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用于电器设备、精密仪器或文物展柜的隔振平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922411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15 07:14
本发明专利技术是一种适用于电器设备、精密仪器、文物展柜的隔振平台。主要由上平台板、C形壳隔振模块、下平台板组成,其中C形壳隔振模块由多根钢卷尺列阵并与上、下钢端板组装而成。C形壳钢卷尺具有轴向承载力高,横向刚度小的特点。本发明专利技术可适用于精密仪器、文物的隔振保护,能消除高频振动、地震作用对上部精密仪器、文物的损伤,从而达到对其保护的目的,该隔振平台具有构造简单、便于组装、经济实用的特点。经济实用的特点。经济实用的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适用于电器设备、精密仪器或文物展柜的隔振平台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电气设备、仪器、文物减震
,特别涉及一种适用于电器设备、精密仪器或文物展柜的隔振平台。

技术介绍

[0002]由于在外界震动引起的结构振动均会直接对电器设备、精密仪器以及文物产生一定的损害,影响其寿命及精密性。特别是地震以及高频振动下,损伤加剧,故需要研发一种能够隔振的装置,然而目前已有的隔振装置构造复杂,造价普遍较高。例如,2020年6月,沈阳工业大学张悦提交的硕士论文“基于抗震性分析的变压器隔振结构研究”,作者提出了一品针对电器设备变压器的隔振结构,其主要连接部件有:下连接板,上连接板,联结板,连接法兰,主机连接架。表面处理方式为镀锌,为防止生锈,延长装置使用寿命,主要减震部件有:阻尼弹簧,比尔茨隔振垫。辅件包括:弹簧保护套筒。显而易见,此针对变电站电器设备变压器的隔振结构明显配件繁多,构造复杂,其造价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适用于电器设备、精密仪器或文物展柜的隔振平台,该平台既能够安全支撑起上部重要仪器或文物,还能够减小振动能量向上部的传递,从而保护上部物品的完整性,具有较好的隔振效果;并且本专利技术的制作工艺简单,易于取材,性价比高。
[000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5]一种适用于电器设备、精密仪器或文物展柜的隔振平台,包括上平台板、下平台板和若干C形壳隔振模块;所述若干C形壳隔振模块呈阵列形式离散地设置在上平台板和下平台板之间;
[0006]每个所述C形壳隔振模块包括上钢板、下钢板和若干C形壳钢卷尺;所述上钢板用于与所述上平台板连接,所述下钢板用于与所述下平台板连接,所述若干C形壳钢卷尺通过L形的连接件连接所述上钢板和下钢板,每个所述C形壳钢卷尺的横截面为C形。
[0007]在实施例中,所述若干C形壳隔振模块呈矩形阵列形式分布。
[0008]在实施例中,每个所述C形壳隔振模块中,各C形壳钢卷尺的强轴方向平行或一致,各C形壳钢卷尺的弱轴方向平行或一致;其中,以C形壳钢卷尺横截面形状的对称轴方向为弱轴方向,以垂直于弱轴方向且过C形壳钢卷尺形心的直线为强轴方向。
[0009]在实施例中,所述上平台板和下平台板均由钢板制成,在上平台板上设有长条状的开口,以便于内圈C形壳隔振模块的安装,以上平台板长边为X向,短边为Y向,所述开口的投影位置处于Y方向的相邻C形壳隔振模块之间,且开口的长度方向为X向。
[0010]在实施例中,每个所述C形壳隔振模块,沿同一弱轴方向的C形壳钢卷尺共4排,凹侧向内对称设置,共12个固定位置用来放置C形壳钢卷尺。
[0011]在实施例中,以各C形壳钢卷尺的强轴方向为C形壳隔振模块的强轴方向,以各C形
壳钢卷尺的弱轴方向为C形壳隔振模块的弱轴方向,所述上平台板和下平台板为矩形,以上平台板长边为X向,短边为Y向,C形壳隔振模块的强轴方向为X向,C形壳隔振模块的弱轴方向为Y向;C形壳隔振模块强轴方向的侧向刚度和弱轴方向的侧向刚度不同,根据公式对其布置形式进行设计,其中K
Y
为沿隔振台面Y方向上C形壳隔振模块的总刚度,K
X
为沿隔振台面X方向上C形壳隔振模块的总刚度,a,b分别为上平台板沿X、Y方向的长度。
[0012]在实施例中,所述上钢板和下钢板均为方形,其大小、厚度均一致,且四角均设有孔洞,用于通过螺栓分别与上平台板和下平台板连接。
[0013]在实施例中,所述C形壳钢卷尺的上部和下部均开孔洞,分别通过L形的连接件与上钢板和下钢板连接,所述连接件位于所述C形壳钢卷尺的凸侧。
[0014]在实施例中,所述连接件分别与上钢板和下钢板通过螺栓或焊接固定。
[0015]在实施例中,所述C形壳钢卷尺涂刷防锈漆,进行防锈处理,呈列阵、对称的形式进行排列,根据上部结构的重量,将多片钢卷尺进行重叠并安装固定。
[00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布置于隔振层的C形壳钢卷尺不仅能支撑起上部结构,还能够阻断振动能量向上部设备、文物的传递,从而较好地保护上部物品不被振动所破坏,具有构造简单、易于加工制作、安装方便、价格便宜等优点。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总体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C形壳隔振模块示意图。
[0019]图3为C形壳钢卷尺强弱轴方向示意图。
