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样品刚度测试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913943 阅读:7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15 07: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零部件刚度测试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样品刚度测试装置,其包括底座、一对支架和检测机构;支架固定在底座上,两个支架之间设有实验空间,每个支架上设有第一轨道,第一轨道的延伸方向相互平行,第一轨道上设有至少一个固定夹具,固定夹具包括第二轨道和滑块,第二轨道的延伸方向相互平行,且第二轨道的延伸方向与第一轨道的延伸方向相交,第二轨道安装在第一轨道上且沿第一轨道滑动,滑块安装在第二轨道上且沿第二轨道滑动,滑块上设有安装位;检测机构包括安装杆和位移传感器,安装杆安装在两个支架上,位移传感器安装在安装杆,位移传感器设有检测头,检测头伸向实验空间,方便滑块与不同尺寸的样品相固定。方便滑块与不同尺寸的样品相固定。方便滑块与不同尺寸的样品相固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样品刚度测试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零部件刚度测试
,特别是涉及一种样品刚度测试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前端框架是汽车集成化设计的重要部件,它是散热器、冷凝器、中冷器等零件的安装平台,直接影响到汽车前机舱的安全特性。随着以塑代钢不断推进,目前前端框架通常选用PP/LGF、PA/GF等材料制备,因此需要关注其不同安装点的刚度强度测试,尤其是锁扣区域的刚度强度测试。目前在前端框架的安装过程中,遇到的主要问题是涉及不同车型的前端框架样品的安装固定,因为不同的车型的前端框架的结构以及尺寸都会存在差异,因而通常需要针对不同的前端框架设计不同的工装夹具来进行安装固定,而不同工装制作涉及到大量成本的投入,且项目的进度将会因为工装设计周期而受到一定程度的耽搁。
[0003]例如中国专利CN106950049A公开了一种用于车辆前端框架刚性固定试验的固定装置,固定装置包括底座、基座、基座连接组件和前端框架连接组件,基座固定在底座上,基座上设有多个安装孔,基座连接组件通过安装孔与基座固定,基座连接组件上设有滑动部,前端框架连接组件可沿滑动部的长度方向运动且前端框架连接组件可被定位在滑动部的任意位置上,车辆前端框架适于通过前端框架连接组件与基座连接组件连接。然而该方案存在如下问题,其一:只是考虑到不同的前端框架存在不同尺寸,因而设计多个安装孔以期望能够匹配多种前端框架,但是并没有能够模拟实车的安装方式,包括前大灯安装点,锁扣区域的安装固定,以及位移传感器的安装固定难度较大,因而该方案不具备通用性。
技术内容
[0004]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的前端框架刚度测试装置通用性差。
[000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样品刚度测试装置,其包括底座、一对支架和检测机构;所述支架固定在所述底座上,两个支架之间设有实验空间,每个所述支架上设有第一轨道,所述第一轨道的延伸方向相互平行,第一轨道上设有至少一个固定夹具,所述固定夹具包括第二轨道和滑块,所述第二轨道的延伸方向相互平行,且所述第二轨道的延伸方向与所述第一轨道的延伸方向相交,所述第二轨道安装在所述第一轨道上且沿所述第一轨道滑动,所述滑块安装在所述第二轨道上且沿所述第二轨道滑动,所述滑块上设有安装位;所述检测机构包括安装杆和至少一个位移传感器,所述安装杆安装在所述两个支架上且横跨所述实验空间,所述位移传感器安装在所述安装杆上,所述位移传感器设有检测头,所述检测头伸向所述实验空间。
[0006]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轨道为长条状的通孔,所述第二轨道沿所述第一轨道的长度方向滑动。
[0007]进一步地,所述支架包括安装面板和至少一对支撑板,所述安装面板与所述支撑板相连,所述安装面板通过支撑板固定在底座上,两个支撑板之间留有让位空间,所述第一轨道位于所述安装面板上,所述支撑板的板面设有让位孔,所述让位空间分别与所述第一
轨道和让位孔相连通。
[0008]进一步地,所述支架上设有长条状的镂空孔,所述支架还包括支撑杆,所述支撑杆通过螺栓可拆卸地安装于所述镂空孔,所述安装杆与所述支撑杆相连。
[0009]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杆设有长条状的第一T型槽,所述第一T型槽的延伸方向与所述支撑杆的长度方向相同,所述第一T型槽通过螺栓固定于所述镂空孔。
[0010]进一步地,所述安装杆上设有长条状的第二T型槽,所述第二T型槽的延伸方向与所述安装杆的长度方向相同,所述位移传感器可拆卸地安装于所述第二T型槽。
[0011]进一步地,所述支架的底端固设有底板,所述底板设有多个安装孔,所述底板通过其中若干个安装孔旋接螺栓固定于所述底座上。
