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力控制合流制截流倍数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4927924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15 07:2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水力控制合流制截流倍数系统,包括截流检查井,所述截流检查井分别连接合流进水总管、合流出水总管和截流污水出水管;所述截流污水出水管的两侧设有闸板槽,闸板槽的槽内连接有闸板,闸板通过耐腐蚀绳索连接截流倍数控制限位器,闸板与截流倍数控制限位器之间设有2个滑轮,截流倍数控制限位器底部连有配重,配重再与轻质浮板连接;所述截流检查井内设有溢流堰,合流进水总管和截流污水出水管设置在溢流堰一侧,合流出水总管设置在溢流堰另一侧。针对目前采用浮筒阀进行截流井截流倍数控制存在的生产建设成本高,水力计算过程复杂问题进行创新设计,采用制作更简单,水力计算更简单快捷的系统来控制截流倍数。数。数。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水力控制合流制截流倍数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市政工程领域,具体为一种水力控制合流制截流倍数系统。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城市化建设进程的不断加快,市政基础设施快速发展,排水设施尤其是排水管网的维护和管理属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运行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人们的日常生产生活密切相关,市政排水管网具有系统性、复杂性的特点,只有不断的做好排水管理工作,才会有效发挥市政排水管网的功能性作用。然而,长期以来,许多市政排水设施及管网系统建设未受到应有的重视而滞后于城市建设,同时,区域内尚有诸多老城片区,地下管网历史久远,错综复杂,管网老化问题也较为突出。
[0003]目前国内大多数城市老城区,市政排水管网多为合流制系统,在进行雨污分流改造中,多采用截流式合流制进行系统改造。合流制系统雨污分流改造中,关键控制点为截流检查井的设置。通过截流检查井,旱天污水进入污水系统,雨天时控制截流倍数,使部分雨水进入污水系统,大部分雨水排入下游雨水系统中。在截流检查井中,截流倍数的控制,目前常采用浮筒。浮筒阀,也叫截流阀、限流阀、盲板阀。其大致原理为依靠浮筒控制阀门起闭,浮筒随着水位的升降实现阀门的起闭来进行水流量调节控制。浮筒阀主要由浮筒及闸板构成,多为不锈钢成品,浮筒体积相对较大,截流井尺寸较大,造成生产建设成本高,不经济;且浮筒阀闸板多为圆形,通过转轴控制管道开启度,其开启形状为“新月”型,用在合流制截流井截流倍数控制中,水力计算过程复杂。
[0004]因此迫切需要设计一种水力控制合流制截流倍数系统解决上述问题。r/>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水力控制合流制截流倍数系统,针对目前采用浮筒阀进行截流井截流倍数控制存在的生产建设成本高,水力计算过程复杂问题进行创新设计,采用制作更简单,水力计算更简单快捷的系统来控制截流倍数。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水力控制合流制截流倍数系统,包括截流检查井,所述截流检查井分别连接合流进水总管、合流出水总管和截流污水出水管;所述截流污水出水管的两侧设有闸板槽,闸板槽的槽内连接有闸板,闸板通过耐腐蚀绳索连接截流倍数控制限位器,闸板与截流倍数控制限位器之间设有2个滑轮,截流倍数控制限位器底部连有配重,配重再与轻质浮板连接;所述截流检查井内设有溢流堰,合流进水总管和截流污水出水管设置在溢流堰一侧,合流出水总管设置在溢流堰另一侧。
[0007]需要进一步说明的是,所述合流进水总管和合流出水总管处于同一标高。
[0008]需要进一步说明的是,所述截流污水出水管标高低于合流进水总管和合流出水总管。
[0009]需要进一步说明的是,所述溢流堰的高度低于截流污水出水管。
[0010]需要进一步说明的是,所述截流检查井在合流出水总管)一侧的内壁上设有若干出水压力管。
[0011]需要进一步说明的是,所述闸板呈矩形,且闸板的高度及宽度均大于截流污水出水管的外径。
[0012]需要进一步说明的是,所述配重包括混凝土块和石块。也可以用其他材料。轻质浮板也可用塑料空瓶、塑料泡沫材料等较轻的物体代替,废物利用,节省材料。滑轮可通过钢质材料固定在截流检查井内壁的合适位置。
[0013]需要进一步说明的是,该系统的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旱天时,闸板在滑轮另一端的配重及轻质浮板的重力作用下,为正常开启状态,合流进水总管处于非満流状态,污水受到溢流堰的阻挡进入截流污水出水管;

