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苏英专利>正文

多功能手术解剖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9247 阅读:2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手术解剖器,包括:一壳体,该壳体具有一第一端和一第二端,在所述第一端上形成有一吸引口;一设置在所述壳体内的电路板;一电凝开关;一电切开关;一设置于所述壳体内并从所述壳体的第二端伸出的管件,所述管件的伸出端具有一用于对手术部位进行吸引和/或钝切和/或刮扒和/或推剥的装置;一设置于所述壳体内并从所述壳体的第二端伸出的电刀,所述电刀电连通于所述电路板,从而具有所述的电凝和/或电切功能;以及一用于使所述管件和所述电刀作相对伸缩运动的伸缩装置。借助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手术解剖器,可以额外提供钝切、刮扒和推剥等有利于手术进行的动作,另外,本发明专利技术手术解剖器的多用管还能随意转动,能符合不同使用习惯。(*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总的涉及一种医疗器械,特别是涉及一种供外科手术用的解剖器械。
技术介绍
电刀是一种在外科手术中广泛应用的重要工具,用于进行电凝和电切。与传统的手术刀相比,电刀具有出血少、效率高的优点,因而已经成为很多外科医生的必选的器械。然而,在利用电刀进行切割分离(电切)和/或止血(电凝)的过程中,往往会产生烟雾,干扰手术视野。另外,手术过程中产生的血液和碎屑也会对手术造成影响。为清除这些烟雾、血液和碎屑,就需要用一吸引器跟随电刀同步地进行吸除。起初,电刀和吸引器是分开的,但这样往往就要占用外科医生的两只手,或者需要两个人来进行操作,从而给手术带来麻烦。另外,使用分开的吸引器还会给手术的精确定位造成困难。因此,已经有人专利技术了将电刀和吸引器集为一体从而同时具有电切、电凝和吸引功能的手术解剖器,例如美国专利5,071,418、5,246,440、5,318,565和5,413,575就揭示了这样的手术解剖器。然而,虽然上述美国专利所揭示的手术解剖器各不相同,但它们都具有结构复杂、笨重、使用不便的缺点。重要的是,这些现有的手术解剖器都包括一个电刀部分和一个吸引器部分,用电刀来实现电凝和电切,用吸引器来实现吸引。这样就僵硬地限制了电刀和吸引器的功能,没有对吸引器加以更好地利用。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能同时进行电凝、电切和吸引的多功能手术解剖器。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钝切、刮扒和推剥功能的多功能手术解剖器。专利技术的又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随意转动、能符合不同使用习惯的多功能手术解剖器。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手术解剖器,包括一壳体,该壳体具有一第一端和一第二端,在所述第一端上形成有一吸引口;一设置在所述壳体内的电路板;一设置在所述壳体上、用于接通所述电路板的电凝功能的第一开关;一设置在所述壳体上、用于接通所述电路板的电切功能的第二开关;一设置于所述壳体内并从所述壳体的第二端伸出的管件,所述管件的伸出端具有一用于对手术部位进行吸引和/或钝切和/或刮扒和/或推剥的装置;一设置于所述壳体内并从所述壳体的第二端伸出的电刀,所述电刀电连通于所述电路板,从而具有所述的电凝和/或电切功能;以及一用于使所述管件和所述电刀作相对伸缩运动的伸缩装置。本专利技术的手术解剖器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的优点。特别是,借助本专利技术的手术解剖器,除了已有技术所具有的电凝、电切和吸引功能之外,还可以额外提供钝切、刮扒和推剥等有利于手术进行的动作。另外,本专利技术的手术解剖器的多用管还能随意转动,能符合不同使用习惯。附图说明图1是根据本专利技术一较佳实施例的手术解剖器的立体图;图2a是该手术解剖器的部分纵剖视图;图2b是手术解剖器的电刀缩回的局部示意图;图3是伸缩键及其周围结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4是沿图3中的线4-4剖取的剖视图;图5是根据另一实施例的伸缩键及其周围结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6是沿图5中的线6-6剖取的剖视图;图7a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另一实施例的手术解剖器的前视剖视图,其中电刀处于伸出状态;图7b是该手术解剖器的俯视剖视图,其中电刀处于被伸出的多用管覆盖的状态;图8是示出该手术解剖器的多用管定位结构的局部示意图;以及图9是沿图8中的箭头K方向看到的视图。