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医用超声刀的换能器壳体的气密性检测装置及其检测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912706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15 07:0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医用超声刀的换能器壳体的气密性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基座(1);限位座(2),用于对换能器壳体(10)进行限位;第一活动座(3);第二活动座(4),底部开设有充气槽(41);第一密封件(5),其第一密封部(521)能够在充气腔(50)充气的状态下压紧第一分段壳体(101)和第二分段壳体(102)的外周壁进行密封配合;第二密封件(6),用于抵接在第一分段壳体(101)的底部周缘的下方;第三密封件(7),用于抵接在第二分段壳体(102)的顶部周缘的上方。本发明专利技术还公开了采用上述气密性检测装置的检测方法。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气密性检测装置检测效率高且耐久性好。性检测装置检测效率高且耐久性好。性检测装置检测效率高且耐久性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医用超声刀的换能器壳体的气密性检测装置及其检测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气密性检测
,具体指一种医用超声刀的换能器壳体的气密性检测装置及其检测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现在,超声刀已普遍地应用于临床外科手术治疗,超声刀一般由超声刀发生器、换能器和线缆、带手控开关的手术刀头等组成,激活手术刀头上手控开关使超声刀工作,此时主机输出高频谐振的电信号给换能器,接着换能器将高频振动信号转变成高频机械振动输送给手术刀头,手术刀头将此高频机械放大作用于组织,使组织细胞内的水气化、蛋白氢键断裂、细胞崩解、组织被切开或凝血,从而达到对组织切割和止血的目的。
[0003]出于节约医疗成本和资源,减轻病患经济压力的考虑,换能器需要反复使用,容易滋生细菌,不利于外科手术的无菌环境。因此,需要对换能器进行严格的杀菌消毒。目前常采用高温蒸汽对换能器进行消毒灭菌,消毒时,换能器外部压力大于其内部压力,外部蒸汽很容易侵入换能器内部,高温蒸汽进入换能器内部降温后凝结成液体,影响换能器的使用寿命。
[0004]为了避免消毒过程中蒸汽腐蚀换能器,通常需要引入密封结构,具体可参见专利申请号为CN202020609479.X(公布号为CN212392626U)的中国技术专利《一种超声换能器穿线密封结构》以及专利申请号为CN202111637346.9(公布号为CN113995476B)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一种超声刀、超声刀手柄及手柄组件》。
[0005]如图1和图2所示,换能器密封结构一般包括有换能器壳体10、换能器芯体20、导电环组件30和导线40,换能器芯体20设于换能器壳体10的内部。
[0006]其中,换能器壳体10至少包括有沿换能器芯体20的轴向依次布置的第一分段壳体101和第二分段壳体102,第一分段壳体101的上部套设在第二分段壳体102的下部外周并进行密封配合;第一分段壳体101的内周壁上向内凸设有第一环形凸台1011,换能器芯体20的外周壁上向外凸设有第二环形凸台201,该第二环形凸台201抵接在上述第一环形凸台1011上并进行密封配合;第一环形凸台1011上开设有穿线孔1012。
[0007]导电环组件30安装在第一分段壳体101的底部,包括有外导电环301、内导电环302和绝缘密封件303,绝缘密封件303夹设于外导电环301、内导电环302之间,能够提供隔离绝缘和密封作用。
[0008]导线40的一端连接在内导电环302上,另一端穿过穿线孔1012并伸入到换能器壳体10内部,该导线1012与穿线孔1012通过密封胶密封配合。
[0009]上述换能器壳体10的漏气通道主要有三个:
[0010]第一,换能器壳体10内部的气体可依次通过穿线孔1012、导电环组件30和第一分段壳体101之间的连接处外漏;
[0011]第二,换能器壳体10内部的气体可通过第一分段壳体101和第二分段壳体102之间
的连接处外漏;
[0012]第三,换能器壳体10内部的气体可通过第一环形凸台1011和第二环形凸台201之间的连接处外漏。
[0013]为了保证上述密封结构的可靠性,需要对其进行气密性检测,但是现有技术中还未出现适用于上述产品的气密性检测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14]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第一个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现状,提供一种检测效率高且耐久性好的医用超声刀的换能器壳体的气密性检测装置。
[0015]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第二个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采用上述气密性检测装置的检测方法。
[0016]本专利技术解决上述第一个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医用超声刀的换能器壳体的气密性检测装置,所述的换能器壳体内设有换能器芯体,且换能器壳体包括有沿换能器芯体的轴向依次连接的第一分段壳体和第二分段壳体,所述第一分段壳体的内周壁上向内凸设有第一环形凸台,所述换能器芯体的外周壁上向外凸设有第二环形凸台,该第二环形凸台抵接在上述第一环形凸台上;
[0017]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气密性检测装置包括有
[0018]基座;
[0019]限位座,相对于所述的基座固定,用于对所述的换能器壳体进行限位;
[0020]第一活动座,位于所述限位座的下方;
[0021]第二活动座,位于所述限位座的上方,底部开设有充气槽;
[0022]第一密封件,相对于所述的限位座固定,该第一密封件的内部形成有充气腔,且第一密封件具有用于包围在换能器壳体外周的第一密封部,该第一密封部能够在充气腔充气的状态下压紧第一分段壳体和第二分段壳体的外周壁进行密封配合;
[0023]第二密封件,安装在所述第一活动座的顶部,用于抵接在所述第一分段壳体的底部周缘的下方并进行密封配合;
