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轨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920166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15 07:11
一种轨道,其解决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包括直轨部和弯轨部,所述直轨部包括多个依次连接的直线轨道,所述弯轨部包括多个依次连接的弧形轨道,相邻的直线轨道、相邻的弧形轨道以及直轨部和弯轨部的结合部均通过连接组件连接,所述直线轨道的两侧分别设有一个第一滑触线组件,所述弧形轨道的两侧分别设有一个第二滑触线组件,每个所述第一滑触线组件和第二滑触线组件均连接至电源。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对运动设备提供稳定的导电环境,适应性广,同时便于安装,受环境干扰较小。受环境干扰较小。受环境干扰较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轨道


[0001]本技术涉及为电力装置提供运动导向以及导电功能的一种轨道。

技术介绍

[0002]现在的机器人、巡检设备等在轨道上运行时,为了保证电力设备的持续运行,一般需要在轨道上安装用来导电的滑触线,而现有的轨道在滑触线安装时,一般将滑触线安装在轨道的上端面上,依靠巡检设备的重力可以保证很好的接触,但是在进行室内使用时,轨道一般安装在房顶上,此时滑触线安装在端面上会收到房顶上附件的影响,同时滑触线安装在端面上容易造成灰尘的聚集,影响导电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轨道,可以很好的对运动设备提供稳定的导电环境,适应性广,同时便于安装,受环境干扰较小。
[0004]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轨道,其解决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包括直轨部和弯轨部,所述直轨部包括多个依次连接的直线轨道,所述弯轨部包括多个依次连接的弧形轨道,相邻的直线轨道、相邻的弧形轨道以及直轨部和弯轨部的结合部均通过连接组件连接,所述直线轨道的两侧分别设有一个第一滑触线组件,所述弧形轨道的两侧分别设有一个第二滑触线组件,每个所述第一滑触线组件和第二滑触线组件均连接至电源。
[0005]优选的,所述连接组件包括分接头、连接块,每个所述直线轨道的两端均通过螺钉安装有一个分接头,所述连接块跨接在直线轨道与直线轨道、直线轨道与弧形轨道之间且通过螺钉安装在轨道的上下端面上;所述弧形轨道采用绝缘材质制成,所述弧形轨道的两端设有与弧形轨道一体的分接头结构。
[0006]优选的,每个所述第一滑触线组件均包括外壳、铜带,所述外壳为绝缘材质,所述铜带插装在所述外壳上且铜带的两端分别伸出外壳的两端;所述外壳的长度等于其安装的直线轨道的长度,所述直线轨道的两侧均设有用于嵌装所述外壳的嵌入槽,所述外壳两端的端头部位分别抵在所述分接头的端面上实现长度方向的限位,所述外壳上开设有槽体,所述槽体的底部开设有卡槽,所述铜带卡装在卡槽内,所述铜带的两端头均穿过所述分接头,所述铜带伸出分接头的部分向直线轨道的内侧折弯。
[0007]优选的,所述第二滑触线包括铜带,所述弧形轨道的两侧开设有用于嵌装所述铜带的卡槽,所述铜带直接安装在卡槽内,所述铜带的两端伸出所述弧形轨道的两端且伸出部分向弧形轨道的内侧折弯。
[0008]优选的,每个所述分接头的一端面上均开设有用于容纳所述铜带折弯部分的容纳槽,所述容纳槽的底面为斜面结构。
[0009]优选的,所述分接头的一端面开设有与所述容纳槽连通的接线槽,所述电源通过导线穿过所述接线槽与位于容纳槽内的铜带连接,所述分接头上卡装有用于覆盖所述接线槽的防护罩。
[0010]优选的,所述连接块嵌装在下直线轨道以及弧形轨道的端面上,所述连接块的端面与所述直线轨道以及弧形轨道的端面平齐。
[0011]优选的,相邻两个的铜带之间的距离为0

10mm。
[0012]综上所述,运用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
[0013]1、分段式的导轨拼接结构,便于安装;
[0014]2、滑触线组件设置在导轨的侧面,可以减少轨道在屋顶安装时受环境的干扰;
[0015]3、在直轨部和弯轨部设置相应的滑触线组件,方便实际使用过程中的装配,适应性广;
[0016]4、第一滑触线组件和第二滑触线组件均为隐藏式设计,整体更加安全、美观,适应性广。
附图说明
[0017]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8]图1是本技术整体结构图;
[0019]图2是本技术轨道连接部位结构图;
[0020]图3是本技术轨道端头分接头结构图;
[0021]图4是本技术弧形轨道结构图;
[0022]图5是本技术第一滑触线组件结构图。
[0023]图中;1、直线轨道;2、弧形轨道;3、分接头;4、连接块;5、外壳;6、铜带;7、容纳槽;8、接线槽;9、防护罩。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5]本技术提供一种轨道,如图1

