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湖泊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用蓝藻清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933041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15 07: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湖泊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用蓝藻清理装置,属于环境保护技术领域,一种湖泊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用蓝藻清理装置,包括收集箱,所述收集箱两侧外壁均安装有浮筒,所述收集箱一端导通连接有进液管,所述进液管端部安装有波纹软管,所述波纹软管端部安装有浮块,所述浮块两侧外壁均开设有进液孔,所述浮块内侧开设有流道,且流道与进液孔导通相连,所述收集箱一侧内壁安装有第一水泵,它可以实现,利用第一水泵通过进液管将蓝藻吸入,可加速对蓝藻的收集,同时通过滤罩对水中的杂质起到很好的过滤作用,避免一些塑料袋、枯树枝被吸入,避免其他杂质进入到收集箱中,有利于对蓝藻单独进行收集处理。有利于对蓝藻单独进行收集处理。有利于对蓝藻单独进行收集处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湖泊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用蓝藻清理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环境保护
,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湖泊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用蓝藻清理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环境保护,简称环保,涉及的范围广、综合性强,它涉及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许多领域等,还有其独特的研究对象。环境保护方式包括:采取行政、法律、经济、科学技术、民间自发环保组织等等,合理利用自然资源,防止环境的污染和破坏,以求自然环境同人文环境、经济环境共同平衡可持续发展,扩大有用资源的再生产,保证社会的发展。为了防止自然环境的恶化,对山脉,绿水,蓝天,大海,丛林的保护就显得非常重要,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是:现有的蓝藻清理装置清理的效率低下,操作和使用也不够方便,现有专利一种湖泊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用蓝藻清理装置,专利申请号CN202022886986.0中公开的技术可对上述问题进行解决。
[0003]但是现有的装置是通过水流自行流动到装置中,对蓝藻进行收集处理,这种收集方式不仅效率低下,而且在对蓝藻的收集过程中还容易收集到其他的垃圾,例如塑料袋,枯树枝,不利于对蓝藻集中单独处理,所以我们提出了一种湖泊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用蓝藻清理装置来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5]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湖泊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用蓝藻清理装置,它可以实现利用第一水泵通过进液管将蓝藻吸入,可加速对蓝藻的收集,同时通过滤罩对水中的杂质起到很好的过滤作用,避免一些塑料袋、枯树枝被吸入,避免其他杂质进入到收集箱中,有利于对蓝藻单独进行收集处理。
[0006]2.技术方案
[0007]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0008]一种湖泊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用蓝藻清理装置,包括收集箱,所述收集箱两侧外壁均安装有浮筒,所述收集箱一端导通连接有进液管,所述进液管端部安装有波纹软管,所述波纹软管端部安装有浮块,所述浮块两侧外壁均开设有进液孔,所述浮块内侧开设有流道,且流道与进液孔导通相连,所述收集箱一侧内壁安装有第一水泵,且第一水泵的输入端与进液管导通连接,所述第一水泵的输出端安装有输送管,所述收集箱另一侧内壁安装有第二水泵,所述第二水泵的输入端安装有抽液管,所述抽液管底端安装有过滤筒。
[0009]进一步的,所述进液孔对称开设有多个,且多个所述进液孔之间等距分布。
[0010]进一步的,所述流道贯通浮块底部,且流道底口处与波纹软管导通相连。
[0011]进一步的,所述浮块两侧均安装有过滤罩,且过滤罩与进液孔相对应。
[0012]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水泵的输出端安装有排水管,且排水管延伸至收集箱顶口外