[0024]第三密封件,安装在所述第二活动座的底部,用于抵接在所述第二分段壳体的顶部周缘的上方并进行密封配合;
[0025]第一升降机构,安装在所述的基座上,其动力输出端与所述的第一活动座传动连接,用以驱动该第一活动座相对于基座沿竖直方向移动;以及
[0026]第二升降机构,安装在所述的基座上,其动力输出端与所述的第二活动座传动连接,用以驱动该第二活动座相对于基座沿竖直方向移动。
[0027]为了方便充气腔的形成以及方便对充气腔充气,所述的第一密封件包括有安装环以及套设在所述安装环内周壁上的密封套,该密封套与安装环之间包围形成有所述的充气腔,所述的安装环上开设有与所述充气腔相贯通的第二充气通道。
[0028]为了方便安装环在限位座上的安装,所述的第一密封件还包括有环形压板,所述的安装环位于所述的限位座和环形压板之间并通过紧固件与限位座和环形压板相连接;
[0029]所述的密封套包括有所述的第一密封部、自第一密封部的顶部侧缘向外延伸形成的第二密封部以及自第一密封部的顶部侧缘向外弯折延伸形成的第三密封部,所述的第二
密封部夹设于所述环形压板的底面和安装环的顶面之间,所述的第三密封部夹设于所述安装环的底面和限位座的顶面之间。
[0030]为了避免密封套在受压状态下脱离安装环,所述安装环的顶壁和底壁上分别开设有沿安装环的周向延伸的第一环形卡槽和第二环形卡槽;
[0031]所述第二密封部的周缘向下弯折延伸形成有第一凸沿,该第一凸沿卡设在所述的第一环形卡槽中,所述第三密封部的周缘向上弯折延伸形成有第二凸沿,该第二凸沿卡设在所述的第二环形卡槽中。
[0032]为了避免与换能器芯体发生干涉,所述第一活动座的顶部开设有供所述换能器芯体的底端插入的让位槽。
[0033]为了方便第二密封件的安装,所述第一活动座的顶部开设有沿所述让位槽的周向延伸的第一环形安装槽,所述的第二密封件为密封圈,该密封圈容置在所述的第一环形安装槽中。
[0034]为了方便第三密封件的安装,所述第二活动座的底部开设有沿所述充气槽的周向延伸的第二环形安装槽,所述的第三密封件为密封圈,该密封圈容置在所述的第二环形安装槽中。
[0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医用超声刀的换能器壳体的气密性检测装置,所述的换能器壳体(10)内设有换能器芯体(20),且换能器壳体(10)包括有沿换能器芯体(20)的轴向依次连接的第一分段壳体(101)和第二分段壳体(102),所述第一分段壳体(101)的内周壁上向内凸设有第一环形凸台(1011),所述换能器芯体(20)的外周壁上向外凸设有第二环形凸台(201),该第二环形凸台(201)抵接在上述第一环形凸台(1011)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气密性检测装置包括有基座(1);限位座(2),相对于所述的基座(1)固定,用于对所述的换能器壳体(10)进行限位;第一活动座(3),位于所述限位座(2)的下方;第二活动座(4),位于所述限位座(2)的上方,底部开设有充气槽(41);第一密封件(5),相对于所述的限位座(2)固定,该第一密封件(5)的内部形成有充气腔(50),且第一密封件(5)具有用于包围在换能器壳体(10)外周的第一密封部(521),该第一密封部(521)能够在充气腔(50)充气的状态下压紧第一分段壳体(101)和第二分段壳体(102)的外周壁进行密封配合;第二密封件(6),安装在所述第一活动座(3)的顶部,用于抵接在所述第一分段壳体(101)的底部周缘的下方并进行密封配合;第三密封件(7),安装在所述第二活动座(4)的底部,用于抵接在所述第二分段壳体(102)的顶部周缘的上方并进行密封配合;第一升降机构(8),安装在所述的基座(1)上,其动力输出端与所述的第一活动座(3)传动连接,用以驱动该第一活动座(3)相对于基座(1)沿竖直方向移动;以及第二升降机构(9),安装在所述的基座(1)上,其动力输出端与所述的第二活动座(4)传动连接,用以驱动该第二活动座(4)相对于基座(1)沿竖直方向移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密性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密封件(5)包括有安装环(51)以及套设在所述安装环(51)内周壁上的密封套(52),该密封套(52)与安装环(51)之间包围形成有所述的充气腔(50),所述的安装环(51)上开设有与所述充气腔(50)相贯通的第二充气通道(511)。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气密性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密封件(5)还包括有环形压板(53),所述的安装环(51)位于所述的限位座(2)和环形压板(53)之间并通过紧固件与限位座(2)和环形压板(53)相连接;所述的密封套(52)包括有所述的第一密封部(521)、自第一密封部(521)的顶部侧缘向外延伸形成的第二密封部(522)以及自第一密封部(521)的顶部侧缘向外弯折延伸形成的第三密封部(523),所述的第二密封部(522)夹设于所述环形压板(53)的底面和安装环(51)的顶面之间,所述的第三密封部(523)夹设于所述安装环(51)的底面和限位座(2)的顶面之间。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气密性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环(51)的顶壁和底壁上分别开设有沿安装环(51)的周向延伸的第一环形卡槽(512)和第二环形卡槽(513);所述第二密封部(522)的周缘向下弯折延伸形成有第一凸沿(5221),该第一凸沿(5221)卡设在所述的第一环形卡槽(512)中,所述第三密封部(523)的周缘向上弯折延伸形成有第二凸沿(5231),该第二凸沿(5231)卡设在所述的第二环形卡槽(513)中。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气密性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活动座(3)的顶部开设有供所述换能器芯体(20)的底端插入的让位槽(31)。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气密性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活动座(3)的顶部开设有沿所述让位槽(31)的周向延伸的第一环形安装槽(32),所述的第二密封件(6)为密封圈,该密封圈容置在所述的第一环形安装槽(32)中。7.根据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绪剑
申请(专利权)人:威海赛威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