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超大光圈望远物镜和成像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933180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15 07:2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光学领域,具体为一种超大光圈望远物镜和成像装置。所述超大光圈望远物镜从物面侧到像面侧依次包括:正光焦度的第一透镜,正光焦度的移动透镜组,正光焦度的第四透镜,负光焦度的第五透镜,负光焦度的第六透镜,正光焦度的第七透镜,正光焦度的第八透镜,负光焦度的第九透镜,第四透镜和第五透镜胶合,第八透镜和第九透镜胶合;所述移动透镜组包括一枚或两枚正光焦度的透镜;所述移动透镜组沿所述超大光圈望远物镜的主光轴方向移动;所述超大光圈望远物镜满足以下条件式:Fno<0.9;其中,Fno为所述超大光圈望远物镜的光圈数。实现了较大光圈的物镜,实现了超大光圈望远物镜小型化,增加了超大光圈望远物镜的适用范围。增加了超大光圈望远物镜的适用范围。增加了超大光圈望远物镜的适用范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超大光圈望远物镜和成像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光学领域,具体为一种超大光圈望远物镜和成像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物镜是一种由若干透镜组合而成用于观测景物的光学系统,物镜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了成像素质的高低,它是决定观测的分辨能力和成像清晰程度的主要部件。因此,所以对于此类光学系统,物镜的规格性能尤为重要。
[0003]长期以来,如何适应各类复杂的观测环境一直是物镜系统设计开发工作致力解决的首要问题。为了实现在夜间、封闭环境等无自然光的暗场下拍摄,物镜应用波段需要覆盖从可见光到850nm近红外的宽光谱范围,而精密瞄具、地下探测等特殊的应用场合更需要物镜兼容940nm以上的红外波段。同时,物镜的光圈必须足够大,才能保证在超低照度的微光环境下物镜依然可以输出高分辨力的成像效果,从而提高光学系统的监测能力和检测范围。
[0004]根据拍摄物距的不同,观察者往往会选择使用不同焦距的物镜,针对远距离成像的物镜也被称为望远物镜。然而依照光学理论,镜头的焦距越长,上述宽光谱与大光圈的要求就越难以实现,而相同参数指标下镜头的尺寸也会越大,现有的物镜通常体积较大,且光圈较小,能够适用的场景较少。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将解决现有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超大光圈望远物镜和成像装置,实现了较大光圈的物镜,且物镜的体积较小,实现了超大光圈望远物镜小型化,增加了超大光圈望远物镜的适用范围。
[0006]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7]一种超大光圈望远物镜,所述超大光圈望远物镜从物面侧到像面侧依次包括:
[0008]正光焦度的第一透镜,正光焦度的移动透镜组,正光焦度的第四透镜,负光焦度的第五透镜,负光焦度的第六透镜,正光焦度的第七透镜,正光焦度的第八透镜,负光焦度的第九透镜,第四透镜和第五透镜胶合,第八透镜和第九透镜胶合;
[0009]所述移动透镜组包括一枚或两枚正光焦度的透镜;
[0010]所述移动透镜组沿所述超大光圈望远物镜的主光轴方向移动;
[0011]所述超大光圈望远物镜满足以下条件式:
[0012]Fno<0.9;
[0013]其中,Fno为所述超大光圈望远物镜的光圈数。
[0014]本技术方案中,通过上述结构与参数的设置,实现了较大光圈的物镜,且物镜的体积较小,实现了超大光圈望远物镜小型化,增加了超大光圈望远物镜的适用范围。
[0015]优选地,所述超大光圈望远物镜内还设有光阑,所述光阑设置于所述第五透镜的物面侧。
[0016]本技术方案中,通过光阑的位置的限定,进一步增大了超大光圈望远物镜的光圈,增加了超大光圈望远物镜的夜视效果。
[0017]优选地,从像面侧到物面侧的方向,第一透镜至第九透镜的外径逐渐减小。
[0018]本技术方案中,通过第一透镜至第九透镜外径的限定,进一步减小了透镜的焦距过大或过小的可能,继而减小了透镜过厚的可能,减小了超大光圈望远物镜像差与慧差。
[0019]优选地,所述超大光圈望远物镜满足以下条件式:
[0020]TTL/S>50;
[0021]其中,S为所述移动透镜组的移动距离,TTL为所述超大光圈望远物镜的光学总长。
[0022]本技术方案中,通过上述参数的限定,减小了移动透镜组的移动距离,同时能够实现超大光圈望远物镜的小型化。
