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朱章远专利>正文

油雾分离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922266 阅读:4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15 07: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油雾分离器,属于空气净化设备技术领域,包括壳体(1),壳体(1)的下端设置有进风口(2),壳体(1)的上端设置有出风口(3),进风口(2)与出风口(3)之间设置有离心机构(4)和过滤机构(5),离心机构(4)与壳体(1)内壁之间设置有空隙一(6),空隙一(6)与进风口(2)相连通,过滤机构(5)与壳体(1)内壁之间设置有空隙二(7),空隙二(7)与空隙一(6)相连通,壳体(1)的内壁设置有导流板(8),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将油雾分离器设置为立式,体积较小,可适用于任何场所,结构简单,且油雾分离效果好。且油雾分离效果好。且油雾分离效果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油雾分离器


[0001]本技术属于空气净化设备
,具体说涉及用于对油雾混合气体进行过滤、分离、净化的油雾分离器。

技术介绍

[0002]在工厂、车间等油雾较大的地方,通常需要配置油雾分离器或油雾收集器,对空气中的油雾进行分离、收集,以达到净化空气,保护工人身体健康的目的。
[0003]本申请人于2019年6月28日申请了名称为油雾收集器的技术专利,并于2020年4月17日获得授权,专利号为CN201921004165.0,公开了箱体,在箱体的一侧设置进风口,在箱体的另一侧上方设置出风口,在出风口上设置滤芯,在进风口与出风口之间设置引导气体流动的电机和风扇,在进风口与风扇之间设置有分离网盘,在箱体底部设置有集油槽。
[0004]但是该油雾收集器为卧式结构,整体体积较大,结构复杂,不便于小型场地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油雾收集器体积较大、结构复杂,等技术问题,提供一种体积较小、结构简单的油雾分离器。
[0006]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油雾分离器,包括壳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油雾分离器,包括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的下端设置有进风口(2),所述壳体(1)的上端设置有出风口(3),所述进风口(2)与所述出风口(3)之间自下而上依次设置有离心机构(4)和过滤机构(5),所述离心机构(4)与所述壳体(1)内壁之间设置有空隙一(6),所述空隙一(6)与所述进风口(2)相连通,所述过滤机构(5)与所述壳体(1)内壁之间设置有空隙二(7),所述空隙二(7)与所述空隙一(6)相连通,所述壳体(1)的内壁设置有导流板(8),所述导流板(8)的上端朝向进风口(2),所述壳体(1)的侧壁开设有与所述导流板(8)的下端相对应的安装孔,所述安装孔内插接有与所述导流板(8)的下端相连通的排油管(9)。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雾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包括圆筒状的外壳(10),所述导流板(8)螺旋设置于所述外壳(10)的内壁,所述外壳(10)的下端设置有下封板(11),所述进风口(2)开设于所述下封板(11)的中间部分。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油雾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离心机构(4)包括沿水平方向设置的甩油盘(12)和沿水平方向设置于所述甩油盘(12)上方的风轮(13),所述甩油盘(12)和所述风轮(13)的直径均小于所述外壳(10)的内直径,所述壳体(1)内通过固定板(14)设置有用于驱动所述甩油盘(12)和所述风轮(13)转动的驱动机构(15),所述固定板(14)设置于所述风轮(13)的上方。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油雾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封板(11)的上表面设置有圆筒状的导流圈(16),所述导流圈(16)与所述风轮(13)相对应,且所述甩油盘(12)设置于所述导流圈(16)内,所述下封板(11)的下表面设置有圆筒状的下围边(17),所述下围边(17)与所述进风口...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章远
申请(专利权)人:朱章远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