[0020]图4为C形壳隔振模块强弱轴方向示意图。
[0021]图5为上平台板剖视图。
[0022]图6为上钢板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
[0024]如图1、图2所示,一种适用于电器设备、精密仪器或文物展柜的隔振平台,包括上平台板1、下平台板2以及若干个C形壳隔振模块3,其中C形壳隔振模块3包括上钢板4、下钢板5和若干C形壳钢卷尺7。各C形壳隔振模块3呈阵列形式离散地设置在上平台板1和下平台板2之间,可呈矩形阵列形式分布。C 形壳钢卷尺7长度方向为上下方向,即其横截面为C形,C形壳钢卷尺具有轴向承载力高,横向刚度小的特点。
[0025]其中,上钢板4用于与上平台板1连接,下钢板5用于与下平台板2连接,各C形壳钢卷尺7则分别通过L形的连接件6与上钢板4和下钢板5连接。
[0026]在本专利技术中,以各C形壳钢卷尺7的强轴方向为C形壳隔振模块3的强轴方向,以各C形壳钢卷尺7的弱轴方向为C形壳隔振模块3的弱轴方向。每个 C形壳隔振模块3中,各C形壳钢卷尺7的强轴方向平行或一致,各C形壳钢卷尺7的弱轴方向平行或一致。具体地,如图3、4所示,以C形壳钢卷尺7横截面形状的对称轴方向为弱轴方向,以垂直于弱轴方向且过C形壳钢卷尺7形心的直线为强轴方向。
[0027]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上平台板1和下平台板2均由钢板制成,为了便于内部螺栓的组装,如图5所示,在上平台板1平台面内设有长为14cm,宽为 2~3cm的长条状的开口8,以便于上下平台板内圈的C形壳隔振模块3的安装,在安装C形壳隔振模块3时,可手持螺栓深入开口8进行螺栓安装。上平台板1 和下平台板2尺寸相同,且可根据电器设备、精密仪器或文物展柜的大小选定尺寸大小。
[0028]示例地,上平台板1和下平台板2为矩形,以上平台板1长边为X向,短边为Y向,同时C形壳隔振模块3的强轴方向为X向,C形壳隔振模块3的弱轴方向为Y向。则开口8的投影位置处于Y方向的相邻C形壳隔振模块3之间,且开口8的长度方向为X向。
[0029]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C形壳隔振模块3强轴和弱轴的侧向刚度不同,这是由于单根C形壳钢卷尺7的强弱轴方向侧向刚度的差异,强轴方向刚度较大于弱轴方向刚度。同时为了便于C形壳隔振模块3的批量制作,将C形壳钢卷尺7按列阵、对称的形式进行排列布置,这也造成了C形壳隔振模块3的强轴和弱轴的侧向刚度不同。因此,可以根据公式对其布置形式进行设计。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适用于电器设备、精密仪器或文物展柜的隔振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上平台板(1)、下平台板(2)和若干C形壳隔振模块(3);所述若干C形壳隔振模块(3)呈阵列形式离散地设置在上平台板(1)和下平台板(2)之间;每个所述C形壳隔振模块(3)包括上钢板(4)、下钢板(5)和若干C形壳钢卷尺(7);所述上钢板(4)用于与所述上平台板(1)连接,所述下钢板(5)用于与所述下平台板(2)连接,所述若干C形壳钢卷尺(7)通过L形的连接件(6)连接所述上钢板(4)和下钢板(5),每个所述C形壳钢卷尺(7)的横截面为C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适用于电器设备、精密仪器或文物展柜的隔振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若干C形壳隔振模块(3)呈矩形阵列形式分布。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适用于电器设备、精密仪器或文物展柜的隔振平台,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C形壳隔振模块(3)中,各C形壳钢卷尺(7)的强轴方向平行或一致,各C形壳钢卷尺(7)的弱轴方向平行或一致;其中,以C形壳钢卷尺(7)横截面形状的对称轴方向为弱轴方向,以垂直于弱轴方向且过C形壳钢卷尺(7)形心的直线为强轴方向。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适用于电器设备、精密仪器或文物展柜的隔振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平台板(1)和下平台板(2)均由钢板制成,在上平台板(1)上设有长条状的开口(8),以便于内圈C形壳隔振模块(3)的安装,以上平台板(1)长边为X向,短边为Y向,所述开口(8)的投影位置处于Y方向的相邻C形壳隔振模块(3)之间,且开口(8)的长度方向为X向。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适用于电器设备、精密仪器或文物展柜的隔振平台,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C形壳隔振模块(3)中,沿同一弱轴方向的C形壳钢卷尺(7)共4排,凹侧向内对称设置,共12个固定位置用来放置C形壳钢卷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军强常柄李必亮郑明强李林杰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