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种植修复的钛支架及其加工和使用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骨科及口腔外科植入修复材料
,具体地涉及用于种植修复的钛支架及其加工和使用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引导骨再生术(GBR)是现代种植手术中应用最多的骨增量技术。基本原理是利用屏障膜有效阻止纤维细胞进入骨缺损区,维持缺损空间,促进骨缺损修复。然而常规作为屏障膜的材料(如可吸收的胶原膜或不可吸收的PTFE膜)缺乏机械强度,难以维持稳定的空间,在术后可能发生折叠塌陷,影响骨再生。
[0003]国内外临床上还采用钛材料来修复骨缺损或进行种植修复。目前钛材料的形状大多设计为多孔网络状。例如,CN206214237 U公开一种骨缺失修复装置,包括钛网和骨修复体,在所述钛网上设置有网格,在所述钛网的外侧设有凸体,在所述凸体上设有第一螺钉孔,在所述第一螺钉孔上活动链接有螺钉,在所述网格的各顶角上设置有第二螺钉孔,所述骨修复体包括连接部和固定部,所述连接部与所述网格相匹配,所述骨修复体通过所述连接部与所述网格活动连接,将钛网设置为有多种网格的结构,并在网格的各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种植修复的钛支架,其特征在于,其由厚度20
‑
500μm的钛基材料组成且具有根据使用时固定位点设计的结构;所述钛支架包括沿长度方向延伸的主架和沿宽度方向延伸的次架,所述主架为细长的条状结构,所述次架包括由第一分支结构和第二分支结构构成的分叉结构,两个所述次架分别位于所述主架的两端,且所述分叉结构所形成的角度为20
‑
30度,由此使所述钛支架形成中间细、两端宽的哑铃型,且所述哑铃型钛支架的四个分叉末端分别对应于支架的固定位点或位于固定位点附近。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种植修复的钛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钛支架具有分别沿长度方向和沿宽度方向对称的结构。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种植修复的钛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钛支架的长宽比为2
‑
4:1,且所述主架的长度与所述次架的宽度之比为0.9
‑
2: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种植修复的钛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钛支架进一步包括位于所述主架中间且与所述主架实质上垂直的横架。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种植修复的钛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次架进一步包括位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学慧,邓旭亮,白云洋,袁慎坡,王逸君,孙晓雯,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