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土石混合体隧道围岩开挖卸荷模拟试验装置及模拟试验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岩土工程试验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土石混合体隧道围岩开挖卸荷模拟试验装置及模拟试验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城市规模的不断发展,我国轨道交通建设如火如荼。重庆等西南山地城市因建设过程中采用“高挖低填”的整平方式,存在大量结构松散、孔隙率大、强度较低、工程性能很差的深厚土石混合回填区,进行轨道交通建设时隧道开挖,将不可避免地穿越这些深厚的土石混合体回填土区。与普通固结土体中隧道开挖不同,回填土中隧道施工过程中,因土体强度低,成洞条件差,围岩受力复杂,开挖扰动后自稳能力差、自稳时间短,施工过程中易发生塌方、大变形、地表沉降过大等灾害。然而,由于对土石混合体围岩工程性质的认知不足,隧道开挖过程中其卸荷效应及损伤演化机理上不清晰,施工时所采用的支护手段大多依托于以往的工程经验,保留了过多的安全余量,造成浪费的同时还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此外,缺乏对土石混合体围岩卸荷变形的把控还会影响工期,增加成本。
[0003]因此,针对下穿欠固结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土石混合体隧道围岩开挖卸荷模拟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组件、组合装样辅助系统、橡皮膜、应变片、微机控制电液伺服加载系统、顶压组件和水压计;所述组合装样辅助系统包括空腔组件和放料组件;所述空腔组件包括内装样套筒、外装样套筒和透水石;所述内装样套筒和所述外装样套筒同轴地设于所述底座组件上,并在其二者之间形成装样腔,所述内装样套筒内形成内压腔,所述外装样套筒外壁与所述底座组件形成外压腔;所述透水石设于所述底座组件上,并位于所述内装样套筒和所述外装样套筒之间;所述橡皮膜设有两个,一所述橡皮膜可拆卸套地设于所述内装样套筒的外壁,另一所述橡皮膜可拆卸地套设与所述外装样套筒的内壁,并在其外表面设有所述应变片;所述放料组件可拆卸地设于所述装样腔内,所述放料组件能使不同粒径块石与土在下落至所述装样腔内时均匀混合;所述装样腔内装样完成后,拆卸所述放料组件并安装所述顶压组件,使所述内压腔和所述外压腔分别形成密闭空间;所述水压计设有多个并能分别测量两所述橡皮膜外侧空间的压力,所述顶压组件上还设有可关闭的排气孔;所述微机控制电液伺服加载系统与所述装样腔及所述装样腔外的两封闭空间相连,所述微机控制电液伺服加载系统能同时对所述装样腔施加外部围压、内部围压、轴向压力和扭转剪力。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土石混合体隧道围岩开挖卸荷模拟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组件包括仪器基座、底部密封盘、刚性外壁和试样底座;所述底部密封盘设于所述仪器基座上,所述刚性外壁立设于所述底部密封盘上,所述刚性外壁与所述外装样套筒外壁之间形成所述外压腔,所述刚性外壁的顶端可拆卸地设有所述顶压组件;所述试样底座设于所述底部密封盘上,所述内装样套筒和所述外装样套筒分别同轴地设于所述试样底座上,所述底部密封盘上设有多个通液管道,所述通液管道一端与所述微机控制电液伺服加载系统,另一端与所述外压腔或穿过所述试样底座与所述内压腔连通,所述微机控制电液伺服加载系统能控制所述内压腔和所述外压腔的进水量。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土石混合体隧道围岩开挖卸荷模拟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微机控制电液伺服加载系统包括外压伺服控制机、内压伺服控制机、反压伺服控制机和扭剪控制机;所述外压伺服控制机通过所述通液管道和所述外压腔相连,并能控制所述外压腔的进水量;所述内压伺服控制机通过所述通液管道和所述内压腔相连,并能控制所述内压腔的进水量;所述反压伺服控制机穿过所述试样底座和所述透水石相连,并能给予所述装样腔竖向的压力;所述扭剪控制机和所述试样底座相连,并能带动所述试样底座转动。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诗琪,杨忠平,李绪勇,刘浩宇,赵茜,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