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载机卸荷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4914820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15 07: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装载机卸荷系统,其属于工程机械技术领域。它解决了现有技术中传统卸荷系统存在的当发动机转速过快、主泵压力过大或铲掘时不能实现卸荷的缺陷。其主体结构包括工作泵Ⅰ、工作泵Ⅱ、卸荷阀、开关和多路阀,所述工作泵Ⅰ与卸荷阀的P口连接,卸荷阀的A口和工作泵Ⅱ的出油口并联连接后与多路阀连接,多路阀还与执行元件连接,卸荷阀的T口与液压油箱连通,开关与卸荷阀上的电磁铁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主要用于装载机等工程机械上。用新型主要用于装载机等工程机械上。用新型主要用于装载机等工程机械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装载机卸荷系统


[0001]本技术属于工程机械
,具体地说,尤其涉及一种装载机卸荷系统。

技术介绍

[0002]装载机的作业会存在联合工况,即行走和液压系统同时工作,如果发动机在怠速状态进行联合工作时,容易出现液压系统功率高,整机憋车现象,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现有技术是采用压力卸荷阀,当系统出现高压时候,如16MPa以上,使其中一个泵进行卸荷,防止液压系统功率的超负荷。但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是:卸荷阀仅能实现在高压时候,P1和P2泵的不合流,防止系统过载,但发动机转速过快、主泵压力过大或铲掘时不能实现卸荷。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装载机卸荷系统,其能根据发动机转速的高低、先导压力的大小、泵Ⅰ压力的大小来控制工作泵Ⅰ和工作泵Ⅱ的合流和分流,防止系统怠速过载。
[000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0005]一种装载机卸荷系统,包括工作泵Ⅰ、工作泵Ⅱ、卸荷阀、开关和多路阀,所述工作泵Ⅰ与卸荷阀的P口连接,卸荷阀的A口和工作泵Ⅱ的出油口并联连接后与多路阀连接,多路阀还与执行元件连接,卸荷阀的T口与液压油箱连通,开关与卸荷阀上的电磁铁连接。
[0006]优选地,所述装载机卸荷系统还包括先导泵,所述卸荷阀包括电磁换向阀、单向阀和液控换向阀,单向阀与液控换向阀并联连接,先导泵通过电磁换向阀与液控换向阀的信号端连接,开关与电磁换向阀上的电磁铁的磁铁线圈连接。
[0007]优选地,所述开关包括压力开关Ⅰ、先导压力开关Ⅱ、发动机转速信号开关Ⅲ中的至少一种,至少一种开关与电磁换向阀上的电磁铁的磁铁线圈连接。
[0008]优选地,所述开关包括压力开关Ⅰ、先导压力开关Ⅱ、发动机转速信号开关Ⅲ中的至少两种,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开关并联连接后与电磁换向阀上的电磁铁的磁铁线圈连接。
[000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0]1、本技术能根据发动机转速的高低、先导压力的大小、泵Ⅰ压力的大小来控制工作泵Ⅰ和工作泵Ⅱ的合流和分流,防止系统怠速过载;
[0011]2、本技术中的卸荷阀还可以根据先导压力来判断工作模式,来控制工作泵Ⅰ和工作泵Ⅱ的合流与分流,实现举升合流,铲掘不合流,一般举升要求合流时,实现快速举升,铲斗收斗铲掘不合流时,实现缓慢铲掘,实现更多的功能的同时,也实现了更加精准的控制。
附图说明:
[0012]图1为本技术的液压原理图。
[0013]图中:1、发动机转速;2、工作泵Ⅰ;3、工作泵Ⅱ;4、先导泵;5、电磁换向阀;6、单向
14检测到a1处先导油液压力上升时,先导压力开关Ⅱ14闭合,电磁换向阀5得电,工作泵Ⅰ2卸荷,在多路阀10进行收斗换向时候,转斗油缸9的大腔进油,实现单泵铲斗收斗,降低收斗动作,保证铲斗能够装满。
[0027]当压力开关Ⅰ13、先导压力开关Ⅱ14和发动机转速信号开关Ⅲ15其中的任何一个闭合时候,工作泵Ⅰ2的油液,通过液控换向阀7到液压油箱16,实现卸荷,
[0028]除了上面的3种情况,压力开关Ⅰ13、先导压力开关Ⅱ14和发动机转速信号开关Ⅲ15均断开时,工作泵Ⅰ2的油液,通过单向阀6与工作泵Ⅱ3进行合流工作。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装载机卸荷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工作泵Ⅰ(2)、工作泵Ⅱ(3)、卸荷阀(12)、开关和多路阀(10),所述工作泵Ⅰ(2)与卸荷阀(12)的P口连接,卸荷阀(12)的A口和工作泵Ⅱ(3)的出油口并联连接后与多路阀(10)连接,多路阀(10)还与执行元件连接,卸荷阀(12)的T口与液压油箱(16)连通,开关与卸荷阀(12)上的电磁铁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载机卸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装载机卸荷系统还包括先导泵(4),所述卸荷阀(12)包括电磁换向阀(5)、单向阀(6)和液控换向阀(7),单向阀(6)与液控换向阀(7)并联连接,先导...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凯董立队任清坡张学强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临工工程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