具体实施例方式首先请参见图1,根据本专利技术一较佳实施例的手术解剖器1包括一由上壳2和下壳3组成的细长壳体。在壳体的一端形成有一吸引口4,用以连接吸引软管(未图示),进而连接至真空吸引源。在壳体的一个侧面上形成有一电凝揿点5和一电切揿点6,用以切换电凝和电切的功能。在壳体的另一个侧面上形成有一滑槽7,一伸缩键8可滑动地设置于其中。一金属制的多用管9设置在壳体中,其一端连通于所述吸引口4,而另一端则从壳体的另一端伸出,该多用管的从壳体伸出的末端11成斜面状,斜面的角度可例如为大约45度。所谓“多用管”是指该管件不但具有原来吸引管的功能,而且还具有电凝、电切的作用,这里的电切动作不同于电刀的普通切割,而是利用斜面状末端11进行钝性切割(钝切)以及刮扒和推剥等动作,可在手术过程中起很大的作用。为安全起见,在多用管9的外周覆有一例如塑料制的绝缘管10。一金属制的电刀12可相对伸缩地设置在多用管9中,其伸缩结构将在下文中作详细说明。在该实施例中,电刀12的刀头呈片状,而除刀头以外的部分也是管状的,与多用管9形成导电接触,并形成一吸引通道。如果需要,也可以采用整个为片状的电刀,这时就直接由多用管9形成一吸引通道。为防止焦痂积聚,可以在多用管9和电刀12上涂敷防粘材料,例如聚四氟乙烯。另外,还可以另外配置通条(未图示),以起到通阻、防粘的作用。参见图2a,其详细示出了手术解剖器1的内部结构。从该图中可以看出,电凝揿点5和电切揿点6通过弹簧片13作用于电路板14。电路板14通过电源线15电连接至电刀12,并通过电源线和插头16连接至专用的高频仪器(未图示)。多用管9和电刀12可作相对的伸缩运动,图2a示出了电刀12相对伸出的状态,而图2b示出了电刀12相对缩回的状态。重要的是,由于电刀12与多用管9形成导电接触,从而使多用管9也具有电凝和电切功能。因此,在手术过程中,除了可将多用管9用于持续吸引之外,末端11的尖端部分可放电,进行电凝和电切,而整个斜面可作刮扒、推剥之用。借助多用管9的这些功能,可形成一种新颖的“刮吸”手术方法,特别适用于肝、胆、胰等普通外科手术。图3和4示出伸缩键8及其周围结构。伸缩键8包括一大致为半圆形的抱箍81,该抱箍套设在多用管9上,以带动多用管9前后移动。应注意的是,相对于伸缩键8而言,多用管9在前后方向上是固定不动的,但可沿周向转动,这又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新颖的特征。由于多用管9可转动,使用者可根据其意愿使末端11的斜面呈不同的取向,从而便于进行不同部位的吸引和电凝、电切工作。另外,在握持解剖器1时,不同的外科医生可能会有不同的使用习惯,例如有人习惯用大拇指揿压电凝和电切揿点,而另一些人则习惯用食指来揿压。由于多用管9可转动至不同的角度,因而能满足上述的不同的使用习惯。多用管9在前后方向上的相对固定可通过去除一部分绝缘管10而形成一凹槽,并使伸缩键8卡配在该凹槽中而实现。多用管9相对于伸缩键8的转动可以靠摩擦来定位,也可以采用以下将要描述的定位结构来实现定位。图5和6示出了一种多用管定位结构。如图所示,可以沿抱箍81的圆周方向设置一凹口811,而在多用管9上设置一个止动凸点91(可以用例如焊接或冲压等手段来形成)。凹口811的深度可按需设置,一般可将其设定为有大约1/4圆周那么深。这样,当多用管9转动大约90度时,止动凸点91与凹口811的底部相接触,从而使多用管9不能再进一步的转动。图7a和7b示出了根据另一实施例的手术解剖器,其具有另一种定位结构。如图所示,在多用管9的尾端设置有一大致为L形的凹口92,而在电刀12上设置有一止动凸点121。L形凹口92深度大致等于伸缩键8的行程。如图7a所示,当伸缩键8到达上止点位置时,止动凸点121与凹口92的底部相接触,多用管9完全缩回,使电刀12处于完全暴露状态。如图7b所示,当伸缩键8到达下止点位置时,多用管9完全伸出,使电刀12处于缩回状态。这时,止动凸点121到达L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手术解剖器,包括: 一壳体,该壳体具有一第一端和一第二端,在所述第一端上形成有一吸引口; 一设置在所述壳体内的电路板; 一设置在所述壳体上、用于接通所述电路板的电凝功能的第一开关; 一设置在所述壳体上、用于接通所述电路板的电切功能的第二开关; 一设置于所述壳体内并从所述壳体的第二端伸出的管件,所述管件的伸出端具有一用于对手术部位进行吸引和/或钝切和/或刮扒和/或推剥的装置; 一设置于所述壳体内并从所述壳体的第二端伸出的电刀,所述电刀电连通于所述电路板,从而具有所述的电凝和/或电切功能;以及 一用于使所述管件和所述电刀作相对伸缩运动的伸缩装置。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淑牖苏英
申请(专利权)人:苏英彭淑牖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6[中国|杭州]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