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耐冲击闪烁晶体探测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926199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15 07: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新型耐冲击闪烁晶体探测器,包括相互连通的上壳体和下壳体,上壳体与下壳体螺纹连接,上壳体顶端开设有通孔,上壳体内设置有光电倍增管,光电倍增管位于通孔处,光电倍增管与上壳体内壁之间安装有若干缓冲部,若干缓冲部上下布置,光电倍增管底部套设有减震限位套的顶部,减震限位套的顶部与上壳体侧壁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一密封圈,减震限位套底部位于下壳体内且与下壳体底壁抵接,减震限位套内套设有闪烁晶体,闪烁晶体与光电倍增管接触设置,闪烁晶体与下壳体底壁之间设置有弹力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稳定性高,能够吸收外界冲击力,耐冲击性强。耐冲击性强。耐冲击性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耐冲击闪烁晶体探测器


[0001]本技术涉及闪烁晶体
,特别是涉及一种新型耐冲击闪烁晶体探测器。

技术介绍

[0002]闪烁晶体是当高能射线或其它放射性粒子通过时,因射线或粒子的激发,发出荧光脉冲的晶体。闪烁晶体广泛应用于核医学成像、高能物理实验、安全检查、工业无损探伤、空间科学研究及核探矿等领域,是相关高科技产业不可或缺的一种材料。在闪烁晶体中,溴化镧晶体具有光产额高、能量分辨率好、衰减时间短、非线性响应小等优点。但是闪烁晶体探测器在工作时容易受到外界的冲击力,现有的闪烁晶体探测器缺少抗冲击能力,部分闪烁晶体探测器虽然含有减震层,但是减震效果差,减震手段单一,当闪烁晶体探测器受到冲击时,内部闪烁晶体与光电倍增管稳定性差,容易发生移位,导致探测效果差,甚至对闪烁晶体与光电倍增管造成损伤,故亟需一种新型耐冲击闪烁晶体探测器。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耐冲击闪烁晶体探测器,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方案:本技术提供一种新型耐冲击闪烁晶体探测器,包括相互连通的上壳体和下壳体,所述上壳体与所述下壳体螺纹连接,所述上壳体顶端开设有通孔,所述上壳体内设置有光电倍增管,所述光电倍增管位于所述通孔处,所述光电倍增管与所述上壳体内壁之间安装有若干缓冲部,若干所述缓冲部上下布置,所述光电倍增管底部套设有减震限位套的顶部,所述减震限位套的顶部与所述上壳体侧壁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一密封圈,所述减震限位套底部位于所述下壳体内且与所述下壳体底壁抵接,所述减震限位套内套设有闪烁晶体,所述闪烁晶体与所述光电倍增管接触设置,所述闪烁晶体与所述下壳体底壁之间设置有弹力部。
[0005]优选的,所述缓冲部包括与所述上壳体内壁固定连接的若干固定座,每个所述固定座上均转动连接有两个支撑杆,两个所述支撑杆上转动连接有滚轮,所述光电倍增管侧壁上包覆有若干缓冲板,若干所述缓冲板围成缓冲筒,所述缓冲筒周向开设有若干环形槽,所述滚轮位于所述环形槽内且与所述环形槽底壁抵接,同一固定座上的两个所述支撑杆之间固定连接有伸缩部。
[0006]优选的,所述伸缩部包括与一个所述支撑杆固定连接的滑杆,另一所述支撑杆上固定连接有配合杆,所述配合杆内开设有滑动腔,所述滑杆端部贯穿所述配合杆固定连接有滑块,所述滑杆与所述配合杆滑动连接,所述滑块位于所述滑动腔内且与所述滑动腔内壁滑动连接,所述滑杆位于所述滑动腔内的部分周向设置有压力弹簧,所述压力弹簧两端分别与所述滑块、滑动腔内壁固定连接。
[0007]优选的,弹力部包括与所述闪烁晶体抵接的第一横板,所述第一横板下方设置有
第二横板,所述第一横板与第二横板均位于所述减震限位套内且均与所述减震限位套滑动连接,所述第一横板与第二横板之间固定连接有若干弹力弹簧,所述第二横板与所述下壳体底壁接触设置。
[0008]优选的,所述缓冲筒周向套设有若干减震垫圈,所述减震垫圈远离所述缓冲筒的一侧与所述上壳体内壁接触设置。
[0009]优选的,所述缓冲板顶部与所述上壳体侧壁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二密封圈。
[0010]优选的,所述闪烁晶体的侧壁以及底壁均包覆有反射层,所述反射层为二氧化钛。
[0011]优选的,所述滑杆与所述配合杆均为弧形。
[0012]本技术公开了以下技术效果:本技术利用减震限位套对闪烁晶体和光电倍增管进行限位,使闪烁晶体和光电倍增管固定在指定位置,然后利用第一密封圈对减震限位套进行限位,增强稳定性,同时减震限位套具有减震作用,能够减少闪烁晶体受到的冲击,在光电倍增管与上壳体之间设置若干缓冲部,能够减少光电倍增管受到的冲击,弹力部能够在上壳体与下壳体连接之后对闪烁晶体施加压力,增强闪烁晶体与光电倍增管稳定性;本技术稳定性高,能够吸收外界冲击力,耐冲击性强。
附图说明
[0013]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4]图1为本技术探测器结构示意图;
[0015]图2为本技术缓冲部结构示意图;
[0016]图3为本技术伸缩部结构示意图;
[0017]其中:1

