程。汽车电子门锁是采用电子电路控制的以电磁铁、微型电动机和锁体作为执行机构的机电一体化的安全装置。采用汽车电子门锁,驾驶员可以不用金属钥匙就能方便地开关汽车车门,而且能有效增强汽车门锁的安全性能。相对于执行机构,汽车电子门锁的电子线路部分具有极大的灵活性,由此可以将汽车电子门锁分为按键式、拨盘式、电子钥匙式、触摸式、生物特征式等多种类型。其中,采用电子钥匙的无线遥控锁具有安全、可靠、方案成熟等优点,因此经常被用作汽车电子门锁。传统的汽车电子门锁采用点对点的方式与汽车车身的其它电子设备互联,伴随着汽车电子网络化的趋势,汽车电子门锁开始逐渐采用网络化的结构。
[0003]汽车电子门锁的快插式电子部件支架,应用于目前流行的汽车电子门锁系统中,集成了与车辆CAN总线通信的快插接口、与门锁执行机构微电机连接的快插接口,以及与门锁控制系统微动开关连接的快插接口,产品整体结构紧凑,可帮助门锁总成企业提高其门锁系统的电子话和轻量化,而电子部件支架的生产制造,需要将簧片组装到冲压模具型腔内,注塑成型成为成品,目前来看,如何将簧片准确地放入模具型腔中是生产过程中的一个难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以上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高精度多簧片注塑抓手治具。
[0005]一种高精度多簧片注塑抓手治具,包括安装面板和安装底板,安装面板上设有若干个对称装配体,安装底板与六轴机器人相连;所述的对称装配体包括对称座,对称座上设有簧片,所述的簧片包括簧片主体、若干个向上弯曲的插针和若干个向下弯曲的插针,簧片主体上设有若干个定位孔和定位槽,定位孔用来在簧片和注塑成品结合后,熔融塑料与定位孔连接后冷却成型从而固定簧片在注塑成品中的位置,定位槽与对称座上的销钉相配,辅助固定住簧片在对称座上的位置,对称座上设有若干个定位块,定位块设有向上弯曲的插针的根部用来防止向上弯曲的插针的位置偏移,对称座上还设有若干个与向下弯曲的插针相配的矩孔,向下弯曲的插针插入矩孔内既固定住了簧片在对称座上的位置又可以防止向下弯曲的插针的位置偏移;所述的对称座的下方设有对称压板,对称压板上设有对称推板Ⅰ和对称推板Ⅱ,对称推板Ⅰ和对称推板Ⅱ垂直分布,对称推板Ⅰ和对称推板Ⅱ的顶部均设有钩爪,对称推板Ⅰ和对称推板Ⅱ的底部分别与气缸Ⅰ、气缸Ⅱ相连,钩爪与对称座上的簧片相连,气缸推动对称推板以调整钩爪的位置使钩爪压住簧片防止簧片上下窜动;
所述的簧片上向下弯曲的插针的前方设有对称滑块,所述的对称滑块包括滑块主体、左侧臂与右侧臂,左侧臂、右侧臂分别与一个纵向滑块相连,纵向滑块与纵向滑轨相连,滑块主体上设有若干个与向下弯曲的插针一一对应的通孔,每个通孔内均设有冲针与弹簧,冲针的位置与向下弯曲的插针一一对应,右侧臂与气缸Ⅲ相连,气缸Ⅲ带动对称滑块向簧片方向移动使冲针顶住向下弯曲的插针防止簧片前后窜动;所述的对称压板的下方设有顶针板,顶针板的下表面设有若干个沉孔,顶针板与若干个顶杆以及若干个顶针相连,顶杆以及顶针的头部固定在沉孔内,顶杆以及顶针的尾部穿过对称压板与对称座上的孔并设于簧片主体的下方,顶针板与顶升机构相连,在将簧片放入注塑模具时,顶升机构推动顶针及顶杆将簧片顶出对称座。
[0006]作为进一步改进,顶针板的上表面设有对称磁铁片,顶针与顶杆的头部固定在顶针板的沉孔之后,顶针与顶杆的尾部穿过对称磁铁片上的与顶针与顶杆相配的孔,对称磁铁片对顶针与顶杆起到约束的作用,防止治具在拆卸时,顶针四散开来杂乱无章。
[0007]作为进一步改进,对称滑块的右侧臂上设有T形槽,气缸Ⅲ的活塞杆上设有与T形槽内相配的工字形的气缸接头,工字形的气缸接头设于T形槽内使气缸Ⅲ与对称滑块相连,这种连接方式连接巧妙、安装方便。
[0008]作为进一步改进,对称滑块的滑块主体后方设有盖板,盖板与滑块主体通过螺栓相连,将冲针与弹簧固定在滑块主体的通孔内,这种连接方式安装、调试方便,当弹簧或冲针需要更换时简单拆卸螺栓即可。
[0009]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设计巧妙,采用销钉与簧片上的定位槽配合精确地对簧片进行定位,方便簧片能够准确地放入注塑模具内;并且采用对称推板上地钩爪对簧片的上下方向进行限位,采用冲针对簧片的前后方向进行弹性限位,防止簧片在放入注塑模具的过程中发生不必要的移动,并且在簧片的下方设置顶针、顶杆与顶升机构,方便将簧片推入注塑模具;在容易变形的插针的根部设置定位块,防止插针弯折,提高了注塑成品的良品率。
