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粘连的三层匣钵叠钵分钵的成套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923198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15 07: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防粘连的三层匣钵叠钵分钵的成套设备,包括用于输送匣钵的输送线,沿输送线的输送方向依次设有:分离装置、换位装置、识别装置、组合装置;高效、经济性地减少叠层匣钵结晶粘连问题,利用换位装置,使得下层匣钵始终作为匣钵组的最下层,仅在下层匣钵底部形成结晶,不会产生中下层匣钵粘连,另外下层匣钵形成初步结晶后隔绝匣钵本体与辊棒的接触,减少结晶的进一步产生;实现了三层匣钵自动组合和分离,相对传统的双层叠钵分钵,增加了窑炉空间的利用率,同比产能增加;对上中下层的匣钵顺序进行识别,特别适用于上中下层匣钵设定有不同装载量的工艺,可有效防止不同层次的匣钵堆叠错误,应用成本较低且高效。效。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防粘连的三层匣钵叠钵分钵的成套设备


[0001]本技术涉及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烧结的
,特别涉及一种防粘连的三层匣钵叠钵分钵的成套设备。

技术介绍

[0002]锂离子电池因其具备储存能量、可快速充放电、循环寿命长、环境友好等特点得到了广泛应用,另外正极材料是决定锂离子电池性能的关键因素之一。目前商业化的以钴酸锂、锰酸锂、磷酸铁锂、三元系正极材料为主,主要应用在3C、动力电池、和储能领域。在正极材料的生产过程中,烧结工序是最核心最重要的工序,烧结过程中匣钵作为正极材料前驱体与锂源混合物料的载体对生产工艺起到非常重要的辅助作用。目前市场烧结所使用窑炉主要为单层四列/六列、双层四列/六列设计,在炉膛高度满足要求的情况下,可将双层四列/六列烧结工艺改造为三层四列/六列烧结工艺,工艺改进后单位成本可降低约10%,改造后的三层烧结工艺所用匣钵为上层平口匣钵、中下层开口匣钵的组合方式。产能的增加带来的窑炉碱性气氛的增加从而导致辊棒及匣钵出现严重结晶,现有的叠钵分钵方式使得叠层匣钵之间出现结晶黏连,出炉后无法正常分钵,影响生产节奏从而影响产能,另外还增加匣钵使用成本(出现结晶黏连的匣钵需报废处理)。
[0003]现有技术中,减少结晶可通过定期更换辊棒、加大排气量、物料吸附等,但成本较大且耗时长,另外现有的叠钵分钵技术,适用于双层叠钵分钵但无法对不同层的匣钵进行识别。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上述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技术提出一种防粘连的三层匣钵叠钵分钵的成套设备。<br/>[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6]根据本技术的第一方面实施例的防粘连的三层匣钵叠钵分钵的成套设备,包括用于输送匣钵的输送线,沿所述输送线的输送方向依次设有:
[0007]分离装置,用于将所述输送线上叠合的匣钵组夹取升降以分离放置到所述输送线上;
[0008]换位装置,用于对在所述输送线上输送的匣钵高度进行检测及对输送顺序不符的匣钵夹持以进行位置调换;
[0009]识别装置,用于对调换位置后匣钵顺序进行检测;
[0010]组合装置,用于将所述输送线上的匣钵按顺序夹取升降以进行叠合。
[0011]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防粘连的三层匣钵叠钵分钵的成套设备,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高效、经济性地减少叠层匣钵结晶粘连问题,传统叠层匣钵因匣钵经组合分离后流转顺序出现调换,各层匣钵底部与辊棒交替接触,结晶量增加且叠层之间会出现结晶粘连;利用换位装置,使得下层匣钵始终作为匣钵组的最下层,仅在下层匣钵底部形成结晶,
不会产生中下层匣钵粘连,另外下层匣钵形成初步结晶后隔绝匣钵本体与辊棒的接触,减少结晶的进一步产生;实现了三层匣钵自动组合和分离,相对传统的双层叠钵分钵,增加了窑炉空间的利用率,同比产能增加;对上中下层的匣钵顺序进行识别,特别适用于上中下层匣钵设定有不同装载量的工艺,可有效防止不同层次的匣钵堆叠错误,应用成本较低且高效。
[0012]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分离装置包括第一限位机构、第一检测机构和第一夹持机构,所述第一限位机构升降移动于所述输送线下方以用于阻挡匣钵输送,所述第一检测机构安装在所述输送线一侧,所述第一检测机构包括三个上下依次分布的第一感应器,所述第一夹持机构位于所述输送线上方移动以将所述输送线上的匣钵进行夹取升降。
[0013]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限位机构包括第一安装架、第一驱动机构和第一挡件,所述第一安装架安装在所述输送线下方,所述第一挡件铰接在所述第一安装架上,所述第一驱动机构带动所述第一挡件绕铰接处上下摆动。
[0014]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夹持机构包括升降架、第二驱动机构、第一夹爪和第三驱动机构,所述第二驱动机构带动所述升降架在所述输送线上方进行升降,两个所述第一夹爪分别铰接在所述升降架两侧,所述第三驱动机构带动两个所述第一夹爪进行相对移动。
