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分质分级调节的污水调节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925595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15 07: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便于分质分级调节的污水调节池,其结构包括:可分质分级调节池,由依次连接的至少两个独立的调节分池组成,各调节分池之间通过设置自控闸阀的连通管道连接;最前端的第一调节分池的前端进水管上设有数字流量计,该第一调节分池内后端设有水质及液位监测装置;各调节分池内均设有电动搅拌器;各调节分池内底部均设有潜污泵,各潜污泵均经出水分管与出水总管连接;所述数字流量计、水质及液位监测装置、各电动搅拌器、自控闸阀和各潜污泵均与控制装置电气连接。该污水调节池能方便的实现根据水量、水质和液位高度进行污水的分质分级调节,减少前端碳源的无效消耗,为后端污水处理主体系统提供保障。为后端污水处理主体系统提供保障。为后端污水处理主体系统提供保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于分质分级调节的污水调节池


[0001]本技术涉及污水处理领域,具体涉及用于污水前端处理的一种便于分质分级调节的污水调节池。

技术介绍

[0002]无论是城市污水还是工业废水,其水质和水量都会随时间而产生较大的波动,不均匀的进水流量和浓度会给后端的污水处理系统带来冲击,致使污水处理系统无法保持在最优的工艺条件下运行,甚至导致系统瘫痪。为了提高污水处理系统的抗冲击负荷能力,通常对水质水量波动较大的污水处理系统前端设施污水调节池,对进、出水进行水量和水质的调节。在实际污水处理系统中,尤其是水质水量波动较大的村镇污水处理系统和工业废水处理系统中,通常将调节池设计的偏大。例如在《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

2019)中规定,对于生活排水调节池其容积不得大于6小时生活排水平均小时流量。一方面可以保证调节池有一定的调节容积,另一方面也可以避免调节池过大,从而导致污水腐化变臭;然而在实际工程中,由于排水系统的雨污合流,管网混接错接等问题,通常导致6小时停留时间的调节池不能满足实际需求,因此通常会将调节池设计成12小时甚至更长停留时间的池容,以避免雨季瞬时大流量和突发污染事件的冲击。这样做虽然起到了很好地抗冲击作用,但在日常的运行过程中,由于过大的调节池容,导致污水不能及时进入主体生化工艺段,从而导致调节池内污水发生厌氧消化消耗较多碳源,污泥沉积,散发臭气等问题,进而导致后续工艺段的进水COD偏低,影响反硝化效果等。因此调节池的设置既要满足突发事件下大流量和高浓度污水的调节作用,以均衡水量水质,又要在日常运行过程中避免池内碳源无效消耗,减少污泥沉积等问题,这就对于调节池容积的合理设计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0003]对于调节池的研究,目前许多学者更多的是关注调节池的污泥沉积,调节池臭气治理,或者调节池的构筑防渗等方面,例如:何凯强研究了废水调节池的异味治理技术,孙拴虎等人研究了调节池防渗,池壁及底板开裂的治理措施。对调节池的构型优化研究相对较少,罗惠云等人研究设计了一种无动力调节池,通过合理设计调节池进水配水孔,出水溢流堰等来实现池容可调,可对一定量的水质水量进行调节。
[0004]但现有的能对一定量的水质水量进行调节的污水调节池采用微动力(如:重力自流或设置挡板溢流等方式)进行调节,对水量水质的均衡作用有限,不能对水质水量波动较大的来水进行调节。
[0005]有鉴于此,特提出本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了一种便于分质分级调节的污水调节池,能减少前端碳源的无效消耗的同时实现废水的分级分质调节,为后端污水处理主体系统提供保障,进而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
[0007]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0008]本技术实施方式提供一种便于分质分级调节的污水调节池,包括:
[0009]分质分级调节池,由依次连接的至少两个分开的调节分池组成,各调节分池之间通过设置自控闸阀的连通管道连接;
[0010]最前端的第一调节分池的前端进水管上设有数字流量计,该第一调节分池内后端设有水质监测传感器和液位监测传感器;
[0011]各调节分池内均设有电动搅拌器;
[0012]各调节分池内底部均设有潜污泵,各潜污泵均经出水分管与出水总管连接;
[0013]所述数字流量计、水质及液位监测装置、各电动搅拌器、自控闸阀和各潜污泵均与控制装置电气连接。
[00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所提供的便于分质分级调节的污水调节池,其有益效果包括:
[0015]通过采用依次连接的至少两个分开的调节分池作为分质分级调节池,通过自控闸阀控制各调节分池之间的连通管道,配合第一调节分池前端进水管设置的数字流量计、后端内设置的水质监测传感器和液位监测传感器,经控制装置根据监测的进水量、水质和液位,按预设的对应方式调控自控闸阀、各调节分池内的电动搅拌器和潜污泵,实现污水的分质分级调节,避免了调节池碳源无效消耗,为后端污水处理主体系统提供保障,实现了节能降碳减排。
附图说明
[0016]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附图。
[0017]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便于分质分级调节的污水调节池的构成示意图;
[0018]附图中主要部件为:1

