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何旭东专利>正文

一种机电工程实训用插接线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920949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15 07: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教学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机电工程实训用插接线板,包括上层面板、下层底板和转动组件,所述上层面板与下层底板通过所述转动组件转动连接,其中所述转动组件中具有转动座和转动件,所述转动座设置于下层底板内,所述转动件设置于所述上层面板内,所述转动座和转动件活动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了现有实训插接线板虽然已经在接线部分做了理想化处理,采用线与线之间插接的方式,但是取电不方便,尤其是采用接线板固定方式时,当需要多个插头取电,插头需要去适应接线板,其取电的电线容易因接线板位置的不合理而相互缠绕,造成线缆长度上的不够用的问题。造成线缆长度上的不够用的问题。造成线缆长度上的不够用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机电工程实训用插接线板


[0001]本技术属于教学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机电工程实训用插接线板。

技术介绍

[0002]在机电工程实训课程中,对电机的正反转控制等电机拖动课程是职业学校电类专业的主干课程,也是维修电工专业技术水平的主要标志之一,为了让学生们掌握电路与接线之间的转化,学生需要亲自完成电路图上的接线,即在实物线路上进行接线教学。
[0003]然而,以上现有技术中的实训插接线板虽然已经在接线部分做了理想化处理,采用线与线之间插接的方式,但是取电不方便,尤其是采用接线板固定方式时,当需要多个插头取电,插头需要去适应接线板,其取电的电线容易因接线板位置的不合理而相互缠绕,造成线缆长度上的不够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不足之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机电工程实训用插接线板,用以解决现有实训插接线板虽然已经在接线部分做了理想化处理,采用线与线之间插接的方式,但是取电不方便,尤其是采用接线板固定方式时,当需要多个插头取电,插头需要去适应接线板,其取电的电线容易因接线板位置的不合理而相互缠绕,造成线缆长度上的不够用的问题。
[000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机电工程实训用插接线板,包括上层面板、下层底板和转动组件,所述上层面板与下层底板通过所述转动组件转动连接,其中所述转动组件中具有转动座和转动件,所述转动座设置于下层底板内,所述转动件设置于所述上层面板内,所述转动座和转动件活动连接,所述转动座和转动件相配合并进行相动转动时,所述上层面板与下层底板形成夹角。
[0007]进一步,所述转动件为两个,所述转动件的下端连接有面板固定件,所述转动件通过所述面板固定件与上层面板连接,两个所述转动件呈对称分布,且两者之间留有间隙。
[0008]进一步,所述转动座中具有凸台,以及活动连接于所述凸台上方的中间件,所述中间件与转动件相配合。
[0009]进一步,所述转动座中还连接有两个稳定柱,所述稳定柱设置于所述凸台的两侧,所述面板固定件的下端开设有凹槽,所述稳定柱与所述凹槽相配合,将所述转动座与转动件连接。
[0010]进一步,所述下层底板中具有腔体,所述转动座置于所述腔体内,所述转动座的底部具有调节件,所述转动座通过所述调节件与下层底板相连接。
[0011]进一步,所述转动座中还连接有限位件,所述限位件设置于稳定柱的外侧,所述上层面板中开设有导槽,在所述上层面板与下层底板发生相对转动后,所述限位件在所述导槽内滑动。
[0012]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3]本技术利用上层面板1、下层底板2中转动组件3的作用,将两者进行转动,该插线接线板适应性强,将下层底板2固定在墙面后,上层面板1转动与下下层底板2形成一定角度,避免了在多个插头进行使用时线缆的缠绕。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技术一种机电工程实训用插接线板实施例的使用时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0015]图2为图1中A

A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0016]图3为本技术一种机电工程实训用插接线板实施例的转动后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0017]图4为本技术一种机电工程实训用插接线板实施例中转动件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0018]图5为本技术一种机电工程实训用插接线板实施例中转动座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0019]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
[0020]上层面板1、导槽11、下层底板2、腔体21、转动组件3、转动座31、凸台311、中间件312、稳定柱313、限位件314、调节件315、转动件32、面板固定件321、凹槽3211、间隙322。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更好地理解本技术,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技术方案进一步说明。
[0022]其中,附图仅用于示例性说明,表示的仅是示意图,而非实物图,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为了更好地说明本技术的实施例,附图某些部件会有省略、放大或缩小,并不代表实际产品的尺寸;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附图中某些公知结构及其说明可能省略是可以理解的。
[0023]本技术实施例的附图中相同或相似的标号对应相同或相似的部件;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若出现术语“上”、“下”、“左”、“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附图中描述位置关系的用语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的具体含义。
[0024]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若出现术语“连接”等指示部件之间的连接关系,该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部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部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0025]实施例:
[0026]如图1

5所示,一种机电工程实训用插接线板,包括上层面板1、下层底板2和转动
组件3,上层面板1与下层底板2通过转动组件3转动连接,其中转动组件3中具有转动座31和转动件32,转动座31设置于下层底板2内,转动件32设置于上层面板1内,转动座31和转动件32活动连接,转动座31和转动件32相配合并进行相动转动时,上层面板1与下层底板2形成夹角,该角度最大为90度。利用上层面板1、下层底板2中转动组件3的作用,将两者进行转动,该插线接线板适应性强,将下层底板2固定在墙面后,上层面板1转动与下下层底板2形成一定角度,避免了在多个插头进行使用时线缆的缠绕。转动件32为两个,转动件32的下端连接有面板固定件321,转动件32通过面板固定件321与上层面板1连接,两个转动件32呈对称分布,且两者之间留有间隙322。转动座31中具有凸台311,以及活动连接于凸台311上方的中间件312,中间件312与转动件32相配合。
[0027]转动座31中还连接有两个稳定柱313,稳定柱313设置于凸台311的两侧,面板固定件321的下端开设有凹槽3211,稳定柱313与凹槽3211相配合,将转动座31与转动件32连接。稳定柱313与凹槽3211,可将转动座31和转动件32紧密的卡合连接在一起,增强了在转动过程中的稳固性。下层底板2中具有腔体21,转动座31置于腔体21内,转动座31的底部具有调节件315,转动座31通过调节件315与下层底板2相连接。转动座31中还连接有限位件314,限位件314设置于稳定柱313的外侧,上层面板1中开设有导槽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机电工程实训用插接线板,其特征在于:包括上层面板(1)、下层底板(2)和转动组件(3),所述上层面板(1)与下层底板(2)通过所述转动组件(3)转动连接,其中所述转动组件(3)中具有转动座(31)和转动件(32),所述转动座(31)设置于下层底板(2)内,所述转动件(32)设置于所述上层面板(1)内,所述转动座(31)和转动件(32)活动连接,所述转动座(31)和转动件(32)相配合并进行相动转动时,所述上层面板(1)与下层底板(2)形成夹角。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机电工程实训用插接线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件(32)为两个,所述转动件(32)的下端连接有面板固定件(321),所述转动件(32)通过所述面板固定件(321)与上层面板(1)连接,两个所述转动件(32)呈对称分布,且两者之间留有间隙(322)。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机电工程实训用插接线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座(31)中具有凸台(311),以及活动连接于所述凸台(311)上方的中间件(312),所述中间件(3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旭东周龙跃张紫楠
申请(专利权)人:何旭东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