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光源以及检测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932586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15 07: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检测设备领域,公开了一种光源以及检测设备,所述光源包括:壳体,所述壳体设置有收容腔以及连通所述收容腔的开口;透光件,所述透光件设置于所述开口并且所述透光件盖合所述收容腔;电路板,所述电路板包括板体和灯体,所述板体内部设置有电路,所述灯体设置于所述电路板上并且所述灯体与所述电路电性连接;其中,所述灯体发射的光束能通过所述透光件射出所述收容腔,然后照射至待测物品表面形成明暗相间的条纹。通过上述方式,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施例能够提高待测物品表面缺陷的识别度。别度。别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光源以及检测设备


[0001]本技术实施例涉及半导体检测设备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光源以及检测设备。

技术介绍

[0002]用于检测外观的检测设备包括光源、图像捕捉装置和处理装置,光源通常采用LED灯直接照射待测物品,然后图像捕捉装置获取待测物品的图像并将该图像传输至处理装置,由处理装置识别待测物品表面的缺陷。
[0003]但是,本技术的专利技术人发现,现有的光源直接照射具有缺陷的待测物品表面时,光束会在待测物品表面形成的高亮背景,待测物品表面的个别缺陷,例如:流痕,油污、黑点等一些比较不易识别的缺陷时,光源无法很好的让这些缺陷与背景区分开。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实施例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光源以及检测设备,能够改善光源照射至待测物品表面后缺陷轮廓不明显的问题。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光源,包括:壳体,所述壳体设置有收容腔以及连通所述收容腔的开口;
[0006]透光件,所述透光件设置于所述开口并且所述透光件盖合所述收容腔;
[0007]电路板,所述电路板包括板体和灯体,所述板体内部设置有电路,所述灯体设置于所述电路板上并且所述灯体与所述电路电性连接;
[0008]其中,所述灯体发射的光束能通过所述透光件射出所述收容腔,然后照射至待测物品表面形成明暗相间的条纹。
[0009]可选的,所述透光件包括透光板和透光薄膜,所述透光薄膜设置于所述透光板的其中一端面,所述透光板盖合所述收容腔;
[0010]其中,所述透光薄膜包括至少一条第一条纹和至少一条第二条纹,一所述第一条纹与一所述第二条纹相邻,所述第一条纹的透光率小于所述第二条纹的透光率,或者所述第二条纹的透光率小于所述第一条纹的透光率。
[0011]可选的,所述第一条纹的宽度大于所述第二条纹的宽度。
[0012]可选的,所述透光板由PC制备而成,并且所述透光板的透光率在50%