[0023]优选地,所述超大光圈望远物镜满足以下条件式:
[0024]‑
1.5<f45/f<

0.5;
[0025]其中,f45为所述第四透镜及所述第五透镜的组合焦距,f为所述超大光圈望远物镜的焦距。
[0026]本技术方案中,通过第四透镜及所述第五透镜的组合焦距的限定,实现了对第一透镜及移动透镜组像差及慧差的校正,增加了超大光圈望远物镜中间倍率的成像质量。
[0027]优选地,所述超大光圈望远物镜满足以下条件式:
[0028]‑
1.5<f8/f9<

0.8;
[0029]其中,f8为第八透镜的焦距,f9为第九透镜的焦距。
[0030]本技术方案中,通过第八透镜及第九透镜焦距比例的限定,继而减小了第八透镜及第九透镜焦距过大的可能,继而减小了第八透镜及第九透镜厚度过大的可能。
[0031]优选地,所述超大光圈望远物镜满足以下条件式:
[0032]φ9/Y<2;
[0033]其中,φ9为所述第九透镜的外径,Y为所述超大光圈望远物镜的像高。
[0034]本技术方案中,通过第九透镜的外径和超大光圈望远物镜像高的限定,增大了超大光圈望远物镜光圈和靶面,能够在低照度的条件下实现大靶面成像,增加了超大光圈望远物镜的适用范围。
[003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一还在于提供一种成像装置,包括:超大光圈望远物镜;及成像元件,被配置为接收由所述超大光圈望远物镜形成的图像。
[003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超大光圈望远物镜和成像装置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37]1、通过上述结构与参数的设置,实现了较大光圈的物镜,且物镜的体积较小,实现了超大光圈望远物镜小型化,增加了超大光圈望远物镜的适用范围。
[0038]2、通过第一透镜至第九透镜外径的限定,进一步减小了透镜的焦距过大或过小的可能,继而减小了透镜过厚的可能,减小了超大光圈望远物镜像差与慧差。
[0039]3、通过第四透镜及所述第五透镜的组合焦距的限定,实现了对第一透镜及移动透镜组像差及慧差的校正,增加了超大光圈望远物镜中间倍率的成像质量。
[0040]4、通过第九透镜的外径和超大光圈望远物镜像高的限定,增大了超大光圈望远物镜光圈和靶面,能够在低照度的条件下实现大靶面成像,增加了超大光圈望远物镜的适用
范围。
附图说明
[0041]下面将以明确易懂的方式,结合附图说明优选实施方式,对一种超大光圈望远物镜和成像装置的上述特性、技术特征、优点及其实现方式予以进一步说明。
[0042]图1是本专利技术一种超大光圈望远物镜的结构示意图;
[0043]图2是本专利技术一种超大光圈望远物镜的像差图;
[0044]图3是本专利技术另一种超大光圈望远物镜的结构示意图;
[0045]图4是本专利技术另一种超大光圈望远物镜的像差图;
[0046]图5是本专利技术又一种超大光圈望远物镜的结构示意图;
[0047]图6是本专利技术又一种超大光圈望远物镜的像差图。
[0048]附图标号说明:L1、第一透镜;L2、第二透镜;L3、第三透镜;L4、第四透镜;L5、第五透镜;L6、第六透镜;L7、第七透镜;L8、第八透镜;L9、第九透镜;STO、光阑;FI、滤光片;CG、保护玻璃。
具体实施方式
[0049]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超大光圈望远物镜,其特征在于,所述超大光圈望远物镜从物面侧到像面侧依次包括:正光焦度的第一透镜,正光焦度的移动透镜组,正光焦度的第四透镜,负光焦度的第五透镜,负光焦度的第六透镜,正光焦度的第七透镜,正光焦度的第八透镜,负光焦度的第九透镜,第四透镜和第五透镜胶合,第八透镜和第九透镜胶合;所述移动透镜组包括一枚或两枚正光焦度的透镜;所述移动透镜组沿所述超大光圈望远物镜的主光轴方向移动;所述超大光圈望远物镜满足以下条件式:Fno<0.9;其中,Fno为所述超大光圈望远物镜的光圈数。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超大光圈望远物镜,其特征在于:所述超大光圈望远物镜内还设有光阑,所述光阑设置于所述第五透镜的物面侧。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超大光圈望远物镜,其特征在于:从像面侧到物面侧的方向,第一透镜至第九透镜的外径逐渐减小。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超大光圈望远物镜,其特征在于:所述超大光圈望远物镜满足以下条件式:TTL/S>50;其中,S为所述移动透镜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厉冰川蔡平平韩志俊孙成宽
申请(专利权)人:嘉兴中润光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