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风光互补交通信号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932593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15 07: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风光互补交通信号灯,包括底座、推杆、支撑柱、信号灯、太阳能吸收板和移动终端,底座的上表面设置有推杆和支撑柱,连接板的一端设置有扇叶,固定柱的上端设置有太阳能吸收板,支撑柱的外侧设置有防护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扇叶进行风力的收集,扇叶为多弧形设计,使得接收风力更全面,可以接受各个方向来的风力,通过太阳能吸收板和扇叶吸收太阳能和风能,实现太阳能发电与风力发电的互相补充,防护板为多层设计,通过抗冲击层使得防护板的外部结构坚固,不易损坏,通过缓冲层使得防护板能够对外部作用力进行缓冲,通过加固层使得防护板的结构更坚固,从而对支撑柱进行防护,使得支撑柱的使用寿命更长。使得支撑柱的使用寿命更长。使得支撑柱的使用寿命更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风光互补交通信号灯


[0001]本技术涉及交通信号灯
,特别涉及一种风光互补交通信号灯。

技术介绍

[0002]随着能源危机日益临近,新能源已经成为今后世界上的主要能源之一,风光互补系统应运而生,风光互补系统是一套发电应用系统,该系统是利用太阳能电池方阵、风力发电机将发出的电能存储到蓄电池组中,当用户需要用电时,逆变器将蓄电池组中储存的直流电转变为交流电,通过输电线路送到用户负载处,是风力发电机和太阳电池方阵两种发电设备共同发电,构成分布式电源。
[0003]目前有很多场所利用太阳能作为路灯、景观灯等照明能源,并且利用太阳能的交通灯也正投入使用。但是,由于太阳能交通灯受日照时间的影响较大,特别是夜晚或阴雨天没有光照的时间,太阳能板不能为蓄电池正常充电而致使交通灯供电不足,随而影响交通灯的正常工作,造成交通混乱,容易引发交通事故。
[0004]而如果采用风力发电的交通灯,由于风力资源具有较大的波动,在不同的地区、不同的时间区段变化较大,容易造成蓄电池损坏。所以试图用风力发电取代其他电力非常困难,也影响风力这种无污染能源的广泛使用,传统的风光互补信号灯,风力收集仅由三个扇叶进行,风力的方向随时会改变,因此收集到的风力不够全面。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风光互补交通信号灯。
[0006]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0007]本技术一种风光互补交通信号灯,包括底座、推杆、支撑柱、信号灯、太阳能吸收板和移动终端,所述底座的外侧设置有夜光条,所述底座的上表面设置有推杆和支撑柱,所述推杆的底部设置有底板,所述推杆的外侧设置有活动环,所述活动环的外侧设置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一端设置有扇叶,所述支撑柱的上表面设置有固定柱,所述固定柱的一侧设置有信号灯,所述固定柱的上端设置有太阳能吸收板,所述支撑柱的外侧设置有防护板,所述防护板的一侧设置有缓冲垫,所述缓冲垫的一侧设置有弹簧和弹性柱,支撑柱的内部设置有与弹簧对应的活动腔。
[0008]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防护板为多层设计,防护板由前至后依次设置有抗冲击层、缓冲层和加固层,所述抗冲击层、缓冲层和加固层之间均设置有中空层,所述中空层的内部设置有缓冲柱。
[0009]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抗冲击层采用D3O、聚碳酸酯或聚缩醛中的一种为材料制作而成,缓冲层采用ACF极限缓冲材料或聚氨酯中的一种为材料制作而成,加固层采用聚酰胺或镁合金中的一种为材料制作而成,所述防护板的内部设置有处理器、RFID标签、超声波距离传感器、压力传感器、报警器和无线连接器,处理器分别与压力传
感器、超声波距离传感器和报警器信号连接。
[0010]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底座的内部设置有控制器、蓄电池组、交流逆变器和直流变换器,控制器与移动终端信号连接,底座的外侧均匀分布有多个夜光条,底座的底部设置有嵌入式移动轮,移动轮的表面设置有防滑减震条。
[0011]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推杆为电机推杆或电磁推杆中的一种,推杆与移动终端信号连接,所述推杆贯穿活动环,推杆的外表面设置有防滑凸点,防滑凸点为硅胶或天然橡胶中的一种,且推杆的顶端设置有顶块,顶块与推杆螺纹连接,顶块的直径比推杆直径大1.0