[0012]进一步地,所述底座的上表面设有多个第三T型槽,所述第三T型槽纵横交错设置。
[0013]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轨道沿竖直方向延伸,所述滑块位于同一个竖直面上。
[0014]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轨道沿水平方向延伸,所述滑块位于同一个水平面上。
[0015]本技术实施例一种样品刚度测试装置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在于:通过在支架上设置可滑动的第二轨道,在第二轨道设置可滑动的滑块,从而使滑块可以跟据样品的尺寸调整位置,方便滑块与不同尺寸的样品相固定,提高样品刚度测试装置的通用性,降低测试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0016]图1是本技术一种实施例与样品的结合图;
[0017]图2是本技术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3是本技术一种实施例的背面图;
[0019]图4是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中,1、底座;11、第三T型槽;2、支架;21、实验空间;22、安装面板;221、第一轨道;222、第二轨道;223、滑块;23、支撑板;231、镂空孔;232、让位孔;24、让位空间;25、支撑杆;251、第一T型槽;26、底板;261、安装孔;3、检测机构;31、安装杆;311、第二T型槽;32、位移传感器;321、检测头;4、样品。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技术,但不用来限制本技术的范围。
[0022]在本技术的描述中,应当理解的是,本技术中采用术语“上”、“下”、“左”、“右”、“前”、“后”、“顶”、“底”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23]如图1所示,本技术实施例优选实施例的一种样品刚度测试装置,其包括底座1、一对支架2和检测机构3,所述支架2固定在所述底座1上,所述支架2用于安装样品4,所述检测机构3用于检测样品4受力前与受力后的变化情况。
[0024]如图1-2所示,所述样品4左右两侧分别固定在不同的支架2上,其中样品4可以是汽车的各种零部件或者是各种组件,两个支架2之间设有实验空间21,样品4的中部处于实
验空间21中,当样品4做刚度测试时,样品4处于实验空间21中的部位。每个所述支架2上设有至少一条第一轨道221,在本实施例中,每个所述支架2上设有两条第一轨道221,所有第一轨道221的延伸方向均相互平行。第一轨道221上设有至少一个固定夹具,固定夹具用于固定样品4,在本实施例中,每个支架2上共有两个固定夹具,每个固定夹具安装在两条第一轨道221上,通过总共四个固定夹具对样品4四个边角进行固定,防止样品4晃动。
[0025]如图1-4所示,所述固定夹具包括第二轨道222和滑块223,所有固定夹具上的第二轨道222的延伸方向均相互平行,且所述第二轨道222的延伸方向与所述第一轨道221的延伸方向相交,在本实施例中,为了方便调整和计算,所述第二轨道222的延伸方向与所述第一轨道221的延伸方向相垂直,方便对应坐标系中x轴和y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样品刚度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一对支架,所述支架固定在所述底座上,两个支架之间设有实验空间,每个所述支架上设有第一轨道,所述第一轨道的延伸方向相互平行,第一轨道上设有至少一个固定夹具,所述固定夹具包括第二轨道和滑块,所述第二轨道的延伸方向相互平行,且所述第二轨道的延伸方向与所述第一轨道的延伸方向相交,所述第二轨道安装在所述第一轨道上且沿所述第一轨道滑动,所述滑块安装在所述第二轨道上且沿所述第二轨道滑动,所述滑块上设有安装位;以及检测机构,所述检测机构包括安装杆和至少一个位移传感器,所述安装杆安装在所述两个支架上且横跨所述实验空间,所述位移传感器安装在所述安装杆上,所述位移传感器设有检测头,所述检测头伸向所述实验空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样品刚度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轨道为长条状的通孔,所述第二轨道沿所述第一轨道的长度方向滑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样品刚度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包括安装面板和至少一对支撑板,所述安装面板与所述支撑板相连,所述安装面板通过支撑板固定在底座上,两个支撑板之间留有让位空间,所述第一轨道位于所述安装面板上,所述支撑板的板面设有让位孔,所述让位空间分别与所述第一轨道和让位孔相连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亮吴博匡莉戴婷庞承焕李卫领张善猛宁红涛林宇
申请(专利权)人:国高材高分子材料产业创新中心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