侧。
[0013]进一步的,所述进液管下方焊接有拖拽块。
[0014]3.有益效果
[0015]相比于现有技术,本技术的优点在于:
[0016](1)本方案,浮块侧壁开设的进液孔与水面相对应,因此在吸力的作用下水面上漂浮的蓝藻会通过进液孔进入到浮块内侧开设的流道中,从而利用第一水泵通过进液管将蓝藻吸入,可加速对蓝藻的收集,同时通过滤罩对水中的杂质起到很好的过滤作用,避免一些塑料袋、枯树枝被吸入,然后将多余的水被排出,避免其他杂质进入到收集箱中,有利于对蓝藻单独进行收集处理。
[0017](2)本方案,通过利用绳索绑扎在拖拽块上,有利于水上交通工具拖动收集箱在水上移动。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9]图2为本技术的另一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3为本技术的收集箱俯视结构示意图;
[0021]图4为本技术的浮块结构示意图;
[0022]图5为本技术的浮块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3]图中标号说明:
[0024]1、收集箱;101、浮筒;
[0025]2、进液管;201、波纹软管;
[0026]3、浮块;301、进液孔;302、流道;
[0027]4、过滤罩;
[0028]5、第一水泵;501、输送管;
[0029]6、第二水泵;601、抽液管;602、排水管;603、过滤筒;
[0030]7、拖拽块。
具体实施方式
[0031]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32]实施例:
[0033]请参阅图1

5,一种湖泊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用蓝藻清理装置,包括收集箱1,收集箱1两侧外壁均安装有浮筒101,收集箱1一端导通连接有进液管2,进液管2端部安装有波纹软管201,波纹软管201端部安装有浮块3,浮块3两侧外壁均开设有进液孔301,浮块3内侧开设有流道302,且流道302与进液孔301导通相连,收集箱1一侧内壁安装有第一水泵5,且第一水泵5的输入端与进液管2导通连接,第一水泵5的输出端安装有输送管501,收集箱1另一侧内壁安装有第二水泵6,第二水泵6的输入端安装有抽液管601,抽液管601底端安装有过
滤筒603;
[0034]利用浮筒101可使收集箱1漂浮在水面上,利用水上交通工具拖动收集箱1在水上移动,通过第一水泵5与第二水泵6接入交通工具上的电力系统,从而使第一水泵5与第二水泵6开始工作,通过波纹软管201使浮块3漂浮在水面上,而浮块3侧壁开设的进液孔301与水面相对应,因此在吸力的作用下水面上漂浮的蓝藻会通过进液孔301进入到浮块3内侧开设的流道302中,从而利用第一水泵5通过进液管2将蓝藻吸入,然后通过输送管501将蓝藻排放至收集箱1内腔中,可加速对蓝藻的收集,同时通过在浮块3外侧安装过滤罩4,对水中的杂质起到很好的过滤作用,避免一些塑料袋、枯树枝被吸入,然后通过第二水泵6工作,利用抽液管601底端安装的过滤筒603对收集箱1内侧的蓝藻进行过滤,使蓝藻被截留在收集箱1内侧,而多余的水被排出。
[0035]参阅图4,进液孔301对称开设有多个,且多个进液孔301之间等距分布,可一次性对更多的蓝藻进行收集,从而可有效的提高对蓝藻的收集效率。
[0036]参阅图2、图5,流道302贯通浮块3底部,且流道302底口处与波纹软管201导通相连,浮块3通过波纹软管201与进液管2相连接,有利于浮块3漂浮在水面上,使进液孔301与水面相对应,从而有利于对水面漂浮的蓝藻进行收集。
[0037]参阅图1、图4,浮块3两侧均安装有过滤罩4,且过滤罩4与进液孔301相对应,对水中的杂质起到很好的过滤作用,避免一些塑料袋、枯树枝被吸入,具有很好的阻拦作用。
[0038]参阅图1,第二水泵6的输出端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湖泊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用蓝藻清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收集箱(1),所述收集箱(1)两侧外壁均安装有浮筒(101),所述收集箱(1)一端导通连接有进液管(2),所述进液管(2)端部安装有波纹软管(201),所述波纹软管(201)端部安装有浮块(3),所述浮块(3)两侧外壁均开设有进液孔(301),所述浮块(3)内侧开设有流道(302),且流道(302)与进液孔(301)导通相连,所述收集箱(1)一侧内壁安装有第一水泵(5),且第一水泵(5)的输入端与进液管(2)导通连接,所述第一水泵(5)的输出端安装有输送管(501),所述收集箱(1)另一侧内壁安装有第二水泵(6),所述第二水泵(6)的输入端安装有抽液管(601),所述抽液管(601)底端安装有过滤筒(60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湖泊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忠楠李志鹏沈鑫朱永彪王超
申请(专利权)人:中电建路桥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