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混合铜厚绕组结构的平面型电感器及最优铜厚设计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功率变换器电感器结构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混合铜厚绕组结构的平面型电感器及最优铜厚设计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电力电子技术高效率、高频化、平面化、集成化以及高功率密度的发展方向,要求应用于开关电源中的磁元件也具有高频化、集成化、低损耗和高功率密度的发展趋势,因此平面磁性元件的应用大幅增加。相比于传统磁性元件,平面磁性元件具有功率密度高、散热性能好、工作频率高、效率高以及一致性好等优点。平面磁性元件的发展也必然成为以后高性能开关电源发展的核心,其应用可以促进开关电源的高频化发展,降低其中磁性元件的体积重量,提高整个变换器的功率密度,但是工作频率的提升会导致高频下的涡流效应更加明显,损耗不断上升,温升大幅增加,限制了开关频率的进一步提升。因此为了提高变换器的效率与功率密度,需要进行平面磁性元件绕组的损耗优化。
[0003]电感器是功率变换器的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变换器中的磁性元件,其承担着储能、滤波等作用。在电感器设计过程中,传统的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混合铜厚绕组结构的平面型电感器,其特征在于,其包含两种以上不同铜箔厚度的绕组:根据距离气隙的远近,靠近气隙的铜箔厚度小于等于远离气隙的铜箔厚度;所述的不同铜箔厚度绕组串联共同构成平面型电感器绕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混合铜厚绕组结构的平面型电感器,其特征在于,相邻两层以上铜箔选择同一厚度。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混合铜厚绕组结构的平面型电感器,其特征在于,平面型电感器的磁芯采用平面磁芯。4.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基于混合铜厚绕组结构的平面型电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气隙设于磁芯拐角处。5.一种基于权利要求1所述平面型电感器的最优铜厚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每一层铜箔的直流电阻与交流电阻的计算公式代入单层铜箔的损耗中,得出一个单层铜箔总损耗关于电感电流中交流分量与直流分量的比值即纹波系数以及平面电感工作频率,环形绕组内外环半径参数的计算公式,由此得到不同工作条件下的平面电感每层绕组所对应的最优铜厚。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单层铜箔的单位长度损耗P分析结果如式(1)所示:其中w为绕组宽度,h为绕组厚度,γ为铜电导率,J
z
(x)为电感绕组的电流密度, 分别代表铜箔表面的磁场强度,γ为铜电导率,v代表铜箔厚度h与对应开关频率f
s
之下集肤深度Δ的比值,μ0为铜的磁导率;由于一维条件下集肤损耗P
s
与邻近损耗P
p
具有正交性,单层铜箔损耗分为式(2)和式(3)的和:具有正交性,单层铜箔损耗分为式(2)和式(3)的和: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由安培环路定理得到平面电感每一层绕组上下表面的磁场强度如式(4)和式(5)所示:上下表面的磁场...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