[0015]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分离装置还包括第二夹持机构,所述第二夹持机构包括两个分别安装在所述输送线两侧进行相对移动的第一夹板、驱动所述第一夹板平移的第四驱动机构。
[0016]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组合装置与所述分离装置结构相同。
[0017]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换位装置包括第二限位机构、顶升机构、第三夹持机构和第二检测机构,所述第二限位机构包括第二安装架、第五驱动机构和第二挡件,所述顶升机构包括安装在所述输送线下方的升降座和驱动所述升降座升降的第六驱动机构,第三夹持机构包括两个位于所述输送线上方进行相对移动的第二夹板,所述第二检测机构包括两个上下分布的第二感应器。
[0018]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识别装置包括两个上下分布的第三感应器、和声光报警器。
[0019]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还包括控制系统,所述控制系统与所述输送线、所述分离装置、所述换位装置、所述识别装置和所述组合装置连接。
[0020]本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技术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0021]本技术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0022]图1是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3]图2是本技术的分离装置/组合装置结构示意图;
[0024]图3是本技术的换位装置结构示意图;
[0025]图4是本技术的识别装置示意图;
[0026]图5时匣钵组叠放示意图。
[0027]附图标记:
[0028]输送线100;分离装置200;第一限位机构210;第一安装架211;第一驱动机构212;第一挡件213;第一检测机构220;第一感应器221;第一夹持机构230;升降架231;第二驱动机构232;第一夹爪233;第三驱动机构234;第二夹持机构240;第一夹板241;第四驱动机构242;换位装置300;第二限位机构310;第二安装架311;第五驱动机构312;第二挡件313;顶升机构320;升降座321;第六驱动机构322;第三夹持机构330;第二夹板331;第二检测机构340;第二感应器341;识别装置400;第三感应器410;声光报警器420;组合装置500;匣钵600;上层匣钵601;中层匣钵602;下层匣钵603。
具体实施方式
[0029]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30]本技术涉及一种防粘连的三层匣钵叠钵分钵的成套设备,如图1所示,其包括输送线100、分离装置200、换位装置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粘连的三层匣钵叠钵分钵的成套设备,包括用于输送匣钵的输送线(100),其特征在于:沿所述输送线(100)的输送方向依次设有:分离装置(200),用于将所述输送线(100)上叠合的匣钵组夹取升降以分离放置到所述输送线(100)上;换位装置(300),用于对在所述输送线(100)上输送的匣钵高度进行检测及对输送顺序不符的匣钵夹持以进行位置调换;识别装置(400),用于对调换位置后匣钵顺序进行检测;组合装置(500),用于将所述输送线(100)上的匣钵按顺序夹取升降以进行叠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粘连的三层匣钵叠钵分钵的成套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离装置(200)包括第一限位机构(210)、第一检测机构(220)和第一夹持机构(230),所述第一限位机构(210)升降移动于所述输送线(100)下方以用于阻挡匣钵输送,所述第一检测机构(220)安装在所述输送线(100)一侧,所述第一检测机构(220)包括三个上下依次分布的第一感应器(221),所述第一夹持机构(230)位于所述输送线(100)上方移动以将所述输送线(100)上的匣钵进行夹取升降。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粘连的三层匣钵叠钵分钵的成套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机构(210)包括第一安装架(211)、第一驱动机构(212)和第一挡件(213),所述第一安装架(211)安装在所述输送线(100)下方,所述第一挡件(213)铰接在所述第一安装架(211)上,所述第一驱动机构(212)带动所述第一挡件(213)绕铰接处上下摆动。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粘连的三层匣钵叠钵分钵的成套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持机构(230)包括升降架(231)、第二驱动机构(232)、第一夹爪(233)和第三驱动机构(234),所述第二驱动机构(232)带动所述升降架(231)在所述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英男朱永科孙辉黄光豪李和敏李长东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邦普循环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