上壳体,2

下壳体,3

通孔,4

光电倍增管,5

减震限位套,6

第一密封圈,7

闪烁晶体,8

固定座,9

支撑杆,10

滚轮,11

缓冲板,12

环形槽,13

滑杆,14

配合杆,15

滑动腔,16

滑块,17

压力弹簧,18

第一横板,19

第二横板,20

弹力弹簧,21

减震垫圈,22

第二密封圈,23

反射层。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9]为使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0020]参照图1

3,本技术提供一种新型耐冲击闪烁晶体探测器,包括相互连通的上壳体1和下壳体2,上壳体1与下壳体2螺纹连接,上壳体1顶端开设有通孔3,上壳体1内设置有光电倍增管4,光电倍增管4位于通孔3处,光电倍增管4与上壳体1内壁之间安装有若干缓冲部,若干缓冲部上下布置,光电倍增管4底部套设有减震限位套5的顶部,减震限位套5的
顶部与上壳体1侧壁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一密封圈6,减震限位套5底部位于下壳体2内且与下壳体2底壁抵接,减震限位套5内套设有闪烁晶体7,闪烁晶体7与光电倍增管4接触设置,闪烁晶体7与下壳体2底壁之间设置有弹力部。减震限位套5对闪烁晶体7和光电倍增管4进行限位,使闪烁晶体7和光电倍增管4固定在指定位置,然后利用第一密封圈6对减震限位套5进行限位,增强稳定性,同时减震限位套5具有减震作用,能够减少闪烁晶体7受到的冲击,在光电倍增管4与上壳体1之间设置若干缓冲部,能够减少光电倍增管4受到的冲击,弹力部能够在上壳体1与下壳体2连接之后对闪烁晶体7施加压力,增强闪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耐冲击闪烁晶体探测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相互连通的上壳体(1)和下壳体(2),所述上壳体(1)与所述下壳体(2)螺纹连接,所述上壳体(1)顶端开设有通孔(3),所述上壳体(1)内设置有光电倍增管(4),所述光电倍增管(4)位于所述通孔(3)处,所述光电倍增管(4)与所述上壳体(1)内壁之间安装有若干缓冲部,若干所述缓冲部上下布置,所述光电倍增管(4)底部套设有减震限位套(5)的顶部,所述减震限位套(5)的顶部与所述上壳体(1)侧壁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一密封圈(6),所述减震限位套(5)底部位于所述下壳体(2)内且与所述下壳体(2)底壁抵接,所述减震限位套(5)内套设有闪烁晶体(7),所述闪烁晶体(7)与所述光电倍增管(4)接触设置,所述闪烁晶体(7)与所述下壳体(2)底壁之间设置有弹力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耐冲击闪烁晶体探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部包括与所述上壳体(1)内壁固定连接的若干固定座(8),每个所述固定座(8)上均转动连接有两个支撑杆(9),两个所述支撑杆(9)上转动连接有滚轮(10),所述光电倍增管(4)侧壁上包覆有若干缓冲板(11),若干所述缓冲板(11)围成缓冲筒,所述缓冲筒周向开设有若干环形槽(12),所述滚轮(10)位于所述环形槽(12)内且与所述环形槽(12)底壁抵接,同一固定座(8)上的两个所述支撑杆(9)之间固定连接有伸缩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耐冲击闪烁晶体探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部包括与一个所述支撑杆(9)固定连接的滑杆(13),另一所述支撑杆(9)上固定连接有配合杆(14),所述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翟鹏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省华凯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