腔静脉二级滤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933710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15 07:30
腔静脉二级滤器,包括:回收体和过滤体,所述回收体和所述过滤体固定连接,适于回收所述过滤体;所述过滤体包括多个第一过滤杆和多个第二过滤杆;所述第一过滤杆包括:长杆,从过滤体的近端向外延伸,多个长杆形成放射型结构;第一锚固件,设置于所述长杆的远端;所述第二过滤杆包括:第一支撑部,从过滤体的近端向外延伸至过滤体的最大直径处再向内延伸,以支撑血管壁;切割部,一端与第一支撑部固定连接,在过滤体的底部反向卷曲朝向回收体的方向延伸;第二锚固件,设置于切割部朝向回收体的方向的端部。上述腔静脉二级滤器能够减小腔静脉二级滤器输送及回收过程中的阻力,并且对腔静脉内形成的血栓进行二次过滤和切割的作用。形成的血栓进行二次过滤和切割的作用。形成的血栓进行二次过滤和切割的作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腔静脉二级滤器


[0001]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涉及医疗器械
,尤其涉及一种腔静脉二级滤器。

技术介绍

[0002]肺动脉栓塞(Pulmonary Embolism,PE)和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统称为静脉血栓栓塞症(Venous Thromboembolism,VTE)。据估计在血管疾病中,VTE的发生率位居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和脑卒中之后,是第三大常见的血管疾病。由于缺乏特异性的临床表现,其误诊、漏诊率较高,现已成为导致人群死亡的重要原因。
[0003]腔静脉滤器(Vena Cava Filter,VCF)是为预防上、下腔静脉系统栓子脱落引起肺动脉栓塞(PE)而设计的一种滤过装置。自1967年初代滤器首次应用临床,经过50多年不断改进和创新,静脉滤器已发展出多种类型、结构的产品进入临床。目前主要可分为永久性滤器以及非永久性滤器。
[0004]永久滤器比较适合于高龄、有明确引起VTE的原发病(如易栓症、免疫病等引起血液高凝的疾病)同时这些原发病短期难以解除、长期抗凝禁忌(如血友病等)以及患有肿瘤性疾病预期生存时间较短的VTE患者。有研究证实滤器植入后可有效降低PE的发生率,但由于长期植入体内可引发下腔静脉穿孔、滤器移位、继发血栓导致下腔静脉闭塞以及DVT复发等并发症,故限制了其推广。
[0005]非永久性滤器是以替代永久性滤器为目标的新产品,主要包括可回收滤器及临时性滤器。临时滤器置入后的并发症(如感染、滤器移位、断裂等)较多,可回收滤器也有一些临床应用上的难题,但是滤器发展的一个主要方向。
[0006]可回收滤器的关键点优化“可回收”这一概念。主要在于:
[0007]1、延长可回收的时间窗。目前大多数可回收滤器允许留置体内的时间窗很短,往往2~3周,在此期间很多患者的VTE风险或抗凝禁忌还没有完全消除,不得不延长滤器留置时间,而一旦超过了这个时间窗,往往因血栓形成及内膜化等问题导致滤器难以取出,从而变成永久性滤器置于体内,又面临永久性滤器置入后所面临的一系列问题;
[0008]2、提高取出率。在结构、操作性等方面改善设计,提高滤器取出率。主要在稳定性方面增加滤器抗倾斜、穿孔、移位等能力。
[0009]图1为现有技术中的一种腔静脉滤器,参考图1,该腔静脉滤器包括开口相反的第一过滤部1100和第二过滤部1200;第一过滤部1100由中心正向逐步向外延伸并逐步反向翻转卷曲形成,且第一过滤部1100点支撑在血管内壁上;第二过滤部1200由中心正向逐步向外延伸形成;第一过滤部1100上设有反向延伸的用于在血管内壁上锚定的锚刺1300,第二过滤部1200设有正向延伸的用于在血管内壁上锚定的锚刺1400。该腔静脉滤器的包括锚刺1300的第一过滤部1100整体弯曲半径较小、角度大,且存在较大的刚性,回收入鞘时的阻力较大,容易卡在鞘管外壁而增大回收难度;同时,该腔静脉滤器只能进行一次过滤,且没有切割血栓的功能,由于临床上一般直径大于1cm的血栓可能造成肺栓塞,因此该腔静脉滤器容易引起肺栓塞,以及下肢静脉大血栓堵塞腔静脉。

