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炸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933874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15 07: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空气炸锅,包括外壳和烹饪腔体,烹饪腔体安装至外壳;热风模块,安装在外壳内,用于产生热风并将产生的热风输送至烹饪腔体内;过热模块,对应热风模块安装,由热风模块加热,并能够对热风模块产生的热风进行二次加热,过热模块上设置有过风通道。通过过热模块,一方面能够对热风模块加热后的热风进行二次加热,另一方面能够利用过热模块和加热组件形成空气缓冲空间,以使经过加热组件的空气能够在缓冲空间内进一步被加热组件或过热模块进行加热,这样便能够在同等条件下,使空气温度增大20℃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空气炸锅


[0001]本技术涉及烹饪设备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空气炸锅。

技术介绍

[0002]现有的空气炸锅都是采用加热装置对空气进行加热,并通过热空气对食材进行空炸。而空气炸锅在加热空气的过程中,空气只是从热管表面吹过,并没有过多的停留,这样就使得空气循坏过程中,热管对空气的加热时间较短,因此加热效果欠佳。
[0003]因此,如何提出一种能够延长热管对空气的作用时间,以提高加热效率,提高热能利用率的空气炸锅就成为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或相关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
[0005]因此,本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空气炸锅。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第一方面的技术方案提供了一种空气炸锅,包括外壳和烹饪腔体,烹饪腔体,安装至外壳,具体而言,烹饪腔体可安装在外壳上或内置在外壳内;热风模块,安装在外壳内,用于产生热风并将产生的热风输送至烹饪腔体内。过热模块,对应热风模块安装,由热风模块加热,并能够对热风模块产生的热风进行二次加热,过热模块上设置有过风通道。
[0007]根据本技术提供的空气炸锅,包括外壳、烹饪腔体和热风模块。烹饪腔体安装在外壳上或内置在外壳内,能够形成烹饪空间以容纳食材,烹饪腔体可具体为抽拉式炸桶,或者烹饪腔体为内置在外壳内的不可分离的结构。热风模块安装在外壳内。用于产生热风并将产生的热风输送至烹饪腔体内。同时,空气炸锅还包括过热模块,过热模块对应加热组件安装,并位于加热组件与烹饪腔体之间的风道上,并且,加热组件能够对过热模块加热,进而过热模块能够对加热组件加热后的空气进行二次加热。同时,在过热模块上设置有一个或多个过风通道,多个过风通道可均匀间隔布置,经过过热模块的空气可通过多个过风通道进入到烹饪腔内。而通过多个过风通道的设置,能够将空气分散后进入到烹饪腔体内,这样还能够提高热风对食材烹饪的均匀性,提高产品对食材烹饪后的口感。其中,过热模块可以是一个普通的设置在热风模块与烹饪腔体之间的过热板。当然,过热模块也可以是凹形结构的过热板,以便能够将热风模块的侧面包围起来,这样就能够使得很大一部分经过热风模块加热过后的空气都能够进行二次加热。通过过热模块,一方面能够对热风模块加热后的空气进行二次加热,另一方面能够利用过热模块和加热组件形成空气缓冲空间,以使经过加热组件的空气能够在缓冲空间内进一步被加热组件或过热模块进行加热,这样便能够提高加热组件的加热效率,从而能够在不增大加热组件的功率的前提下提高对食材的烹饪温度。通过实验发现,在同等条件下,增加过热模块能够使空气温度增大20℃

50℃之间,这就极大了提升了空气炸锅的加热效率,提高了能源利用率,进一步降低了产品的能耗。
[0008]进一步地,热风模块包括加热组件。加热组件用于加热烹饪腔体内的气体。
[0009]进一步地,热风模块还包括热风风扇,热风风扇用于将加热后的气体送入到烹饪腔体内。
[0010]进一步地,多个过风通道分布在整个过热模块上,且多个过风通道的总面积占整个过热模块的面积一半以上,这样可以确保风孔的总面积,确保出风量。
[0011]在上述技术方案中,空气炸锅还包括升降驱动装置,安装在外壳上,与过热模块连接,用于驱动过热模块运动,以调节过热模块与加热组件之间的间距。
[0012]在该技术方案中,空气炸锅还包括升降驱动装置,升降驱动装置安装在外壳上,与过热模块连接,升降驱动装置可手动或通过电机来控制,以驱动过热模块运动,以此便可调节过热模块与加热组件之间的距离。该种设置,通过设置升降驱动装置,能够调节过热模块与加热组件之间的距离,过热模块与加热组件之间的距离越近,过热模块的温度越高,并且,过热模块与加热组件之间的空间越小,过热模块与加热组件之间的空气越集中,流动速度也会越慢,这样就能够使空气在加热组件和过热模块之间缓冲停留更长的时间,因而可延长对空气的加热时间,以此在同等条件下便可将空气加热到更高的温度。因此,调节过热模块与加热组件之间的距离可以调节过热模块的过热效率,这样便可在同档位情况下,更精确地调节空气的温度,比如,在实际过程中,可根据食材的不同而具体调节加热组件和过热模块之间的距离,这样便可根据食材的种类更精确地调节食材的烹饪温度,以使食材的烹饪温度与食材的种类更加适配。
[0013]进一步地,空气炸锅具有多个菜单选择按键,每个菜单选择按键对应设置有相适配的程序,选择不同的菜单选择按键后,其对应的程序启动,能够对过热模块和加热组件之间的距离进行自动调节,以此便可确定该种菜单选择按键下对应的烹饪温度。在实际过程中,可针对常见的食材设置对应的菜单选择按键,并提前设计好该种食材对应的烹饪程序,这样用户在操作时,只需要在对应的菜单面板选择对应的按键便可启用与食材对应的烹饪模式进行烹饪,这样便可实现产品的智能一键烹饪。
[0014]进一步地,过热模块与加热组件之间的间距大于等于0mm小于等于20mm。
[0015]在该技术方案中,过热模块与加热组件之间的间距大等于于0mm小于等于20mm,即过热模块与加热组件之间的距离可在0mm

