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品质杞柳选育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植物栽培
,具体涉及一种高品质杞柳选育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杞柳为杨柳科、柳属灌木。柳编技术在我国的历史悠久,杞柳的栽培和加工已有上千年历史。阜南县杞柳资源丰富,地处沿淮行蓄洪区,行蓄洪区20万亩河滩洼地非常适宜杞柳生长,阜南县杞柳品质优于其他地区,适合编织各种柳编工艺品。目前,已建成8万亩杞柳种植基地,年产柳条5.6亿斤。随着柳编技艺的创新,草、竹、木、藤、植物秸秆等农林废弃物原材料都可就地取材,为柳编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阜南县柳编产业已经演变成变废为宝、节能低碳的绿色环保产业。
[0003]近年来,阜南县对发展柳编产业高度重视,珍惜“中国杞柳之乡”荣誉,围绕市场需求,调整产业结构,培育壮大龙头企业,挖掘柳编产业文化内涵,推进柳编产业转型发展。但杞柳种源混杂,良萎不齐,缺乏优良的种质资源,严重制约杞柳产业的快速发展。
[0004]因此,专利技术一种高品质杞柳选育方法来解决上述问题很有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0005]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品质杞柳选育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如下步骤一:株系选择,收集引进阜南、山东等地品种资源,在试验基地进行扦插扩繁,考察扦插苗木种植后的生长特征及特性,寻找变异单株,进一步对杞柳变异单株进行试验筛选;步骤二:进行单株选择,株系比较,混系繁殖,种植条件为:深翻土壤20
‑
30cm,耕耙整畦,且畦宽150
‑
200cm ,在畦内栽5行杞柳,畦埂宽45cm,畦内杞柳扦插行距30
‑
40cm,畦长设置为30m,并在畦内均匀施肥,扦插后浇水使杞柳根系成活;步骤三:待杞柳成活后,观察其生长情况,筛选出存活植株中性状稳定、品质优良、抗病、抗倒性强、产量高的杞柳,培养获得植株新品系,安排新品系进行品系比较试验和多点试验,试验条件如下在水淹到株高70%条件下,一个月水退后,仍然恢复正常生长;在最低温
‑
15℃的自然条件下能安全越冬;经上述实验后能够存活且正常生长的植株作为优选新品系;步骤四:进一步优...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添长久,闫晓明,朱加保,於春,刘飞,叶泗洪,邓小楠,李常凤,齐苗,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