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流道设计快速接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914926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15 07: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双流道设计快速接头,母插座包括壳体、设置于壳体外壁的壳体接头和设置于壳体外壁的外套,公插头包括插头、设置于插头内圈的插头衬套、设置于插头衬套内圈的插头阀套和设置于插头阀套内圈的插头阀芯,所述插头衬套的外壁设置有与插头内壁连接的插头衬套弹簧,所述插头的外壁设置有接头本体,所述接头本体的内壁设置有插头阀杆,所述插头阀杆的外壁与插头阀芯的外壁之间设置有插头阀芯弹簧通过插头阀套推动壳体阀套,插入壳体阀座的内部,壳体阀座插入插头的内部,壳体阀杆推动插头阀芯移动并且插入插头阀套的内部,使得整体结构更加稳定,耐压性能好。耐压性能好。耐压性能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流道设计快速接头


[0001]本技术快速接头
,具体为一种双流道设计快速接头。

技术介绍

[0002]快速接头包括液压快速接头和各种流体快速接头,它是一种快速连接或断开管路,实现快速拆装的连接装置。由于快速接头具有双向止回功能管路断开无泄漏,因此在石油、冶金、水电、工程机械、船舶,机电设备等领域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快速接头连接结构是快速接头最重要的部分,它的连接方式和结构直接决定了快速接头的使用方便性、可靠性和产品质量,传统的连接头结构简单,不耐高压,进而不耐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部分的目的在于概述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的一些方面以及简要介绍一些较佳实施方式。在本部分以及本申请的说明书摘要和技术名称中可能会做些简化或省略以避免使本部分、说明书摘要和技术名称的目的模糊,而这种简化或省略不能用于限制本技术的范围。
[0004]鉴于上述和/或现有双流道设计快速接头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本技术。
[0005]因此,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双流道设计快速接头,通过插头阀套推动壳体阀套,插入壳体阀座的内部,壳体阀座插入插头的内部,壳体阀杆推动插头阀芯移动并且插入插头阀套的内部,使得整体结构更加稳定,耐压性能好。
[000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7]一种双流道设计快速接头,其包括:
[0008]母插座,母插座包括壳体、设置于壳体外壁的壳体接头和设置于壳体外壁的外套,所述壳体的内壁设置有壳体阀座,所述壳体阀座的外壁设置有壳体衬套,所述壳体衬套与壳体阀座之间设置有壳体衬套弹簧,所述壳体阀座的内壁设置有壳体阀套,所述壳体阀套的内壁设置有壳体阀杆,所述壳体的侧壁设置有活动孔,所述活动孔的内部设置有第一钢珠,所述外套的内壁设置有卡住第一钢珠的卡槽,所述壳体接头的外壁设置有弹性槽,弹性槽的内部设置有第二钢珠,所述壳体接头的外壁设置有接头本体,所述壳体阀杆的外壁与壳体阀套之间设置有壳体阀套弹簧;
[0009]公插头,公插头包括插头、设置于插头内圈的插头衬套、设置于插头衬套内圈的插头阀套和设置于插头阀套内圈的插头阀芯,所述插头衬套的外壁设置有与插头内壁连接的插头衬套弹簧,所述插头的外壁设置有接头本体,所述接头本体的内壁设置有插头阀杆,所述插头阀杆的外壁与插头阀芯的外壁之间设置有插头阀芯弹簧。
[0010]作为本技术所述的一种双流道设计快速接头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接头本体与插头的接缝处设置有插头螺纹断削槽O型圈,所述插头阀杆与壳体阀杆的内圈均设置有阀杆O型圈和阀杆塑料王。
[0011]作为本技术所述的一种双流道设计快速接头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插头阀杆的内壁设置有插头阀杆连接O型圈,所述插头阀套的内壁和外壁分别设置有插头阀套O型圈、插头阀套内槽O型圈和插头阀套内槽塑料王,所述插头的内壁设置有插头内槽O型圈。
[0012]作为本技术所述的一种双流道设计快速接头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壳体阀套的内壁和外壁分别设置有壳体阀套内槽O型圈和壳体阀套外槽O型圈。
[0013]作为本技术所述的一种双流道设计快速接头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壳体的外壁设置有壳体外套挡圈,所述外套的内壁设置有外套内挡圈和外套钢珠挡环和外套钢珠挡环,所述壳体阀座的外壁设置有壳体阀座垫圈。
[0014]作为本技术所述的一种双流道设计快速接头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壳体接头的内壁设置有壳体接头内槽O型圈,所述壳体接头的外壁设置有壳体接头O型圈。
[00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的有益效果是:通过插头阀套推动壳体阀套,插入壳体阀座的内部,壳体阀座插入插头的内部,壳体阀杆推动插头阀芯移动并且插入插头阀套的内部,使得整体结构更加稳定,耐压性能好。
附图说明
[0016]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方式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将结合附图和详细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其中:
[0017]图1为本技术一种双流道设计快速接头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本技术一种双流道设计快速接头母插座部分结构示意图;
[0019]图3为本技术一种双流道设计快速接头公插头部分结构示意图。
[0020]1、阀杆O型圈;2、阀杆塑料王;3、插头阀杆;4、接头本体;5、插头阀芯弹簧;6、插头衬套弹簧;7、插头螺纹断削槽O型圈;8、插头阀杆连接O型圈;9、插头;10、插头阀套O型圈;11、插头内槽O型圈;12、插头衬套;13、插头阀套内槽O型圈;14、插头阀套内槽塑料王;15、插头阀芯;16、壳体阀杆;17、壳体阀套内槽O型圈;18、壳体阀套外槽O型圈;19、壳体阀座;20、壳体衬套弹簧;21、壳体衬套;22、壳体外套挡圈;23、外套;24、第一钢珠;25、外套钢珠挡环;26、外套内挡圈;27、外套弹簧;28、壳体;29、壳体阀座垫圈;30、壳体阀座弹簧;31、壳体接头;32、壳体接头O型圈;33、插头阀套;34、壳体阀套;35、壳体接头内槽O型圈;36、第二钢珠。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为使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
[0022]其次,本技术结合示意图进行详细描述,在详述本技术实施方式时,为便于说明,表示器件结构的剖面图会不依一般比例作局部放大,而且所述示意图只是示例,其在此不应限制本技术保护的范围。此外,在实际制作中应包含长度、宽度及深度的三维空间尺寸。
[0023]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
型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0024]本技术提供一种双流道设计快速接头,通过插头阀套推动壳体阀套,插入壳体阀座的内部,壳体阀座插入插头的内部,壳体阀杆推动插头阀芯移动并且插入插头阀套的内部,使得整体结构更加稳定,耐压性能好。
[0025]图1

