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线路线损监测与管理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4921834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15 07:1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线路线损监测与管理系统,用于线路线损的核查:包括数据中心、若干终端电量采集装置、变电站输送电量采集装置以及无线移动网络;还包括手持移动电量采集终端;所述手持移动电量采集终端设有移动通信模块;手持移动电量采集终端通过移动通信模块与所述数据中心信号连接;所述数据中心包括输入模块;数据接口模块;处理模块,用于运行计算机程序;输出模块,用于根据线损分析结果输出分析输出表;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设置的控制中心与电能采集装置信号连接,通过输入模块输入,经过数据处理模块进行采集结果与标准比对,得出目前线损情况,并与设定的标准线损比较,判断线损是否正常,利于线损的控制。利于线损的控制。利于线损的控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线路线损监测与管理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力系统自动
,特别涉及一种线路线损监测与管理系统。

技术介绍

[0002]随着“互联网+”概念与物联网技术的整合应用,对于同期线损的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智能化、便捷化的针对线路线损异常问题进行分析,实现线损精益化管理的有效运转和完善提升,是当前面临的重要课题。目前通常的线路线损分析普遍为发现存在异常后,无目的的区现场进行巡查,由于明确异常趋向,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还往往存在无法清除异常的情况。
[0003]所以设计一种线路线损监测与管理系统是很有必要的。
[0004]现有专利中,最接近的现有技术是,申请号为CN202110088855.4,名称为基于一体化电量与线损管理系统的配电线路线损分析方法的专利,其公开了该方法包括:步骤:1)设置报警级别及与报警级别相对应的警报措施;2)一一设置系统数据的比对条件,3)通过一体化电量与线损管理系统调用实际的系统数据;4)依次判断系统数据单独或同时多个是否满足比对条件,5)上一步骤所有情况均未判断出结果的情况下,比对一体化电量与线损管理系统公、专变明细、与营销系统中线路线变关系,该专利只考虑因素众多,其中营销数据很不准确,所以得出来的结论,不完善;
[0005]还有一个申请号为CN201911286798.X,名称为基于线损分类器的10kV线路线损监控方法的专利;该专利公开了包括:步骤1、选取数据;步骤2、进行数据处理;步骤3、得到10kV线路理论线损计算线损率;步骤4、形成分类原则和得到各类别的样本10kV线路;步骤5、得到各类别的10kV线路线损率多元线性回归计算模型;步骤6、多元线性回归计算模型的数据更新;步骤7、将所有10kV线路信息输入到10kV线路线损分类器;步骤利用更新的多元线性回归计算模型得到每条10kV线路的计算线损率;步骤9、统计线损率进行比对,误差超过限定范围的,给出线损异常报警信息;步骤10、对异常10kV线路进行警示;步骤11、线损分析模块对10kV线路进行日、月、年统计和分区统计;步骤12、线损分析功能模块将10kV线路线损率信息发送至办公平台,办公平台对10kV线路线损率信息进行发布;该专利没有实质内容,只是现有技术的简单叠加,不完善。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线路线损监测与管理系统,将线路线损及时统计,并用手持测量终端进行比对检查,保证线损的准确。
[0007]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0008]一种线路线损监测与管理系统,用于线路线损的核查:包括数据中心、若干终端电量采集装置、变电站输送电量采集装置以及无线移动网络;所述数据中心通过无线移动网络与若干终端电量采集装置、变电站输送电量采集装置信号连接。
[0009]进一步的,还包括手持移动电量采集终端。
[0010]进一步的,所述手持移动电量采集终端设有移动通信模块;手持移动电量采集终端通过移动通信模块与所述数据中心信号连接。
[0011]进一步的,所述数据中心包括输入模块,用于读入输入数据表;
[0012]数据接口模块,用于与终端电量采集装置、变电站输送电量采集装置、手持移动电量采集终端、国网同期线损系统进行数据交互;
[0013]处理模块,用于运行计算机程序;
[0014]输出模块,用于根据线损分析结果输出分析输出表。
[0015]进一步的,所述手持移动电量采集终端设有冷却风扇。
[0016]进一步的,所述手持移动电量采集终端设有测温模块,用于测量手持移动终端的温度。
[0017]进一步的,所述终端电量采集装置安装在用电用户的电表前端;所述变电站输送电量采集装置安装在变电站出线端。
[0018]进一步的,所述终端电量采集装置内设有温度传感器。
[0019]终端电量采集装置的外壳设有冷风扇。
[0020]进一步的,所述温度传感器与所述冷风扇联锁,当测量的温度超过35度时,冷风扇自动启动。
[002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22]通过设置的测温元件以及风扇,当电能采集装置过热时,可以自动降温;
[0023]通过设置的控制中心与电能采集装置信号连接,通过输入模块输入,经过数据处理模块进行采集结果与标准比对,得出目前线损情况,并与设定的标准线损比较,判断线损是否正常,利于线损的控制。
附图说明
[0024]图1为本专利技术使用方法的步骤图;
[0025]图2为本专利技术步骤S4的原理框图;
[0026]图3为本专利技术线损不准原因图;
[0027]图4为本专利技术控制中心的工作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8]首先需要说明的是,本专利技术任何实施例的讨论仅为示例性的,并非旨在暗示本公开的范围(包括权利要求)被限于这些例子;存在如上所述的本专利技术的不同方面的许多其它变化,为了简明,它们没有在细节中提供。因此,其它实施例也在相应权利要求项的保护范围之内。
[0029]另外,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为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此外这些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专利技术,凡在本专利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0030]此外,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申请,但是本申请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申请
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推广,因此本申请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0031]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0032]除非另外具体说明,否则在这些实施例中阐述的部件和步骤的相对布置、数字表达式和数值不限制本申请的范围。同时,应当明白,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所示出的各个部分的尺寸并不是按照实际的比例关系绘制的。对于相关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技术、方法和设备可能不作详细讨论,但在适当情况下,所述技术、方法和设备应当被视为授权说明书的一部分。在这里示出和讨论的所有示例中,任何具体值应被解释为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作为限制。因此,示例性实施例的其它示例可以具有不同的值。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讨论。
[0033]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方位词如“前、后、上、下、左、右”、“横向、竖向、垂直、水平”和“顶、底”等所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通常是基于装置本身或相应子部件的主视图所示的坐标体系而形成的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线路线损监测与管理系统,用于线路线损的核查,其特征在于,包括数据中心、变电站输送电量采集装置、无线移动网络以及若干终端电量采集装置;所述数据中心通过无线移动网络与变电站输送电量采集装置、若干终端电量采集装置信号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线路线损监测与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手持移动电量采集终端。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线路线损监测与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持移动电量采集终端设有移动通信模块;手持移动电量采集终端通过移动通信模块与所述数据中心信号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线路线损监测与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中心包括输入模块,用于读入输入数据表;数据接口模块,用于与终端电量采集装置、变电站输送电量采集装置、手持移动电量采集终端、国网同期线损系统进行数据交互;处理模块,用于运行计算机程序;输出模块,用于根据线损分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武天惠王刚单世超薛刚张荣晖王磊何勇亮刘楠贾子涵侯旭晨许天成祝运文丽丛
申请(专利权)人: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石家庄供电分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