附图说明
[0010]图1是一种高精度多簧片注塑抓手治具的总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对称装配体第一视角立体图;图3是对称装配体第二视角立体图;图4是对称装配体的俯视图;图5是簧片的立体图;图6是簧片的俯视图;图7是对称座的立体图;图8是对称座的俯视图;图9是对称座的后视图;图10是对称推板与簧片的连接关系示意图;图11是顶针与簧片的连接结关系示意图;图12是对称滑块与簧片的连接结关系示意图;图13是对称滑块的俯视图;
图14是对称滑块的后视图;图15是图14的A向剖视图;1.安装面板 2.安装底板 3.对称装配体 4.对称座 41.矩孔 42.顶杆孔 43.顶针孔 44.对称推板孔 45.冲针孔 5.簧片 51.向上弯曲的插针 52.向下弯曲的插针 53.定位孔 54.定位槽 6.销钉 7.定位块 8.对称压板 9.对称推板
Ⅰꢀ
10.对称推板
Ⅱꢀ
11.钩爪 12.气缸
Ⅰꢀ
13.气缸
Ⅱꢀ
14.顶针板 15.对称磁铁片 16.顶针 17.顶杆 18.对称滑块 181.滑块主体 182.左侧臂 183.右侧臂 184.T形槽 19.纵向滑块 20.纵向滑轨 21.气缸
Ⅲꢀ
22.冲针 23.通孔 24.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0011]为了加深对本专利技术的理解,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述,该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定。
[0012]如图1~15所示,一种高精度多簧片注塑抓手治具,包括安装面板1、安装底板2、对称装配体3、对称座4、矩孔41、顶杆孔42、顶针孔43、对称推板孔44、冲针孔45、簧片5、向上弯曲的插针51、向下弯曲的插针52、定位孔53、定位槽54、销钉6、定位块7、对称压板8、对称推板Ⅰ9、对称推板Ⅱ10、钩爪11、气缸Ⅰ12、气缸Ⅱ13、顶针板14、对称磁铁片15、顶针16、顶杆17、对称滑块18、滑块主体181、左侧臂182、右侧臂183、T形槽184、纵向滑块19、纵向滑轨20、气缸Ⅲ21、冲针22、通孔23和弹簧24。
[0013]一种高精度多簧片注塑抓手治具,包括安装面板1和安装底板2,安装面板1上设有4个对称装配体3,安装底板2与六轴机器人相连,六轴机器人操作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精度多簧片注塑抓手治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面板和安装底板,安装面板上设有若干个对称装配体,安装底板与六轴机器人相连;所述的对称装配体包括对称座,对称座上设有簧片,所述的簧片包括簧片主体、若干个向上弯曲的插针和若干个向下弯曲的插针,簧片主体上设有若干个定位孔和定位槽,定位孔用来在簧片和注塑成品结合后,熔融塑料与定位孔连接后冷却成型从而固定簧片在注塑成品中的位置,定位槽与对称座上的销钉相配,辅助固定住簧片在对称座上的位置,对称座上设有若干个定位块,定位块设有向上弯曲的插针的根部用来防止向上弯曲的插针的位置偏移,对称座上还设有若干个与向下弯曲的插针相配的矩孔,向下弯曲的插针插入矩孔内既固定住了簧片在对称座上的位置又可以防止向下弯曲的插针的位置偏移;所述的对称座的下方设有对称压板,对称压板上设有对称推板Ⅰ和对称推板Ⅱ,对称推板Ⅰ和对称推板Ⅱ垂直分布,对称推板Ⅰ和对称推板Ⅱ的顶部均设有钩爪,对称推板Ⅰ和对称推板Ⅱ的底部分别与气缸Ⅰ、气缸Ⅱ相连,钩爪与对称座上的簧片相连,气缸推动对称推板以调整钩爪的位置使钩爪压住簧片防止簧片上下窜动;所述的簧片上向下弯曲的插针的前方设有对称滑块,所述的对称滑块包括滑块主体、左侧臂与右侧臂,左侧臂、右侧臂分别与一个纵向滑块相连,纵向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荣成沈晓斌唐林芮成喜
申请(专利权)人:镇江泛沃新能汽车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