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Y掺杂Co-Mn尖晶石涂层、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34914688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15 07:0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Y掺杂Co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Y掺杂Co

Mn尖晶石涂层、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Y掺杂Co

Mn尖晶石涂层、其制备方法及应用,属于表面涂层材料制备


技术介绍

[0002]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具有洁净度高、模块化、能量转换效率高、比功率和功率密度高等优点,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单个的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Solid Oxide Fuel Cell,简称SOFC)主要由阴极、阳极和电解质组成,连接体在电池堆中主要起着支撑和连接单电池、导通电流和隔绝燃料气体等作用。随着SOFC工作温度向中温化发展(600℃

800℃),铁素体不锈钢(Ferritic Stainless Steel,简称FSS)因具有良好的导电导热性、成本低廉和加工性能好等优点,已成为最理想的SOFC连接体材料之一。但在SOFC工作环境下,FSS表面极易被氧化,产生的氧化膜会使电池堆的接触电阻增大;同时,基体中的Cr与氧反应生成的Cr化物会向阴极迁移并沉积,使电池电性能严重衰减,甚至导致电池堆失效,严重制约了SOFC商业化发展和应用。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在FSS表面涂覆一层尖晶石保护涂层,以改善FSS工作中抗氧化能力不足及Cr挥发等问题,提升SOFC电池服役性能。
[0003]FSS表面尖晶石涂层常用的制备方法存在设备昂贵、工艺复杂、绕镀性差、涂层厚度较难控制且不均匀、表面易产生气孔和裂纹等弊端,难于适应复杂的连接体形状,成本较高,且制备的涂层与基体的结合强度有待进一步提高。
[0004]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铁素体不锈钢表面保护涂层的制备方法,以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Y掺杂Co

Mn尖晶石涂层的制备方法。
[0006]本专利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Y掺杂Co

Mn尖晶石涂层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07]步骤1:预处理
[0008]提供一铁素体不锈钢基体,打磨后,先浸泡在NaOH溶液中,取出后清洗,再浸泡在H2SO4溶液中,取出后清洗,然后进行电解腐蚀处理,得到预处理后的基体;
[0009]步骤2:制备Co

Y2O3‑
Mn3O4复合前驱涂层
[0010]以步骤1得到的预处理后的基体为阴极,以双钴板为双阳极,置于沉积液中,通入直流电,沉积得到Co

Y2O3‑
Mn3O4复合前驱涂层;其中,所述沉积液中,含有80g/L

160g/L的Mn3O4、5g/L

15g/L的Y2O3、300g/L的CoSO4·
7H2O、50g/L的CoCl2·
6H2O、15g/L的H3BO3、10g/L的葡萄糖酸钠和0.03g/L的十二烷基硫酸钠,pH值为3

5;
[0011]步骤3:制备Y掺杂Co

Mn尖晶石涂层
[0012]将步骤2得到的Co

Y2O3‑
Mn3O4复合前驱涂层,经热处理转化为Y掺杂Co

Mn尖晶石涂层。
[0013]本专利技术的原理是:
[0014]本专利技术先对铁素体不锈钢基体进行预处理,以增加后续涂层与铁素体不锈钢基体的结合力;然后采用复合电沉积的方法在预处理后的基体表面制备Co

Y2O3‑
Mn3O4复合前驱涂层,使Mn元素和稀土元素Y在多场耦合作用下嵌入沉积的Co基质中;最后采用热处理的方法使复合前驱层均匀转化而得到Y掺杂Co

Mn尖晶石涂层。
[0015]本专利技术的Y掺杂Co

Mn尖晶石涂层的制备方法,采用复合电沉积和热处理转化相结合,具有工艺简单、成本低廉、涂层牢固且致密均匀、绕镀性好等优点,解决了现有制备方法工艺冗长、难以适应复杂的连接体形状、涂层性能差和制造成本高等缺点,对铁素体不锈钢表面尖晶石保护涂层的开发与制备具有重要的意义。
[0016]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7]1、采用本专利技术的方法,制备得到铁素体不锈钢表面保护涂层更加平整致密,与基体结合更加牢固,绕镀性更好,具有优异的阻Cr性能及良好的导电性能。
[0018]2、本专利技术的制备方法,仅需1