20mm之间调节,在实际过程中,可根据所需的烹饪温度,合理调节过热模块与加热组件之间的距离。
[0016]进一步地,空气炸锅内储存有距离和温度的关联表,该关联表可以表示过热模块与加热组件之间的间距与新增温度值的关系,即在同等条件下,使用过热模块,且每个过热模块在不同的位置时烹饪温度相比于不使用过热模块时的温度变化。比如,在某一预设档位时,不使用过热模块,烹饪温度为150℃,而使用过热模块,将过热模块与加热组件之间的距离设置为5mm

10mm时,烹饪的新增温度为30℃左右,即此时的烹饪温度为180℃。当然,该关联表也可以表示档位、过热模块与加热组件之间的间距和烹饪温度这三者之间的关联关系,即不同档位下,不同间距下,对应的烹饪温度的值具体是多少。这些关联表的形式可以多种多样,旨在手动操作模式下,指导用户如何选择过热模块与加热组件之间的距离。而为了简化用户的操作,最好是将这些关联表提前储存,然后基于预先设置好的程序来进行过热模块与加热组件之间的距离的智能调节。
[0017]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过热模块包括设置在加热组件的出风侧的至少一个过热板,
每个过热板上均设置有多个过风孔,任一过风通道由至少一个过热板上的过风孔组成。
[0018]在该技术方案中,过热模块包括一个或多个过热板,并且一个或多个过热板沿风向方向相互平行地并排设置在加热组件的出风侧,这样就使得加热组件出风侧吹出的风能够经过一个或多个过热板,进而被一个或多个过热板进行二次加热。同时,每个过热板上均设置有多个过风孔,过热组件上的过风通道由至少一个过热板上的过风孔沿风向方向导通形成。该种设置,过热模块由一个或多个过热板组成,使得过热模块的整体结构比较简单。
[0019]进一步地,过热板的材质为金属,即过热板为过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空气炸锅,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烹饪腔体,安装至所述外壳;热风模块,安装在所述外壳内,用于产生热风并将产生的热风输送至所述烹饪腔体内;过热模块,对应所述热风模块安装,由所述热风模块加热,并能够对所述热风模块产生的热风进行二次加热,所述过热模块上设置有过风通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炸锅,其特征在于,所述热风模块包括加热组件,所述加热组件用于加热气体;所述热风模块还包括热风风扇,所述热风风扇用于将加热后的气体送入到所述烹饪腔体内。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气炸锅,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升降驱动装置,安装在所述外壳上,与所述过热模块连接,用于驱动所述过热模块运动,以调节所述过热模块与所述加热组件之间的间距。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气炸锅,其特征在于,所述过热模块与所述加热组件之间的间距大于等于0mm小于等于20mm。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气炸锅,其特征在于,所述过热模块包括设置在所述加热组件的出风侧的至少一个过热板,每个所述过热板上均设置有多个过风孔,任一所述过风通道由至少一个过热板上的过风孔组成。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空气炸锅,其特征在于,所述过热板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过热板沿所述加热组件的出风方向层叠设置,多个所述过热板中的至少一个能够相对其他过热板运动,以调节所述过风通道的导通面积。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空气炸锅,其特征在于,所述过热模块包括:第一过热板,所述第一过热板上设置有多个第一过风孔;第二过热板,所述第二过热板上设置有多个第二过风孔;调节组件,与所述第一过热板和/或所述第二过热板连接,能够驱动所述第一过热板和/或所述第二过热板沿所述过风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姚亮许智波杜祖静王团郑博文张马妹裴胜招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美的生活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