雨天时,合流进水总管处于满流状态,截流检查井内水位上升,越过溢流堰,闸板、配重及轻质浮板在浮力及重力的共同作用下,使闸板下落,流倍数控制限位器控制闸板的开启度(管渠过流断面面积与开启高度成数学关系,计算简单快捷),从而控制截流倍数。
[0014]系统原理:闸板的质量、配重的质量、轻质浮板(密度小于水的密度)的质量及轻质浮板的重力需满足以下条件:1)闸板的质量<配重的质量+轻质浮板的质量;2)闸板和配重质量之间的关系宜取m板≥m配;3)(闸板重力

闸板浮力)>(配重及浮板的重力

配重及浮板的浮力)。
[0015]旱天时,闸板(矩形)在滑轮另一端的配重及浮板的重力作用下,为正常开启状态,上游合流制管道(非满流状态)污水通过截流槽及溢流堰的作用进入截流污水出水管道;雨天时,合流制管道满流状态,截流井内水位上升,越过溢流堰,闸板、配重及浮板在浮力及重力的共同作用下,使闸板下落,通过限位器控制闸板的开启度(管渠过流断面面积与开启高度成数学关系,计算简单快捷),从而控制截流倍数。
[00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系统主要控制元件由闸板、闸板槽、滑轮、绳索、配重、轻质浮板及流倍数控制限位器组成,为共同作用下实现截流倍数的控制,针对目前采用浮筒阀进行截流井截流倍数控制存在的生产建设成本高,水力计算过程复杂问题进行创新设计,采用制作更简单,水力计算更简单快捷;(2)旱天及雨天通过闸板、配重、轻质浮板的浮力消长来进行闸板的起闭;(3)雨天根据设定的截流倍数,计算出闸板的开启度,在限位器的作用下限制闸板下降距离,进行水力控制管道开启度,控制截流倍数;(4)通过滑轮的使用,改变力的方向,同时减少系统摩擦力,更易控制;(5)闸板采用矩形闸板,方便水力计算,更快捷高效。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平面图;图2为图1的A

A剖视图;
图中:1

合流进水总管;2

闸板;3

滑轮;4

耐腐蚀绳索;5

截流倍数控制限位器;6

配重;7

轻质浮板;8

闸板槽;9

溢流堰;10

合流出水总管;11

出水压力管;12

截流污水出水管;13

截流检查井。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9]请参阅图1

2,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水力控制合流制截流倍数系统,包括截流检查井13,所述截流检查井13分别连接合流进水总管1、合流出水总管10和截流污水出水管12;所述截流污水出水管12的两侧设有闸板槽8,闸板槽8的槽内连接有闸板2,闸板2通过耐腐蚀绳索4连接截流倍数控制限位器5,闸板2与截流倍数控制限位器5之间设有2个滑轮3,截流倍数控制限位器5底部连有配重6,配重6再与轻质浮板7连接;所述截流检查井13内设有溢流堰9,合流进水总管1和截流污水出水管12设置在溢流堰9一侧,合流出水总管10设置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力控制合流制截流倍数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截流检查井(13),所述截流检查井(13)分别连接合流进水总管(1)、合流出水总管(10)和截流污水出水管(12);所述截流污水出水管(12)的两侧设有闸板槽(8),闸板槽(8)的槽内连接有闸板(2),闸板(2)通过耐腐蚀绳索(4)连接截流倍数控制限位器(5),闸板(2)与截流倍数控制限位器(5)之间设有2个滑轮(3),截流倍数控制限位器(5)底部连有配重(6),配重(6)再与轻质浮板(7)连接;所述截流检查井(13)内设有溢流堰(9),合流进水总管(1)和截流污水出水管(12)设置在溢流堰(9)一侧,合流出水总管(10)设置在溢流堰(9)另一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力控制合流制截流倍数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合流进水总管(1)和合流出水总管(10)处于同一标高。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力控制合流制截流倍数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截流污水出水管(12)标高低于合流进水总管(1)和合流出水总管(10)。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力控制合流制截流倍数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溢流堰(9)的高度低于截流污水出水管(1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义生李玲玲罗降邓良定蒋秋萍邓蓉津
申请(专利权)人:华蓝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