技术实现思路

[0010]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腔静脉二级滤器,能够减小输送及回收过程中的阻力,并且对腔静脉内形成的血栓进行二次过滤和切割。
[0011]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腔静脉二级滤器,包括:回收体和过滤体,所述回收体和所述过滤体固定连接,适于回收所述过滤体;所述过滤体包括多个第一过滤杆和多个第二过滤杆;所述第一过滤杆包括:长杆,从所述过滤体的近端向外延伸,多个所述长杆形成放射型结构;第一锚固件,设置于所述长杆的远端;所述第二过滤杆包括:第一支撑部,从所述过滤体的近端向外延伸至所述过滤体的最大直径处再向内延伸,以支撑血管壁;切割部,一端与所述第一支撑部固定连接,在所述过滤体的底部反向卷曲朝向回收体的方向延伸;第二锚固件,设置于所述切割部朝向回收体的方向的端部。
[0012]可选地,所述切割部包括:第一切割部,一端与所述第一支撑部固定连接,向所述过滤体的底部延伸,适于切割血栓;第二切割部,一端与所述第一切割部固定连接,向所述过滤体的底部延伸,并反向卷曲朝向回收体的方向延伸,适于切割血栓。
[0013]可选地,所述过滤体还包括:多个平衡杆;所述平衡杆包括:第一延伸部,从所述过滤体的近端向外延伸;第二延伸部,与所述第一延伸部固定连接,并沿与所述过滤体轴线平行方向延伸,以与血管壁形成线接触。
[0014]可选地,多个所述第一过滤杆、所述第二过滤杆、多个所述平衡杆其中至少一种,沿所述过滤体的轴线对称设置。
[0015]可选地,所述第二过滤杆的第一支撑部从所述过滤体的近端向外延伸的角度大于所述第一过滤杆的长杆从所述过滤体的近端向外延伸的角度。
[0016]可选地,所述平衡杆的第一延伸部的长度小于所述第二过滤杆的第一支撑部从所述过滤体的近端向外延伸至所述过滤体的最大直径处的长度。
[0017]可选地,所述第一锚固件的延伸方向与所述第一过滤杆的延伸方向相同;所述第二锚固件的延伸方向与所述第一锚固件的延伸方向相反。
[0018]可选地,所述第一锚固件和/或第二锚固件包括:基部;固定刺,从所述基部分离延伸出;限位件,从所述基部分离延伸出且与所述固定刺具有夹角。
[0019]可选地,所述限位件的长度大于所述固定刺,且所述限位件远离所述基部的一端包括朝向所述固定刺一侧延展的延展结构。
[0020]可选地,所述固定刺远离所述基部的一端嵌套设置于所述限位件的内部。
[0021]可选地,所述回收体包括:锥体,与所述过滤体固定连接;钩部,设置于所述锥体上,适于回收所述腔静脉二级滤器。
[0022]可选地,所述钩部设置于所述锥体的顶部,且中心镂空形成钩状结构。
[0023]可选地,所述回收体包括:两个对称设置的回收件,所述回收件的整体轮廓为锥状结构,且在所述锥状结构的顶部镂空形成钩部。
[0024]可选地,所述回收体包括基部和与所述基部固定连接的弯折部,其中:
[0025]所述基部,其第一端与所述过滤体固定连接,其第二端与所述弯折部的第一端固定连接;
[0026]所述弯折部,其第二端向过滤体方向延伸,与所述基部整体形成回收钩。
[0027]可选地,所述基部包括第一线性件;所述弯折部包括:第二线性件,沿径向向外延
伸,与所述第一线性件之间的角度范围为0~45
°

[0028]可选地,所述基部包括:第三线性件;所述弯折部包括:第四线性件,与所述第三线性件固定连接,且平行或近乎平行设置,与所述第三线性件的间距小于预设间距阈值。
[0029]采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方案,通过设置过滤体包括多个第一过滤杆和多个第二过滤杆,其中,所述第二过滤杆包括切割部,所述切割部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支撑部固定连接,在所述过滤体的底部反向卷曲朝向回收体的方向延伸,且在所述切割部朝向回收体的方向的端部设置第二锚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腔静脉二级滤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回收体和过滤体,所述回收体和所述过滤体固定连接,适于回收所述过滤体;所述过滤体包括多个第一过滤杆和多个第二过滤杆;所述第一过滤杆包括:长杆,从所述过滤体的近端向外延伸,多个所述长杆形成放射型结构;第一锚固件,设置于所述长杆的远端;所述第二过滤杆包括:第一支撑部,从所述过滤体的近端向外延伸至所述过滤体的最大直径处再向内延伸,以支撑血管壁;切割部,一端与所述第一支撑部固定连接,在所述过滤体的底部反向卷曲朝向回收体的方向延伸;第二锚固件,设置于所述切割部朝向回收体的方向的端部。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腔静脉二级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切割部包括:第一切割部,一端与所述第一支撑部固定连接,向所述过滤体的底部延伸,适于切割血栓;第二切割部,一端与所述第一切割部固定连接,向所述过滤体的底部延伸,并反向卷曲朝向回收体的方向延伸,适于切割血栓。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腔静脉二级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体还包括:多个平衡杆;所述平衡杆包括:第一延伸部,从所述过滤体的近端向外延伸;第二延伸部,与所述第一延伸部固定连接,并沿与所述过滤体轴线平行方向延伸,以与血管壁形成线接触。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腔静脉二级滤器,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第一过滤杆、所述第二过滤杆、多个所述平衡杆其中至少一种,沿所述过滤体的轴线对称设置。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腔静脉二级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过滤杆的第一支撑部从所述过滤体的近端向外延伸的角度大于所述第一过滤杆的长杆从所述过滤体的近端向外延伸的角度。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腔静脉二级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平衡杆的第一延伸部的长度小于所述第二过滤杆的第一支撑部从所述过滤体的近端向外延伸至所述过滤体的最大直径处的长度。7.如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腔静脉二级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锚固件的延伸方向与所述第一过滤杆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斯刘影袁浩王盛强张伊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恩盛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