调节池进水管;2

分质分级调节池;21

第一调节分池;22

第二调节分池;3

电动搅拌器;31

第一搅拌器;32

第二搅拌器;4

潜污泵;41

第一潜污泵;4.2

第二潜污泵;5

数字流量计;6

水质及液位监测装置;7

自控闸阀;8

控制装置;9

溢流管;10

污水出水总管;11

检修人孔;12

远程监控系统;13

连通管道。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结合本技术的具体内容,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这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基于本技术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
[0020]首先对本文中可能使用的术语进行如下说明:
[0021]术语“和/或”是表示两者任一或两者同时均可实现,例如,X和/或Y表示既包括“X”或“Y”的情况也包括“X和Y”的三种情况。
[0022]术语“包括”、“包含”、“含有”、“具有”或其它类似语义的描述,应被解释为非排它性的包括。例如:包括某技术特征要素(如原料、组分、成分、载体、剂型、材料、尺寸、零件、部
件、机构、装置、步骤、工序、方法、反应条件、加工条件、参数、算法、信号、数据、产品或制品等),应被解释为不仅包括明确列出的某技术特征要素,还可以包括未明确列出的本领域公知的其它技术特征要素。
[0023]术语“由
……
组成”表示排除任何未明确列出的技术特征要素。若将该术语用于权利要求中,则该术语将使权利要求成为封闭式,使其不包含除明确列出的技术特征要素以外的技术特征要素,但与其相关的常规杂质除外。如果该术语只是出现在权利要求的某子句中,那么其仅限定在该子句中明确列出的要素,其他子句中所记载的要素并不被排除在整体权利要求之外。
[0024]除另有明确的规定或限定外,术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分质分级调节的污水调节池,其特征在于,包括:分质分级调节池,由依次连接的至少两个分开的调节分池组成,各调节分池之间通过设置自控闸阀的连通管道连接;最前端的第一调节分池的前端进水管上设有数字流量计,该第一调节分池内后端设有水质及液位监测装置;各调节分池内均设有电动搅拌器;各调节分池内底部均设有潜污泵,各潜污泵均经出水分管与出水总管连接;所述数字流量计、水质及液位监测装置、各电动搅拌器、自控闸阀和各潜污泵均与控制装置电气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于分质分级调节的污水调节池,其特征在于,相邻两个调节分池的下部设置所述连通管道;相邻两个调节分池的上部之间通过溢流管道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便于分质分级调节的污水调节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装置能根据所述数字流量计监测的最前端的第一调节分池的进水量,控制所述自控闸阀的开启或关闭,调控所述分质分级调节池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南蔡然张功良王光春李德祥宋忱馨游宇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首创生态环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