1.5cm。
[0012]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活动环的外侧设置有有至少三个连接板,连接板与活动环花键连接或螺纹连接,扇叶为多弧形设计。
[0013]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弹簧环绕在弹性柱的外侧,弹性柱采用丁基橡胶为材料制作而成,弹性柱的两端均设置有缓冲垫,缓冲垫分别与防护板和支撑柱插接,所述弹簧和弹性柱均通过活动腔与支撑柱活动连接。
[00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
[0015]1.本技术通过推杆的移动使得活动环上的扇叶的高度能够随之一起移动,通过防滑凸点使得活动环能够稳定的在推杆的外侧移动,通过顶块防止活动环脱落,通过扇叶进行风力的收集,扇叶为多弧形设计,使得接收风力更全面,可以接受各个方向来的风力,通过太阳能吸收板和扇叶吸收太阳能和风能,实现太阳能发电与风力发电的互相补充,从而大幅提高供电的稳定性,对信号灯的供电提供有效的保障。
[0016]2.本技术通过在防护板受到外部的作用力时,弹簧和弹性柱的设计同时进行减震,弹簧和弹性柱在缓冲作用力时,向活动腔内移动,从而对外部作用力进行缓冲,对支撑柱进行保护,防护板为多层设计,通过抗冲击层使得防护板的外部结构坚固,不易损坏,通过缓冲层使得防护板能够对外部作用力进行缓冲,通过加固层使得防护板的结构更坚固,从而对支撑柱进行防护,使得支撑柱的使用寿命更长。
附图说明
[0017]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
[0018]图1是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9]图2是本技术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0020]图3是推杆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0021]图4是支撑柱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0022]图5是防护板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0023]图中:1、底座;2、夜光条;3、推杆;4、支撑柱;5、底板;6、活动环;7、连接板;8、扇叶;9、固定柱;10、信号灯;11、太阳能吸收板;12、防护板;13、缓冲垫;14、弹簧;15、弹性柱;16、活动腔;17、抗冲击层;18、缓冲层;19、加固层;20、中空层;21、缓冲柱。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
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0025]其中附图中相同的标号全部指的是相同的部件。
[0026]实施例1
[0027]如图1

5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风光互补交通信号灯,包括底座1、推杆3、支撑柱4、信号灯10、太阳能吸收板11和移动终端,底座1的外侧设置有夜光条2,底座1的上表面设置有推杆3和支撑柱4,推杆3的底部设置有底板5,推杆3的外侧设置有活动环6,活动环6的外侧设置有连接板7,连接板7的一端设置有扇叶8,支撑柱4的上表面设置有固定柱9,固定柱9的一侧设置有信号灯10,固定柱9的上端设置有太阳能吸收板11,支撑柱4的外侧设置有防护板12,防护板12的一侧设置有缓冲垫13,缓冲垫13的一侧设置有弹簧14和弹性柱15,支撑柱4的内部设置有与弹簧14对应的活动腔16。
[0028]进一步的,防护板12为多层设计,防护板12由前至后依次设置有抗冲击层17、缓冲层18和加固层19,抗冲击层17、缓冲层18和加固层19之间均设置有中空层20,中空层20的内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风光互补交通信号灯,包括底座(1)、推杆(3)、支撑柱(4)、信号灯(10)、太阳能吸收板(11)和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外侧设置有夜光条(2),所述底座(1)的上表面设置有推杆(3)和支撑柱(4),所述推杆(3)的底部设置有底板(5),所述推杆(3)的外侧设置有活动环(6),所述活动环(6)的外侧设置有连接板(7),所述连接板(7)的一端设置有扇叶(8),所述支撑柱(4)的上表面设置有固定柱(9),所述固定柱(9)的一侧设置有信号灯(10),所述固定柱(9)的上端设置有太阳能吸收板(11),所述支撑柱(4)的外侧设置有防护板(12),所述防护板(12)的一侧设置有缓冲垫(13),所述缓冲垫(13)的一侧设置有弹簧(14)和弹性柱(15),支撑柱(4)的内部设置有与弹簧(14)对应的活动腔(1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风光互补交通信号灯,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板(12)为多层设计,防护板(12)由前至后依次设置有抗冲击层(17)、缓冲层(18)和加固层(19),所述抗冲击层(17)、缓冲层(18)和加固层(19)之间均设置有中空层(20),所述中空层(20)的内部设置有缓冲柱(21)。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风光互补交通信号灯,其特征在于,所述抗冲击层(17)采用D3O、聚碳酸酯或聚缩醛中的一种为材料制作而成,缓冲层(18)采用ACF极限缓冲材料或聚氨酯中的一种为材料制作而成,加固层(19)采用聚酰胺或镁合金中的一种为材料制作而成,所述防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冲高超司昌平代洪娜黄镭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交通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