图3示出的是本技术一种双流道设计快速接头一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请参阅图1

图3,本实施方式的一种双流道设计快速接头,其主体部分包括母插座和公插头。
[0026]母插座包括壳体28、设置于壳体28外壁的壳体接头31和设置于壳体28外壁的外套23,所述壳体28的内壁设置有壳体阀座19,所述壳体阀座19的外壁设置有壳体衬套21,所述壳体衬套21与壳体阀座19之间设置有壳体衬套弹簧20,所述壳体阀座19的内壁设置有壳体阀套34,所述壳体阀套34的内壁设置有壳体阀杆16,所述壳体28的侧壁设置有活动孔,所述活动孔的内部设置有第一钢珠24,所述外套23的内壁设置有卡住第一钢珠24的卡槽,所述壳体接头31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流道设计快速接头,其特征在于,包括:母插座,母插座包括壳体(28)、设置于壳体(28)外壁的壳体接头(31)和设置于壳体(28)外壁的外套(23),所述壳体(28)的内壁设置有壳体阀座(19),所述壳体阀座(19)的外壁设置有壳体衬套(21),所述壳体衬套(21)与壳体阀座(19)之间设置有壳体衬套弹簧(20),所述壳体阀座(19)的内壁设置有壳体阀套(34),所述壳体阀套(34)的内壁设置有壳体阀杆(16),所述壳体(28)的侧壁设置有活动孔,所述活动孔的内部设置有第一钢珠(24),所述外套(23)的内壁设置有卡住第一钢珠(24)的卡槽,所述壳体接头(31)的外壁设置有弹性槽,弹性槽的内部设置有第二钢珠(36),所述壳体接头(31)的外壁设置有接头本体(4),所述壳体阀杆(16)的外壁与壳体阀套(34)之间设置有壳体阀套弹簧(30);公插头,公插头包括插头(9)、设置于插头(9)内圈的插头衬套(12)、设置于插头衬套(12)内圈的插头阀套(33)和设置于插头阀套(33)内圈的插头阀芯(15),所述插头衬套(12)的外壁设置有与插头(9)内壁连接的插头衬套弹簧(6),所述插头(9)的外壁设置有接头本体(4),所述接头本体(4)的内壁设置有插头阀杆(3),所述插头阀杆(3)的外壁与插头阀芯(1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飞运邹佰营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固特液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