5所示,包括直轨部和弯轨部,所述直轨部包括多个依次连接的直线轨道1,所述弯轨部包括多个依次连接的弧形轨道2,本申请中直轨部和弯轨部均为分段式结构,在实际使用时,通过多个直线轨道1和弧形轨道2互相拼接形成,其中在相邻的直线轨道1、相邻的弧形轨道2以及直轨部和弯轨部的结合部均通过连接组件连接,本申请中连接组件的其中一个实施例包括分接头3、连接块4,每个所述直线轨道1的两端均通过螺钉安装有一个分接头3,所述连接块4跨接在直线轨道1与直线轨道1、直线轨道1与弧形轨道2之间且通过螺钉安装在轨道的上下端面上,这样通过连接块4可以将多个轨道连接形成一个完整的整体,在本申请其中的一个实施例为,弧形轨道2采用绝缘材质制成,弧形轨道2的两端设置为分接头3的结构,相当于弧形轨道2自身具有分接头3的功能,这样在相邻的互相轨道之间就无需单独安装另外的分接头3,而在直线轨道1和弧形轨道2之
间的连接部位只需要设计一个安装在直线轨道1端头部位的分接头3即可。
[0026]本申请在直线轨道1的两侧分别设有一个第一滑触线组件,其中第一滑触线组件的其中一个实施例为:所述第一滑触线组件均包括外壳5、铜带6,所述外壳5为绝缘材质,所述铜带6插装在所述外壳5上且铜带6的两端分别伸出外壳5的两端;所述外壳5的长度等于其安装的直线轨道1的长度,所述直线轨道1的两侧均设有用于嵌装所述外壳5的嵌入槽,所述外壳5两端的端头部位分别抵在所述分接头3的端面上实现长度方向的限位,所述外壳5上开设有槽体,所述槽体的底部开设有卡槽,所述铜带6卡装在卡槽内,所述铜带6的两端头均穿过所述分接头3,所述铜带6伸出分接头3的部分向直线轨道1的内侧折弯,每个所述分接头3的一端面上均开设有用于容纳所述铜带6折弯部分的容纳槽7,这样两个互相对接的轨道上的铜带6的一端均在轨道对接的位置进行折弯,而且折弯的部分均伸向容纳槽7内,在实际安装时,相邻两个的铜带6折弯部位之间的距离为0

10mm,两个相邻的导轨之间的铜带弯折部位通过增加插簧、导线、接插件等附件来实现多段之间的互相连接,这样在实际安装使用时,不会因为导轨对接不齐、有缝隙或长期工作后对接面错位而导致的电路不通,导电稳定性强。
[0027]本申请容纳槽7的底面设计为斜面结构,分接头3的一端面开设有与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轨道,包括直轨部和弯轨部,其特征在于,所述直轨部包括多个依次连接的直线轨道,所述弯轨部包括多个依次连接的弧形轨道,相邻的直线轨道、相邻的弧形轨道以及直轨部和弯轨部的结合部均通过连接组件连接,所述直线轨道的两侧分别设有一个第一滑触线组件,所述弧形轨道的两侧分别设有一个第二滑触线组件,每个所述第一滑触线组件和第二滑触线组件均连接至电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轨道,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组件包括分接头、连接块,每个所述直线轨道的两端均通过螺钉安装有一个分接头,所述连接块跨接在直线轨道与直线轨道、直线轨道与弧形轨道之间且通过螺钉安装在轨道的上下端面上;所述弧形轨道采用绝缘材质制成,所述弧形轨道的两端设有与弧形轨道一体的分接头结构。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轨道,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第一滑触线组件均包括外壳、铜带,所述外壳为绝缘材质,所述铜带插装在所述外壳上且铜带的两端分别伸出外壳的两端;所述外壳的长度等于其安装的直线轨道的长度,所述直线轨道的两侧均设有用于嵌装所述外壳的嵌入槽,所述外壳两端的端头部位分别抵在所述分接头的端面上实现长度方向的限位,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赖华敏张文李婉萍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国自机器人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