5V的电压,设备简单,工艺流程短、操作简便、成本低廉、市场前景广阔,适合规模化推广应用。
[0019]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专利技术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0020]进一步,步骤1中,所述铁素体不锈钢的型号为SUS430、E

brite和Crofer22中的任意一种。
[0021]采用上述进一步的有益效果是:上述型号的铁素体不锈钢导电导热性能好,耐热疲劳,具有优异的抗氧化性和冷加工性能,适合作为基体,用于后续制备Y掺杂Co

Mn尖晶石涂层。
[0022]进一步,步骤1中,所述打磨是指依次使用200目、400目和800目砂纸对所述铁素体不锈钢基体进行打磨。
[0023]采用上述进一步的有益效果是:可以去除基体表面杂质和污渍。
[0024]进一步,步骤1中,所述浸泡的时间均为10min,所述NaOH溶液和所述H2SO4溶液的浓度均为1mol/L,所述清洗均采用去离子水。
[0025]采用上述进一步的有益效果是:避免基体钝化,并使其活化。
[0026]进一步,步骤1中,所述电解腐蚀处理是指将清洗后的基体置于电解腐蚀溶液中,于室温,腐蚀5min,其中,所述电解腐蚀溶液中,含有50g/L的CoCl2·
6H2O和1mol/L的HCl,pH值为5。
[0027]采用上述进一步的有益效果是:采用上述操作,可以实现基体的电解腐蚀,增强后续涂层与基体的结合力。
[0028]进一步,步骤2中,所述阴极和所述双阳极在沉积液中的间距均为35mm,呈等边三角形布置。
[0029]采用上述进一步的有益效果是:可以保证复合电沉积的效率,减小搅拌对涂层均匀性的影响。
[0030]进一步,步骤2中,所述直流电的电流密度为10mA/cm2‑
30mA/cm2,施加电压为1V

5V。
[0031]采用上述进一步的有益效果是:采用上述参数,所需设备成本低、沉积的效果更好。
[0032]进一步,步骤2中,所述沉积采用的电磁搅拌速率为700r/min

900r/min,时间为10min

20min。
[0033]采用上述进一步的有益效果是:采用上述参数,涂层更加均匀、厚度适中,Mn含量高。
[0034]进一步,步骤3中,所述热处理转化温度为800℃,升温速率为1℃/min

5℃/min,热处理转化时间为60mi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Y掺杂Co

Mn尖晶石涂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预处理提供一铁素体不锈钢基体,打磨后,先浸泡在NaOH溶液中,取出后清洗,再浸泡在H2SO4溶液中,取出后清洗,然后进行电解腐蚀处理,得到预处理后的基体;步骤2:制备Co

Y2O3‑
Mn3O4复合前驱涂层以步骤1得到的预处理后的基体为阴极,以双钴板为双阳极,置于沉积液中,通入直流电,沉积得到Co

Y2O3‑
Mn3O4复合前驱涂层;其中,所述沉积液中,含有80g/L

160g/L的Mn3O4、5g/L

15g/L的Y2O3、300g/L的CoSO4·
7H2O、50g/L的CoCl2·
6H2O、15g/L的H3BO3、10g/L的葡萄糖酸钠和0.03g/L的十二烷基硫酸钠,pH值为3

5;步骤3:制备Y掺杂Co

Mn尖晶石涂层将步骤2得到的Co

Y2O3‑
Mn3O4复合前驱涂层,经热处理转化为Y掺杂Co

Mn尖晶石涂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Y掺杂Co

Mn尖晶石涂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铁素体不锈钢的型号为SUS430、E

brite和Crofer22中的任意一种;所述打磨是指依次使用200目、400目和800目砂纸对所述铁素体不锈钢基体进行打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Y掺杂Co

Mn尖晶石涂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浸泡的时间均为10min,所述NaOH溶液和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建丽邓佳李云逸童伟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信息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