95%之间。
[0013]可选的,所述壳体包括底板、第一侧板、第二侧板、第三侧板和第四侧板,所述第一侧板、第二侧板、第三侧板和第四侧板设置于所述底板的一端,并且所述第一侧板、第二侧板、第三侧板和所述第四侧板两两连接围合成所述收容腔。
[0014]可选的,所述底板为铝基散热器。
[0015]可选的,所述铝基散热器呈鳍状结构。
[0016]可选的,所述光源还包括导热层,所述导热层的一端面抵接所述底板,所述导热层的另一端面抵接所述板体。
[0017]可选的,所述第一侧板、第二侧板、第三侧板或所述第四侧板上设置有散热片,所述散热片设置于所述第一侧板、第二侧板、第三侧板或所述第四侧板背离所述收容腔的一端面。
[0018]本技术提供一种检测设备实施例,包括:
[0019]如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光源;
[0020]图像捕捉装置,所述图像捕捉装置用于获取光源照射至待测物品表面后形成的图像;
[0021]处理装置,所述处理装置与所述图像捕捉装置电性连接,所述处理装置接收所述图像捕捉装置获取的图像。
[0022]在本技术实施例中,通过将所述电路板收容于所述壳体的收容腔内,并且在壳体的开口处设置透光件,让所述电路板的灯体发射的光束通过所述透光件后,形成明暗相间的条纹照射至待测物品的表面,让待测物品表面的缺陷更为明显。
附图说明
[0023]图1是本技术光源实施例的整体示意图;
[0024]图2是本技术光源实施例的另一示意图;
[0025]图3是本技术光源实施例的爆炸示意图;
[0026]图4是本技术光源实施例的透光薄膜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为了便于理解本技术,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更详细的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表述“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其间可以存在一个或多个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表述“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其间可以存在一个或多个居中的元件。本说明书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0028]除非另有定义,本说明书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说明书中在本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用于限制本技术。本说明书所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0029]在工业革命之后,越来越多行业实现了零部件生产的自动化,大幅提高了人类社会生产资料的生产效率。近些年来随着手机行业的迅猛发展,特别是由功能机时代迈进智能机时代,围绕手机催生出了庞大的经济市场。现在,手机成了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电子设备,手机在生产制备的过程中通常采用模块化生产。在手机盖板的生产制备时,同一批手机盖中不可避免的存在个别不良品,为了将个别不良品甄别筛选出来,则需要检测设备对同一批次的手机盖进行自动识别。现有的检测设备采用的光源一般是LED灯照射待测物品表面,通过图像捕捉装置拍摄待测物品来生成图像,然后将该图像传输至处理装置进行判断并识别出带有缺陷的手机盖。但是,目前的手机盖板通常具有弧边,而这种样式的手机盖板比较容易在弧边产生缺陷,例如:流痕,油污、黑点等一些比较不易识别的缺陷,传统的光源照射在待测物品表面会形成亮场或暗场,在亮场或暗场条件下,这些缺陷和产品本
身颜色接近,传统光源发射的光束照射至手机盖板的弧形表面上时很难清晰呈现缺陷的轮廓,从而导致带有缺陷的手机盖板通过检测。为此,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光源,能够让照射在手机盖板的弧边表面的光束形成明暗相间的条纹,让缺陷的轮廓更明显,提高检测设备识别缺陷的能力。
[0030]请参阅图1和图2,光源1包括壳体10、透光件20和电路板30,所述壳体10设置有收容腔101以及连通所述收容腔101的开口102,所述透光件20设置于所述开口102并且所述透光件20盖合所述收容腔101,所述电路板30包括板体301和灯体302,所述板体301内部设置有电路,所述灯体302设置于所述电路板30上并且所述灯体302与所述电路电性连接。当待测物品需要进行缺陷检测时,所述灯体302发射的光束能通过所述透光件20射出所述收容腔101,然后照射至待测物品表面形成明暗相间的条纹。
[0031]对于上述壳体10,请参阅图2,所述壳体10包括底板11、第一侧板12、第二侧板13、第三侧板14和第四侧板15,所述第一侧板12、第二侧板13、第三侧板14和第四侧板15设置于所述底板11的一端,并且所述第一侧板12、第二侧板13、第三侧板14和所述第四侧板15两两连接围合成所述收容腔101。
[0032]当所述光源1在长时间的检测作业时,所述电路板30会产生大量的热量,过高的温度容易让所述光源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光源,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所述壳体设置有收容腔以及连通所述收容腔的开口;透光件,所述透光件设置于所述开口并且所述透光件盖合所述收容腔;电路板,所述电路板包括板体和灯体,所述板体内部设置有电路,所述灯体设置于所述电路板上并且所述灯体与所述电路电性连接;其中,所述灯体发射的光束能通过所述透光件射出所述收容腔,然后照射至待测物品表面形成明暗相间的条纹。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源,其特征在于,所述透光件包括透光板和透光薄膜,所述透光薄膜设置于所述透光板的其中一端面,所述透光板盖合所述收容腔;其中,所述透光薄膜包括至少一条第一条纹和至少一条第二条纹,一所述第一条纹与一所述第二条纹相邻,所述第一条纹的透光率小于所述第二条纹的透光率,或者所述第二条纹的透光率小于所述第一条纹的透光率。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条纹的宽度大于所述第二条纹的宽度。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光源,其特征在于,所述透光板由PC制备而成,并且所述透光板的透光率在50%

95%之间。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袁文超余艳婷张泳杰刘颖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品图视觉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